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 

刘军

山东省新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271200

 摘要:为确保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公路运行顺畅,应重视公路的养护工作,公路养护可使得公路处于较好的状态,保障行车安全。同时,通过提升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可及时对公路设施、设备进行修复,使得公路中的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实现安全、快速的公路运输目标。因此,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养护措施进行改进,提升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促进公路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公路工程  

引言:         

   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材料方面偷工减料,并且存在违法分包、随意缩短工期等不良行为,将大幅度降低公路养护工作质量,并对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在行业内部的口碑造成不利影响,严重阻碍单位的发展。此外,上述行为严重影响到公路安全,提升了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因此,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强化公路养护工作的施工管理,保证养护工作施工质量,提升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避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为追求眼前利益降低公路养护工作成本,对企业在行业内部的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单位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不断引进新型养护技术,并结合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环境对施工工序进行调整,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性。应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合理使用资源,提升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1]。  

一、公路养护工程简析  

        公路养护是在公路正常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维修保养的工作,其目的在于预防常见公路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车辆行车安全。公路养护工作相比于其他养护工作具备其独特性。  

        (一)公路养护工作要保持常态。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隐患,导致公路出现病害,造成路面损坏,影响行车安全等,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隐患对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十分重要。所以,公路养护必须保持常态性。  

        (二)公路养护工作范围大。公路养护工作不仅要养护维修公路、桥梁、隧道等设施,而且还要维护公路系统照明设施、环保设备以及绿化等,可以说凡是与公路有关的方面都属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内容。  

        (三)公路养护技术复杂。由于公路养护工作范围大,不同设施设备的养护维修需要不同的专业技术,因此公路养护技术十分复杂。另外,为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养护单位还要时刻关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公路养护技术专业且复杂[2]。  

        公路养护工作的特殊性也预示了加强养护工程施工管理十分必要,且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对养护工作进行管理可以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在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使用的同时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对养护工作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公路维修效率,降低养护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公路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对养护工作进行管理可以保证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公路病害的发生几率,从而减少对车辆或者行人意外伤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二、关于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一)公路养护具有法律方面的强制性  
        近几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颁布了关于公路养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公路养护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各部门公路养护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对公路进行定期养护,使各段公路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公路养护工程有了一定的法律上的强制性。  
        (二)公路施工质量和养护关乎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公路养护与人民出行的安全息息相关,相关部门需要定期进行公路养护工程,注意公路养护的全面性和安全性,提前发现并消除公路安全隐患,分析影响公路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人民出行的安全性。        
三、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  
(一)完善公路养护工作操作规范  
        首先,需对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进行审核,确保技术性指导文件的合理性,为后续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公路养护工作量比较大,并且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员。所以,为了确保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需根据国家规范规定的施工标准,对施工工序进行规范及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技术档案的合理性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的完善,使得施工人员的责任得以落实,也可对养护工作进行科学化分工。其次,需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审核,确保公路养护制度可以满足日常养护工工作的需求。在对养护工作进行检查时,应遵循相应的规律,例如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公路养护情况进行抽查。施工人员对公路进行检查时,需应用专业仪器设备,对公路存在的微小病害进行排查,充分了解公路情况,降低安全隐患[3]。  


(二)引进新型公路养护技术  
        在对公路进行养护时,应重视新型养护技术的引进,这样可以节约资源,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对新型公路养护技术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养护工艺和材料,并对传统养护材料以及养护工艺进行优化,提升养护工作质量以及公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其次,应提升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养护施工中人工的应用,避免花费较多人工成本。在养护工程施工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机械,最大化提升机械化水平,进而提高养护工作质量,提升公路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三)提升养护人员职业素养  
        首先,应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在选拔过程中对其职业素质进行充分审核,为后续人员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定期培训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时,企业应与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合作,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得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养护工作的本质,提升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还需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养护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没有达成养护目标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实行责任制度管理,确保养护工作质量,降低养护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概率。同时,也可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责任心。  
(四)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养护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保障施工现场的有序性作为建立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此外,建设单位应合理选择施工单位,并对养护成本进行估算,在保证养护工作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在养护工程施工阶段,应运用PDCA工作法。第一,先制定施工计划,模拟公路养护施工流程,明确施工开展前,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产生管理问题的主要因素,配备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二,实行责任制度,明确养护人员职责,提升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第三,管理部门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养护过程存在问题应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改进质量并总结经验,确保改进措施的良好落实。  
(五)保障养护资金充足
        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应保障养护资金的充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管理人员应将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中,并引起一定的重视。相关人员应对资金应用情况进行记录,做到对资金的全面管理以及合理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率得到提升。需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资金管理方案,对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申请情况做到充分掌握。此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材料采购计划以及人员进场计划等,并与成本控制部门进行沟通,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影响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转。管理部门需对成本控制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存在合理性后方可使用。
(六)重视公路养护的安全工作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应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对工程工期以及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质量安全事故还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管理人员需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在人员以及机械进场前,企业需设置安全防控小组,并对施工人员、机械操作手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得其更了解公路养护工作流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还应对定期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安全保护意识,确保安全工作水平的提升。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对机械操作以及人员操作进行监督,确保操作过程合理性。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公路养护过程中安全性的提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保公路养护的安全工作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公路养护工程进行管理时,需强化思想建设,对公路养护工作操作流程进行优化,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而保障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公路养护工程持续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因此应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提升公养护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佘莉.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0):71-72.
        [2] 黄梁桂.试析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0(9):261-262.
        [3] 吴海荣.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0(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