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建筑施工安全保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完善建筑施工安全保障的探讨

吴忠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610051

摘要由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建筑材料的大量出现,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将更加困难。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时加强安全监控,对违法施工行为作出严肃的批评,并通过改善装备和手段,减少工地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改进、管理对策的制定

引言

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根据统计,在施工中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施工不当、机械损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相关问题给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逐步成为影响施工有序推进的重大阻碍因素。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不仅需要从项目的规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安全风险的评估;其次还需要要加大对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管理和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制订相关的安全规则,并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促使员工及施工管理人员遵守安全规范。

1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问题

1.1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庞大的人口和市场的需求,造成了大批的低文化工人,所以许多建筑公司愿意雇用廉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据调查显示,在进入工地前,只有极少数人接受了基础培训,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则是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从事危险的施工。

1.2雇员的保安意识不强

在施工过程中,人是施工的主体,安全事故大多与人为直接相关。其中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者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才能从主观上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因而,施工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行为。从施工现场分析,施工单位和管理者都面临着安全意识淡漠、法律意识模糊、建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1.3建筑材料、设备的品质.

不合格施工建筑材料、设备的品质直接地关乎着整体施工的品质,并在施工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因为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所以所需的材料和装备都是非常庞大的。如果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则会增加工作量,而采取抽样方式,则会使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中采取了一些低端的措施,或是随意地减少了材料的用量,从而造成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1.4非标准操作

由于工程规模巨大,所以在实施前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程序。但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缺少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地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安全。

2施工项目的安全防范措施

2.1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一、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并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督促其尽快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形成一套稳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技术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这就可以从本质上杜绝安全事故。尤其要针对当前施工人员文明水平低下、安全防范能力淡薄等情况,进行强制性技术培训,同时利用民工院校及专业的资源,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增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要加强安全宣传、培训,让员工对安全法律法规、劳动保护、现场急救等方面的认识和掌握。第三、强化技术人员技能训练,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第四、要强化工程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防范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搞好安全教育和培训,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而需要真正意义上进行。

2.2改善施工技术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处置,将会对项目的工期、效益乃至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的管理中,就必须针对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以及各种的环境因素,对可能给建筑施工所带来的不利或者不安全的影响,建立完整的建筑安全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更加严密的贯彻有关建筑安全的政策,同时施工的工作热情也会被调动起来,工作也会更加的认真,从而加快施工的速度,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健全

完备的法规体系需要优秀的人员组织实施,形成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健全的机制,也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监管团队。各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应当参加日常或者非正式的培训,并在进入岗前对新进人员进行教育。此外,行政监管机关也要改变过去简单的管理手段,由以前的单纯地进行单位的内部安全监督管理,变成了现在的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对施工、设计、施工、监理等所有单位实施监督和处罚,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了施工领域内所有单位的行为,以搞好安全管理。

2.4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将内部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确保工地的安全、职工的身体健康。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交底规定,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工作环境和各种意外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在工地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对各种设备进行明确的标志,并注意安全警示,做好安全保护。

2.5检查要严格落实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其进行常规和不经常的大检查。尤其要重视安全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管理的漏洞,防范安全事故。对违法违纪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按规定时限处理,跟踪、监督、督促整改,直到彻底解决。在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工程应实现一次协调、二次管理、三次控制。一项协调即对各个部门的管理实行协调;两项控制即强化对质量和合同的控制;三项制度即对施工质量、进度、投资的有效控制。如果企业已进行过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相关的监理单位要对工程的安全进行监督。

2.6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智慧管理系统和管理者的力量,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根据施工安全隐患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制订了相应的安全作业方案,为今后的施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地上应严格遵守安全文明的生产规程,并有充分的安全保护设施,创造安全、安全的工作环境。在重大工程建设前,政府应当执行国家安全技术交底规定,并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作业技术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预防事故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效益。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等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对工程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安全有序地进行生产,预防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效益。

3结语

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工程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在工程项目中技术管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关乎到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安全意识,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振豪,崔文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J].城市建設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57.

[2]李飞,李伟,刘昭,等.基于 BIM 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5):74~77.

[3]周振锋.探析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进度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5(12):00055~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