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探析

张祖宽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农业农村局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食糖生产国,也是消耗大国,而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蔗糖产地之一,蔗糖产量和蔗糖种植面积仅次于广西省居全国第二。云南省紧邻世界有名的毒品产地“金三角”,金三角毒品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禁毒工作。开展境外甘蔗种植合作,除了可以提高我国蔗糖原料供给水平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毒品源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境外毒品对国的危害。

关键词:云南;境外合作;蔗糖产业

中国很早就已经和老挝,缅甸政府合作,在与云南接壤的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推行以农作物代替罂粟种植的模式,而农作物代替种植中甘蔗替代种植也初见成效。目前,在中国替代企业开展替代项目已达200多个,替代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其中甘蔗替代种植面积占40万亩以上,成为云南省境外替代种植的第一大品种。介于此背景,本文将从多维度探析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的意义,结合云南省蔗糖产业境外合作的优势和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的对策。

1、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意义

1.1有利于共同发展

云南境外合作发展甘蔗种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甘蔗种植替代当地罂粟种植,产业结构的改变可以直接减少罂粟的栽培量,原料的减少可以有效抑制毒品入境,成为一种禁毒模式,为我国禁毒工作尽微薄之力。种植罂粟的老挝和缅甸北部,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甘蔗生长,当地烟农放弃种植罂粟后,选择种植甘蔗后当年就会有经济收入,增加了新的工作机会,利于地区稳定。中国企业在境外甘蔗种植区援建了学校、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双赢,有利于双方共同可持续发展。

1.2有利于增加糖料供给

我国食糖消耗量巨大,长期以来均供不应求,每年还需要进口食糖。云南作为我国第二食糖产区,近年来由于其它竞争性作物如鲜花、香料、水果的扩种,以及持续干旱等原因,云南省蔗糖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导致制糖企业原料不足,进而影响我国糖源安全和糖价稳定。而云南境外合作发展甘蔗种植就可以缓解这些压力,境外蔗糖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我国糖料供给,也是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趋势。

1.3 有利于云南省经贸发展

近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农业鼓励“走出去”,而这对于云南省发展自身潜力是一个极好的机遇,站在西南开放的前沿,可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制糖企业到境外寻找合作与发展。寻求境外合作与对外发展将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云南境外甘蔗种植的优势分析

2.1地理毗邻优势

云南省地理上处于我国大西南,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接壤。云南与这三个国家的总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其中中老边界710km、中缅边界1997km、中越边界1354km。在边境线上,云南还拥有众多大小不同的口岸,包含13个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其中10个省级口岸,通道89条。随着近年来云南境内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云南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重要桥梁和跳板,这些地理条件有利于云南合作发展甘蔗种植产业。

2.2地理环境优势

甘蔗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尤其需要光、热、水资源充足,日照时间越长,糖分和产量就相对越高。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纬度决定了日照时间长,热带雨林气候决定了这些国家降雨量充沛,再加上这些国家的土地资源丰富,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

2.3农业生产技术优势明显

   相较于老挝、缅甸、越南较为落后的农业科技水平,云南省的甘蔗生产技术有明显优势,云南省的蔗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推广机构,和较为稳定的供需市场,除此之外,云南省在甘蔗种植方面还有其它明显软件优势,如高产种植技术、产品深加工技术等。这些优势可以在寻找甘蔗境外种植时与其它国家互补,云南省提供种植技术,境外合作方提供土地和人力资源。资源互补,力求双赢。

3、境外蔗糖产业合作面临的问题

3.1 政局动荡

缅甸北部是云南境外种植替代产业的重要地区,缅甸北部由于历史和民族矛盾,政治局势还不稳定,存在着发生政变的可能,这种风险威胁云南甘蔗种植境外实施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严重影响境外甘蔗替代产业各项目的存活和发展。

3.2 交通条件落后

从基础设施和种植技术等方面来看,与云南接壤的甘蔗主要种植区缅北比较落后,而云南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山区和贫困区较多,交通运输发展落后,而甘蔗原料或者加工产品返销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发展不充分的同时,相邻国家的基础设施更为落后,交通和运输问题便成了云南省寻找境外合作的制约因素。

3.3 国际竞争力不足

云南蔗糖业在国际上还不具备竞争力,不管从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抗灾抗病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比如同样有甘蔗种植产业的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或者邻近的泰国。与云南接壤的几个国家生产力水平更加落后,合作基础较弱,没有竞争优势。

3.4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甘蔗境外种植的各项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各方制约因素较多,涉及境外投资,外汇支付、优惠政策有限,企业贷款困难,暂时无法在国外享受免税,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还不到位,信息不对,融资较难,境外保险难,这些都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3.5口岸检疫设施落后

境外甘蔗种植涉及进出口,出入境通关需要办理通关手续,要通过关口的农产品检疫检测。目前云南各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设备较差,检疫检测设施不完善,不达标。如果遇到人员、物资和频繁出入境的返销车辆,各口岸的通关效率将大受冲击,这种现状将严重影响农产品进出口。

4、促进蔗糖产业境外合作的对策

4.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面对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用无形之手推动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建立甘蔗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让各方及时掌握国内外甘蔗市场信息。制定相关法规和制度,用来规范甘蔗的种植生产加工,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种植加工,为境外合作方提供良种、农药、化肥和技术支持。完善相关的出入境管理规定,为甘蔗境外替代种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通关手续,降低关税,降低一切风险调动种植户和蔗糖企业的积极性。保障种植户和蔗糖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云南境外合作发展甘蔗种植产业保驾护航。

4.2 资金投入支持 

云南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缅甸、老挝农业生产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更为落后,这样的合作基础不利于蔗糖产业合作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可以成立合作基金,给予重点项目资金补贴。

4.3 培育现代蔗糖产业体系

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甘蔗产量,提高生产水平,学习发达国家蔗糖生产管理经验,着重培育现代蔗糖产业体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境外蔗糖产业合作机制,提高国际竞争力。

4.4培育外向型蔗糖龙头企业

政府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开发甘蔗新品种,组织学习先进地区和国家的甘蔗种植技术,加大对制糖企业的境外投资,支持蔗糖外贸型企业参与境外甘蔗种植产业,可以建立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化示范园区,探索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进行资源整合,培育更多外向型蔗糖企业,打造有云南特色的蔗糖品牌,扩展蔗糖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5总结

总而言之,基于云南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发展境外蔗糖产业是必然趋势。根据云南境外合作发展甘蔗产业种植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甘蔗种植替代罂粟种植能保障当地经济收益的同时减少毒品原材料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品入境问题,有利于我国禁毒工作,云南境外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有利于云南糖料供给,同时也可以促进云南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兴祥,范源洪. 云南省蔗糖产业原料发展建议与思考[J].中国糖料,2014(3):85-86.

[2]江惠琼,李学林.肖植文“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6) : 135-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