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充换电产业投资机会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发电企业充换电产业投资机会与策略研究

张立鹏 ,韩节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电动汽车融汇电动、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宏观态势、政策环境、技术现状、市场格局4个方面对国内充换电产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其次,以发电企业视角切入,给出了发电企业投资发展充换电产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发电企业;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

1充换电产业发展现状

1.1宏观态势与产业格局

宏观视角下,国内充换电产业历经多年发展,产业态势已逐渐趋于平稳(图1)。在能源行业变革以及充换电产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电动车市场将迎来持续的高增长时期,便捷、可靠、安全的充电网络体系也正逐步完善。随着我国充换电产业进入关键时期,国家也部署了对应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产业的发展目标已基本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今后,以加强充换电服务为抓手,依托其他城市建设,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重心由“建设+运营”向“运营+服务”倾斜。

1.2政策环境与政策导向

充换电产业在发展初期存在着数量缺口大,选址不合理,运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极大程度地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使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产业相互促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政策。

第一阶段:酝酿指导意见。2014年以前,没有针对充换电产业的独立政策文件,一些相关政策要求均包含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内。这些政策主要鼓励和扶持充电设施建设,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第二阶段:构建政策体系。2015年9月,《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央开始出台独立的充电设施政策文件,各地方出台配套实施细则,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第三阶段:以政策细化完善为主。2018年以后,中央层面主要是查漏补缺,出台指导性文件,各地方主要是推进政策落实。该阶段重点关注居民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充电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1.3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充换电产业已形成了“基础设施层+平台信息层”的产业架构。基础设施层主要指充换电物理基础设施,是充换电产业实现用户服务的基础。信息应用层包含具备在线运维、移动支付、智能找桩等功能的充换电平台,可为充换电产业运营商及用户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服务。换电用户通常具有对补电时间敏感性强、换电频率及活动路线相对固定等特点。目前,国内仅提倡在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路线相对固定以及矿场、港口等场所相对封闭的场景下推广换电。国内换电方式主要包括底盘换电、分箱换电、侧方换电3种。

1.4市场格局与商业模式

以产业链条划分,国内充换电市场历经10余年发展,市场格局大体可划分为上游设备生产、中游建设运营、下游整合服务3部分。

上游:设备生产端。涵盖设备供应商及电力供应商。其中:设备供应商以充换电模块、滤波装置等硬件系统制造、集成商为主;电力供应商以电网公司为主。

中游:建设运营端。涵盖运营商、新能源车企及第三方充电平台。其中:运营商主要负责充电基础设施的安装、调试、运维;新能源车企主要负责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售卖、与上中游企业进行合作;第三方充电平台主要负责构建并运营充电平台,为用户提供优质充电服务。

下游:整合服务端。主要涵盖导航功能支持、支付功能支持两部分。其中:导航功能支持商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地图找桩服务;支付功能支持商主要负责提供给用户在数字平台上进行移动支付的功能。

2发电企业充换电产业投资策略

发电企业在投资前应注重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储备,综合考虑投资模式的盈利预期,提前明确不同投资模式的成果形态。在此基础上,审慎投资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及服务业务。

2.1提升企业投资管理能力

①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充换电机制体制

第一,将充换电产业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并界定充换电产业的定义内涵、业务范围,将充换电产业定位于发电企业业务的辅助支撑角色,是服务主营业务、提升综合能源水平、提升对灵活性资源把控能力的有力抓手。依据实际情况,对充换电产业的投资予以税收优惠、加快审批等政策支持,以政策驱动方式带动模式创新、效益提升、产业进步。第二,强化企业发电、煤炭产运销储供、综合能源服务、能源管理平台等现有业务与充换电产业间的衔接,提升充换电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鼓励以多元股权投资、资产投资等形式推进充换电产业发展。

②明确投资原则与对象,优化投资管理

第一,确保产业投资对象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的协同关系。选择投资资源能力丰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好、与发电企业业务存在一定协同性的企业为投资对象。第二,优化投资制度流程体系,建立健全立项专业评价制度、项目审批专业评审制度、投后评价及项目审计制度、投资风险管控等制度和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成员单位报企业审批等流程。第三,提升对充换电产业项目的筛选能力,依照投资目的和投资策略,设定明确的项目筛选标准。第四,提升对充换电产业项目的调研和决策能力,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和走访,建立健全评审制度,增强对投资项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加强深入评价决策举措。

2.2提升充换电产业技术研究能力

①加强对充换电产业趋势、业态及商业模式的整体认知

第一,建立广泛的项目信息网络,拓展项目信息获取渠道,深刻剖析“双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充换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探索针对发电企业的可行商业模式(如根据发电企业需求,展开矿场、港口等内部特殊场景下的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基于与电网公司的友好合作关系实现联营),并基于其它企业类似的投资运营实例进行分析验证。第二,开展用户侧用能数据应用研究。发电企业具备丰富的用户资源及用户用能数据,应充分认识用能数据价值,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能力,探索基于数字科技的电力用户数据价值挖掘、行为分析等技术及其应用,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②加强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研究

第一,开展“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研究。基于发电企业对新能源及储能技术的研究基础,强化研究储能电池选型、能量优化管理、“光-储-充”一体化充换电站建模及仿真技术,为“光-储-充”一体化充换电站的自建自营及合资建设提供技术经验与支持。第二,开展针对适用于充换电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各类停车场、住宅小区、商业中心、政府部门、银行金融部门、科研院所、供电不稳定的工矿企业和适用于各类发电企业的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综合能源工业园区等应用场景或商业模式的研究。第三,考虑以“发电企业+充换电运营企业”的双重身份,重点攻关碳核算技术,由政府监管部门牵头,构建由发电企业、电力交易中心、充换电运营商、终端用户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各方主体互认的碳交易体系,同时厘清企业内部包含充换电产业在内的碳排放结构,梳理碳减排策略,构建碳排放交易模型。

2.3开展充换电产业投资

企业针对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可细化为两种,即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资产投资优先考虑以企业间合作的方式展开,以中游建设运营端为切入,逐步纵向扩展到下游整合服务端,以投资充换电产业为依托,逐步横向扩展至综合能源、数字平台等领域。股权投资主要以购买其它企业股权的形式展开,发电企业可基于已有资源和对充换电产业发展的认知,综合考虑股权投资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参股企业股权上涨所带来的溢价、部分资产控制权等)和间接效益(经营决策过程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等),在此基础上审慎展开投资。

3结束语

本文结合国内充换电产业发展现状,从多个角度分析研判了发电企业投资充换电产业的机会与风险。从提升管理能力、提升研究能力、开展产业投资3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策略,为发电企业开展充换电领域的投资与布局提供了相关指导。

参考文献:

[1]邓旭,谢俊,滕飞.何谓“碳中和”[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0,17(1):107-113.

[2]叶春.碳中和目标下的“十四五”煤电转型与重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7):17-21.

[3]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R].北京:艾瑞咨询集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