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葛兆贺

箕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鄄城县   274601

摘要:科学的栽培技术能够提升蔬菜的栽培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农产品,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诠释了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栽培技术的强化策略,以期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

引言

蔬菜栽培技术是在蔬菜种植与栽培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技来实现蔬菜无公害的需求,在带动我国蔬菜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菜农的经济收益,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迎合我国健康发展的提倡,从源头改善人们的饮食健康。

1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内涵

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对于经济发展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还因为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有了新的要求,改善农业种植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众多栽培技术中,温室大棚技术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栽培技术,该技术一经推广,便受到了种植者的青睐。采用温室大棚技术种植蔬菜可以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蔬菜的质量与产量。为了更好地保证农民收益与蔬菜质量,我国培养出大量专业种植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各种农业生产设备,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摆脱我国对国外种植设备的依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蔬菜种植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国各地建立了农业种植示范基地,以便于普及科学化的种植技术。

2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2.1选择合适的种子与壮苗

选品在整个栽培环节至关重要,选择适合的种子有助于保证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农户不能盲目选种,应严格筛选购置种子,去除质量不良的种子。用水清洗种子后,可将种子放置于阳光下晾晒,杀灭种子上的病菌,确保种子在土壤中健康生长。在浸泡种子时,农户应根据种子的亲水性确定浸泡时间,在合适的温度下催芽。相比于其他农作物,蔬菜栽培有一定特殊性,除少量需要直接播种的蔬菜外,大多蔬菜均需先育苗再移栽。针对瓜果类蔬菜,农户应做好培育工作。育苗主要有3种方法。分别是夏季避荫育苗、露地育苗、冬春季保护育苗。在选择壮苗时,宜选菜根、菜茎粗短、紧密,菜叶大且厚、色泽浓绿,无损伤、无病虫害的壮苗。现阶段,农户在移栽蔬菜时,大多采用护根育苗的方式,保证移栽后蔬菜能顺利成活。在一些种植发达区,农户可适当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如番茄中的优良品种—新粉100番茄,该品种不但产量高、早熟,还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

2.2田间管理

在现代农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需采取间作套种与轮作休耕的种植方法,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当蔬菜出现病变或坏死情况,大部分病原菌会寄生在植株根茎部位,破坏土壤内部结构,运用间作套种作业可以将感染上病原菌的部分地下土壤翻至土壤层表面,经过长时间晾晒,有效杀害部分病虫害。要合理利用土壤条件的天然优势,通过轮作休耕,确保土壤结构的稳定性,维持土壤内部的有机物质含量,为不同蔬菜瓶中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也能平衡土壤层酸碱度,避免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蔬菜产量。在翻地的同时对土壤施加基肥,提高土壤层肥力,加快蔬菜种子的发芽速度。

2.3水肥灌溉技术

在种植现代农业蔬菜过程中,要根据蔬菜生长状态采取合适的水肥灌溉技术。大棚环境具有相对封闭性,需在布置大棚时规划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在进行水肥灌溉前,将肥料均匀浇抹在渠道两侧内壁,在流水灌溉的同时完成施肥作业。在晴天多、降雨量较少的气候条件下适当增加灌溉频次,在阴天或气温较低的气候条件下适当减少灌溉频次。在夏季灌溉时,要将时间控制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5点后,可以减少水分流失。若在夏季出现局部雷阵雨天气,湿闷情况加重,需要进行灌溉。需根据蔬菜生长期间枝叶萎蔫情况采取合适的灌溉方法及灌溉频率。施肥时需选择多功能复合型肥料,并注意控制肥料用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层有效营养物质流失。优先选择堆肥、农家肥、鸡粪等腐熟有机肥料,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在施加氮肥后要在蔬菜苗周围土壤上覆盖1层土壤,减轻氮肥挥发。

2.4病害防治

2.4.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不具有环境污染性,不会产生药物残留问题,对有益生物不会形成危害,是有机蔬菜生产活动的重要工艺。生物防治工作包括“以菌防病”“以菌治虫”等。

2.4.2农业防治

西瓜、黄瓜等多种类型的农作物,需全面推行嫁接工艺,以此降低减少土壤传播病症的可能性,创建无病虫的栽培区,积极防控杂草、病苗的生长,搭配施肥管理、耕作管理、轮作生产等工作。

2.4.3物理防治

合理使用物理防治方法,从害虫诱捕、土壤处理、种子精选等方面,加强物理防控。诱杀措施有:黄板诱敌、毒饵诱杀等。

2.4.4草害防控

杂草拥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如果田地长出较多数量的杂草,会引起杂草与蔬菜争抢营养的问题,不利于有机蔬菜生长。有机蔬菜的种植与管理,需加强杂草控制。人工除草可保障有机蔬菜的完整性,具有无污染的除杂效果。或者使用休耕、轮作等生产形式,控制杂草生长。或者使用地膜、秸秆等生产形式,有效去除杂草,有效控制除草剂的使用量。

3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措施

3.1完善相关的栽培制度

蔬菜栽培技术需要相关栽培制度的规范,完善相关的栽培制度,能在蔬菜栽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的帮助,同时,也能纠正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存在的一些漏洞与错误。蔬菜栽培技术的相关栽培制度制定,第一,要符合蔬菜栽培技术应用的需求,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温度条件、天气状况等要素来进行蔬菜栽培技术相关栽培制度的制定。第二,蔬菜栽培技术的相关栽培制度需要以增加蔬菜的产量为前提,利用蔬菜栽培技术的栽培方式来达到蔬菜的产量增加。第三,蔬菜栽培技术的相关栽培制度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与当地菜农一起进行协商讨论,最大限度的了解近几年当地的蔬菜种植情况与产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蔬菜栽培技术相关栽培制度的制定,实现蔬菜栽培技术相关栽培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四,蔬菜栽培技术相关栽培制度制定完成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才能正式进行使用,防止出现大面积蔬菜种植问题,影响当地菜农的经济利益。

3.2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方案

蔬菜栽培技术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人对无污染的蔬菜在市场上的销售存在一定的质疑,无法确定自己购买的与蔬菜市场销售的是否是真正的无污染蔬菜。假的无污染蔬菜在市场中也很常见,一些菜农会打着蔬菜的幌子来售卖有农药残留的蔬菜,导致人们对于这些无公害蔬菜存在一定的偏见。面对这样的现象,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方案,相应的生产基地可以尝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蔬菜市场体系,使居民在购买无公害蔬菜后,对蔬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确保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质量,为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机蔬菜拥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能,可增加蔬菜种植收益,有利于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农户、企业等多个组织,应准确把握有机蔬菜的栽培思想,领会有机蔬菜的栽培价值,有效推广各项有机蔬菜的栽培工艺,提升工艺推广的有效性,增强工艺管理的高效性,切实推动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杨捷.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1(16):60.

[2]陈茹.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0(31):64.

[3]田瑞新,李骥鸿,田同平,等.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