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跟踪对情绪与行为问题幼儿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个案跟踪对情绪与行为问题幼儿的有效措施

蔡仪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新村幼儿园   213001

【摘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反映。处在幼年阶段的孩子,会暴露出各种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表现可能是我行我素、可能是闷声不吭、可能是攻击性行为出现。本文通过跟踪一位幼儿的日常活动,了解他的情绪与行为状况,并进行积极的干预。适时冷处理平复情绪巧用区域游戏强化行为管理密切联系科学引领家园共育

【关键词】情绪与行为问题 思考 干预

    一、个案跟踪,适时冷处理平复情绪

案例:我要自己玩。皓皓是中班的小朋友,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得白白胖胖甚是可爱。只是他话不多,不愿意主动跟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常自娱自乐。每天早晨,他总是和老师玩捉迷藏。小朋友陆续走进教室却迟迟不见他进来。老师,皓皓在门口不进来。”“皓皓,快进来吧。在老师的呼唤下,他便蹭着墙慢慢挪进来,一双大眼睛盯着老师并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别的小朋友跟老师问早后,就自主选择早点吃起来。而他拿着早点便是东走走西看看。吃完早点就在区域里玩弄着游戏材料,皓皓,选一个你喜欢的区域和小朋友去玩吧。他没有回应老师,继续摆弄着。过一会儿,他坐进益智区,自己拿起玩具一个人玩起来。即便有同伴在旁边,他也不搭理别人。收玩具时小朋友告状:皓皓不让我们收玩具!不要这是我的玩具我来弄。没有让他玩得尽兴,他极不乐意地放好玩具,开始到处闲逛。小朋友们收拾好区域材料后准备下楼做操。老师在教室门口等小朋友小便排队,只听到声音传来:皓皓在弄小猫钓鱼(盒子剧场的操作材料)。我们赶忙走过去看,是小猫的钓鱼竿掉落了,于是对皓皓说:现在区域活动结束了,明天再来讲故事,如果弄坏了就不能用来表演了。快排队我们去做操啦!他站着靠墙没有动,抱住剧场表演的柜子不松手。见他就是不走,于是把他抱回座位。刚放在板凳上,皓皓就从板凳上移开,一屁股坐到地上后直接躺在地上开始发脾气,只见他挪到课桌下,使劲踢椅子,踢倒一张后又踢另一张,直到把每一张都踢倒。

教师处理的方法是坐在一旁看着他没有说话,当他把全部椅子踢倒后起身走开,走到他视线看不到的地方再观望。等了一会,再次听到桌子和椅子的声音,以为他又在踢椅子,探过头一看,原来他在把每张椅子扶起来。顺势走过去说:皓皓知道踢椅子不对,再把椅子扶起来,就是知错就改的孩子,我还是会喜欢你。他的情绪也平稳了许多,但是却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个不善于和老师同伴交流的孩子,不能遵守集体规则,爱发脾气,是否有典型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如何更科学的解释他的举动评估他的问题,带着思考我们持续观察他。

观察事件后措施:当看到他躺地上发脾气时我采取先观望。其实幼儿情绪激烈时带点试探性的表现,表现得越在乎,孩子就越过分、越哭闹。在不影响其它的情况下,可以不予理睬,让他闹个够。等他安静下来再做处理,他看到老师没有关注他,反而停止哭闹。等他情绪平复后可以再和他讲道理。或是把他带到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安静了才可以和小朋友玩。这个隔离的地方需要自己能看得到,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孩子有害怕恐惧的情绪。当平时还发生类似的情况时我们都会在安静的地方、单独和他进行积极地沟通。当孩子心平气和时,用亲切的语言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山,而避免使用简单冰冷的命令。面对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平复情绪,冷静的看待,并尝试转移注意,当关注点不再是他生气的这件事时,他便开始听从老师的建议,按老师说的去做。

二、个案管理,巧用区域游戏强化行为管理

案例事件:我会自己玩区域活动看到不一样的皓皓。他选择刮画纸在作画。在纸的中间刮画大的方块,再在方块里面和下面各画几个小方块,接着刮画出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并在圆形下面刮出短短的曲线。老师没有任何干预,等他画完,询问了他画了什么,他告诉老师:那是一辆坦克。刮画有趣和色彩的他又拿出第二张刮画纸老师问:第二幅怎么画什么呢?他想了想我要画房子观察到他在创作高楼时,对形状与空间有一定的感知,两栋高楼瞬间拔地而起,他在不同楼层的窗户口画上小朋友的探出窗口。此时的皓不仅在做手工时特别专注,同时又是有想法的孩子。老师及时把他的画分享给大家小伙伴纷纷竖起大拇指表扬浩浩。

于是带着问题寻找专业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日常情况设计情绪和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按天记录,跟踪一个月。同时根据康斯纳教师问卷和常州市特殊教育平台特殊幼儿功能的评定,对他的行为核验:得到结果:情绪和行为指数平均分低于1.5,根据参考,分量表得分高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值,即说明他在这些所测量的方面表现异常,针对测验情况,我们采取家园共育干预策略来帮助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教师发现皓皓在区域里的表现带来惊喜,老师适当的介入游戏,让他专注的完成每个作品,并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利用区域游戏的支持来改善他爱发脾气的行为,使该行为得到正强化,让情绪也逐步稳定

在美工区创作作品有始有终,表扬和鼓励后观察到他一天的情绪和行为都非常稳定,同时抓住机会,在表扬中对他描述期望的行为,如:在上课时也能开动脑筋大胆表现;早操时要站进队伍和同伴一起做……并用奖励的方式进行训练,将行为正强化,如果违反了行为期望的要求时,老师便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通过绘本阅读帮助其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能,帮助他学会自我表达、同伴协作、控制情绪、集体游戏等。这是需要坚持训练的过程,教师应该去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三、家园沟通,密切联系科学引领家园共育

定期家园沟通是关键科学育儿家园合作共育。孩子在园连续发脾气后,我们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平时的在家情况,家长的带养方式等,家长反馈给老师说在家也有这样的情况,有情绪时表现非常倔强,沟通无效时就以打来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定期与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实际情况。家园共育分析问题后思考干预措施:看得出他也想有交往的伙伴,也想和同伴分享快乐的事。如何在遵守集体规则的前提下正确表达需求,和同伴合理交往。

皓皓不愿与爸爸妈妈和老师交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渐渐发现他脾气倔强,常会倔着不动,或发脾气。不太遵守集体规则,按自己意愿做事,当老师提出他的问题、不依从他后,他的倔脾气马上就开始。在家里最常见的就是往地上一躺,怎么哄他都没用,哪怕语气强硬一些也丝毫不起作用。存在的问题则应采取恰当的激励方式,家园共同帮助孩子去克服。也可以利用孩子倔强的这股韧劲,使其变为有利的一面,循序渐进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于是我们老师首先跟家长进行情绪和行为问题方面的概念普及,让家长对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的特征有所了解后在家也能有目的地进行行为观察。日常在和家长沟通时既反馈好的方面,让家长回家继续强化他的正确行为;又会告知家长闹脾气的详细经过,更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处理方式,建议家长在家里遇到孩子倔强时,也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

在跟踪和干预皓皓个案过程中,也发现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不会在短时间的鼓励中改变长久以来的行为,后续仍需要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管理、与同伴合作交往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使我们的干预措施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李闻戈.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9.

[2]戚宝华.幼儿园特殊儿童的行为干预策略[J].常州特殊教育,2021,(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