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何川

苏州科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大背下,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水资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年代,提高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利用率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在提高废水利用率的同时还得关注处理成本。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回用;利用技术

引言

近年来,城市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其中,污水排放处理就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产业结构的改革,城市的不断扩张,与之而来的就是成倍的污水排放量。光靠市场去消化这些污水是不现实的,此时市政府就应出面宏观调控,将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工程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量上。因此,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应用不可或缺。

1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意义

首先,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率如果达到20%,将会解决一半以上全国市政缺水量,由此可见市政污水的处理与回用的重要意义。其次,市政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其可以将污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降低污水排放量,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市政污水对湖泊、江河的水体污染,保护现有的水资源不被破坏,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并且经过处理过后的污水可以应用于农业灌溉,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用。最后,市政污水的处理与回用有利于市政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市政向现代化、生态化方向发展,通过国家政府机构的顶层设计以及其具体在各个市政落实的全过程,可以提升社会对市政污水的认识,引导社会节约用水,规范其用水行为,从而促进我国市政长久稳定的发展。

2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2.1物理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物理处理生活污水后能够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以及大颗粒不溶物的作用。沉砂池可有效清除大颗粒泥沙等杂质,从而提高污水清澈度,减少阀门和管道受到的冲击。沉砂池也分为旋流、多尔、平流以及曝气四个类型,其中旋流沉砂池主要处理超过0.3mm粒径的污水,曝气沉砂池可以处理0.55~0.10mm的砂砾。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主要处理活性污泥,常见的有竖流式和辐流式沉砂池两种,辐流式沉砂池应用范围更广,沉降效果更好。

2.2化学处理工艺

使用化学反应进行污水的处理,能够进一步去除胶体状以及溶解态的污染物,甚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使用化学处理工艺处理污水,需要投放化学试剂经过氧化还原、混凝反应等,通过化学反应作用,进行处理。根据我国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总磷含量要控制在0.5mg/L以下,很多发达国家使用化学处理工艺,可以将总磷含量降低至0.2mg/L以下。在常见的PAC、FeCl3以及PFS三种除磷试剂中,效果最好的是PAC,且经济成本较低。对于BOD含量低的污水,很难使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除氮。使用催化—电化学脱氮技术要使用M2+离子,将水中氮元素还原为NH3-N,并进一步转化为氮气,从水中排出,降低水中N含量,达到脱N的目的。

2.3生物处理工艺

目前市政大力推广生物处理工艺,逐渐取代传统处理工艺。(1)MBR工艺。其主要有萃取膜、曝气膜以及固液分离型膜三种生物反应器类型,充分利用膜分离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将污泥停留和水力停留分离,从而显著提高固液分离效率。在曝气池中含有大量优势菌群,能够加速生化反应,减少污泥剩余量,有效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弊端。(2)厌氧好氧法(A/O)。这一工艺处理污水可有效清除污水有机污染物,如磷、氮等元素。在厌氧阶段使用A/O可有效脱氮除磷,而在好氧阶段能够有效清除有机物。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成分或者有机物含量较高,使用这一工艺需要增加水解酸化过程,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以及污水处理质量。A/O工艺处理流程较为简单,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碳,也无须安装曝气池,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少,经济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3)厌氧—缺氧—好氧法(A2/O)。这一工艺是在A/O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中水回用、三级处理中常见这种工艺。A2/O相比于A/O,增加了厌氧池,二沉池回流水以及污水在厌氧池中释放磷,去除部分有机物。在缺氧池中,使用硝化反应能够去除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在好氧池去除有机物,再聚集磷以及硝化反应,最终达到氮、磷以及有机物的目的。

3市政污水回用利用技术

3.1深度处理回用技术

根据回用水标准而进行的进一步回用处理,从而保证其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要求。其技术可以细化为砂滤法、离子交换法、絮凝沉淀法等,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回用方向进行合理选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保证回用水质量,切实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深度回用技术中的絮凝沉淀法为例,其主要采用聚合氯化铝,利用该物质中的高价金属离子具有吸附电中和、架桥网捕等作用,水中的污染物保证可以结合成分子量较大的颗粒,再经过沉淀使其可以起到优化水质的作用。该技术具有絮凝体成型快、沉淀性能好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解的影响,不需要格外添加碱性助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标准。

3.2选择性回用技术

选择性回用技术主要是针对其回用环节的方式和方向,一般有三种方式。(1)分区回用方式,即将具体的市政区域作为污水收集、回用的基本单位,通过相关部门的合理规划,将回用管道作为污水回用的途径,为区域内人们活动提供水资源。该技术适用于和污水处理厂距离不远的区域。(2)全程回用方式,即通过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将市政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之后再以管网进行回用。在选择这种市政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其对污水处理厂有较高的规模要求,需要构建完善的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才能实现,适用于新型市政。(3)选择性回用方式,即有选择性地铺设回用管道,将管道设计在市政大型建筑、居民小区周围,将其产生的污水进行回收,并在合适的位置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点,将小规模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污水应用在市政绿化等环节中,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3.3脱盐污水回用技术

污水的回用利用方向需要与经过处理之后的水质相一致,在脱盐污水处理设计中需要将污水分离的化学污泥进行有效处理。例如,将含有丰富化学物质的污泥掺杂利用在其他工业生产领域中,保证不会由于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实现高效率、更环保的污水回用。

3.4接触限制回用利用技术

正常情况下,对回用水合格指标的判断依据是能否满足相应回用点的水质需求,在实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应用三级处理方法,实现有效控制市政污水当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其在水中的含量可以符合国家控制标准,从而可以投入到回用利用环节中,实现水资源再利用。同时,三级处理法方式对接触性以及限制性回用水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同时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加强对其进行污水处理操作过程中的监督,避免因违规操作造成损失,从而促进市政污水回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加强污水排放和回用利用之间的平衡性,使水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和回用利用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水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应用,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市政污水情况,选择合适的回用途径,加强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学习,缓解市政水资源压力,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从而将其工艺技术进行切实应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华烨,张芸.江阴市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8(04):69-74+84.

[2]广西财政厅课题组.推进西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9,4(02):90-101.

[3]卢越.产业集聚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分析:以海河流域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