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6
/ 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研究

李阳

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各行各业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新产业不断发展,这都需要基础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与建设需要。以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配套建设的主要部分,但是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重大的安全事故频频出现,给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工期造成了很大困难。所以,提高水利水电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本文将从水利水电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角度加以研究,以达到减少重大安全隐患的目的。水利水电建设涵盖的方面十分广阔。由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类型多、工程项目数量多等特性,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也存在着复杂性。为了提高工人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我们就需要从工程建设安全技术管理涉及的具体内容上加以深入分析,以找到问题所在,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以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工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尤为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要求更为严格,进而,水利工程在建筑管理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并且得到了广泛重视。研究过程中发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系统存在着复杂性,在建设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可确定的因素,阻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尤其是施工因素无法确定,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确保我国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可以得到质量上的回报,工程部门在展开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规划,明确施工目标,合理组织施工,要让水利工程的管理最优化,取得较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水利工程要认识当前发展的情况,根据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明确主要的管理对策,从而获得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 内部风险因素

目前,在许多水利工程中,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给予了高度重视,忽略了安全风险和加强施工有关的问题。管理层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安全的必要性,使施工人员对建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风险未能提高警觉,严重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缺乏安全管理制度,无法保证水电建设整体质量,工人的安全和整个建筑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2. 外部风险因素

在水利水电工程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自然达到了相当动荡的水平。每个企业都希望在这个行业中获得最高利益,而市场的竞争使他们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需要更高水平的工人,工人工资不断上涨,这就很难降低施工成本。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建材上动手脚,偷工减料,为水利水电工程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关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深入探析

2.1 施工准备

首先,施工单位要对其他相关监管部门做好施工技术的明确,让其他部门确定所运用的施工技术。在建设前期,监管部门要确立管理小组,并让其同监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互动合作交流,以便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测。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人员,前期要对施工现场做好调查工作,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做好相关的施工监管方案,并且要结合投资方给予的投资金额,确定监管资金的管理方案,同设计人员做好交流,让其提供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便于日后对施工人员的监管以及对施工质量的验收。其次,需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指派专业的人员,让其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引进,确保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质量既符合要求也能为施工单位降低一些成本,在将施工材料引进现场之前,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反复的抽检,没有问题后再引进施工现场。在保存施工现场的材料时,要做好防潮措施,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不会因为长期存放出现问题,在出现雨水天气时要做好防护作业,一旦材料的质量产生问题,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也会让施工单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加强重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混凝土钢筋材料的质量检查,须要深入检查材料是否存在断裂、缝隙、磨损、焊接痕等问题,以及水泥、粗细骨料的材料是否过期、进水霉变、结团等。一旦材料质量不达标,要停止引进现场。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施工单位也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机械设备属于大型的作业设备,操作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会对现场的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也会造成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停工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维修。对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让其积极主动地掌握并了解操作机械设备的方法,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最后,施工管理人员要能对项目做好完善的计划。不仅要设计完整的方案,也需要设计不同施工环节的方案,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再小的施工方案也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进而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

2.2 施工阶段

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让相关作业人员了解如何操作施工材料,要能根据相关的材料运用方案,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以及比例调配过程,可根据方案对材料进行准确的检测,当调配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后,再重新调配。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须要均匀调配,这样制作而成的混合材料经得起物理化学的检测,材料的稳定性也会让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但要求施工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配置比例不正确也会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的作业质量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确定的位置,严格管理。在管理时出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处理。施工人员切勿自己处理问题,要让相关部门参与到其中,发现真正的问题。这要求对施工人员做好定期培训工作,要让其在培训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能力测评,确保其施工技能符合要求,再让其上岗。施工人员要具备分析施工现场问题的能力以及结合气候施工的技能。施工人员还应在施工之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出现安全事故不仅给自己造成危害,也会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妨碍施工的正常进行,十分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 。

2.3 工程竣工

在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后,建设单位必须和其他单位做好沟通,将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的图纸资料做好验收工作,这样在检验施工质量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检验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记录,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水利工地质量符合要求后,在出具质量验收报告。施工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工作 。

3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3.1 围堰导流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有效应对河道上游来水的情况,实现度上游水位的合理控制,工程建设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修建围堰工程的方式,来解决河道上游水流疏导的问题。很多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就会在河道上修建围堰,并积极采用施工疏导及围堰技术来对上游河道水流的方向进行引导宣泄,这也是一种为了保障下游工程顺利施工而采取的围堰技术。在开展这一项工作的时候,需要提前进行勘察,要对施工周边的环境、地理因素、水流情况,气候等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然后在根据勘测结果和各项数据周密、科学的设计施工疏导及围堰施工方案。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过程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要针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先预防,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水利过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对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纯压式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该技术主要就是将浆液沿注浆管压进钻孔,这个过程是单方向施工的,所以没有回流过程,所以在很多过程中涉及到一些裂缝较大的岩层时候,就会使用该技术来进行灌浆施工。但是目前来说该技术还有很多的弊端和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填不满的情况,易产生小裂缝堵塞问题,从而对施工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总体来说,该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在技术上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大对这一技术的钻研创新,确保该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水利过程施工建设提供支持。

3.3 土工膜防渗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坝体的防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要运用有一定的防渗材料来对底层等进行全面的铺设,以此来提高水库或者大坝的防渗性,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现阶段运用土工膜防渗技术来解决坝体渗漏问题,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一个技术手段了,而且这一技术主要使用的土工膜材料主要成分是乙烯材料,这种材质本身的性能就有很大的优势,不仅韧性比较好,伸缩性和延展性都十分强,而且材料本身也比较轻便,本身的防水效果十分强大,所以被广泛运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但是这种材料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一般的防渗土工膜材料都比较薄,在运输的时候如果包装不好的话,很容易被破坏,或者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人为因素导致膜体划伤,这样在具体的运用的时候其防渗性能就会被破坏,这样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在进行土工膜铺设的时候需要对其采取多项保护措施,防止对膜体造成破坏,引发二次渗漏问题。也有一些施工技术。土工膜的铺设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以及根据工程的建设条件来进行选择更为科学、合适的施工技术,而且人员会根据具体的土工膜用途混合混凝土等多种材料来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坝体更具良好的防渗效果,也能够很好的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3.4 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都会运用到预应力锚固技术,而且该技术的应用率是十分高的。目前该技术主要涉及的就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固来两种区别。水利工程的质量想要得到全面提升,必须要从工程结构的加固上多加注意,因此预应力锚固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实现水利工程总体结构的加固,还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施工时给工程结构主体施加的重力,降低施工区域的荷载,能够有效防止裂缝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在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推动下,现阶段该技术和GPS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锚固施工区域的精准把握,并且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施工区域的方向和深度,这样就能够确保技术的科学使用,并有效提高了锚固质量。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来说质量永远都是建设的第一要素,更是工程稳定发展的第一步,所以将预应力应用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岩基与结构加固上,可以全面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3.5 坝体填筑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坝体的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的重点就是需要对坝面质量的控制,因此需要按照流程化作业来进行施工,并要对坝体的整体面积进行合理设计和充分考虑。只有设计的合理性才能够保证施工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开展。此外还要确保在施工设备入场之前就提前做好现场清理和准备,全面为施工的开展提供便利。在过程建设中,应用坝体填筑技术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很多外界因素,尤其是对地理位置以及施工条件和施工周边的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对施工质量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考虑到地区环境以及季节气候变化等给施工带来的影响,确保施工进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此要在是施工之前就提前制定好各种的施工流程规范,还要对施工时间进行控制,尤其是受环境、气候制约较为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将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全,避免由于气候等因素对坝体填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3.6 坝体防渗加固技术

我国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位置相对都比较偏僻,而且许多地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因此为了全面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就必须要注重对工程坝体的防渗和加固技术的提高和创新,要积极应用坝体防渗加固技术提高坝体的稳固性。对于这一情况可以在实际施工的工程中采用帷幕灌浆、劈裂灌浆坝体等技术来提高坝体本身内部结构上的稳定性,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促使坝体内部形成一种十分稳定的防渗结构,即使在不增加外力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坝体出现渗透现象,从未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劈裂灌浆时有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坝体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在进行灌浆孔布置一般都时采用主排孔和副排孔两排灌浆孔位置。其中主排孔一般都是要布置在沿坝轴线方向上,而副排孔则需要布置在坝轴线上游的位置,并要将距离缩小在1.5m左右,两个孔位之间一定要交错分布,这样能够确保施工的科学性,也能够保证灌浆技术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灌浆孔应该直达坝基位置以形成连续的防渗体系。而对于帷幕灌浆的应用,一般都是应用在坝肩、坝底的加固上来实施,对于这一技术也同样需要设置两排灌浆孔,并且要采用纯压式方式进行灌浆操作。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规划中,要建立各类工程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和主体责任机制。确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人及其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框架。对工程有关安全管理明确分工,并按期定时开展对工程建设作业开展检查,对妨碍安全实施的情况及时解决。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针对易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基础建筑及其实施操作过程,做好施工现场的重点监视并针对性地提出紧急处理方法。施工单位应当形成健全的紧急救护制度,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紧急救护训练或者配置专职紧急救护工作人员,增加紧急救护的装备,确保各类救护工具装备的种类齐全。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便民惠民的项目,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项目施工质量的把控更为严格。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浩大、成本投入高、施工中问题多,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更需要全面且有效的安全管理。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创建安全施工标准,强化施工工序,对施工管理制定相关标准,为每一项技术管理都制定相关安全细则,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工序,在确保技术人员工作流畅保准、技术水平达标的情况下,还要对设备运转进行定期排查,以确保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

结语

在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阶段,相关施工部门必须确保项目可以顺利完工,在管理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水利工程的特征,根据各个建设部门的特点,明确现场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问题研究对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水利工程的优化管理,在确保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要掌握不同部门的要求,确定施工技术,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方东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2] 张刚强.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施工管理的探讨[J].华章,2011(14):294.

[3] 聂军洲,潘峰.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J].知识经济,2009(3):129-130.

[4] 杨晓英.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细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1.

[5] 刘海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刍议[J].四川水泥,2016(8):256.

[6] 谢良.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46):282.

作者简介:李阳(1975年10月),男,浙江省杭州市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水利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