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新时期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欣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为了确保建筑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创新,提升建设质量与效率。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筑单位如果不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就很可能会造成各类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筑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在进行施工时发挥应有作用,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筑安全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内的重要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个人生活与切身利益。就工程项目而言,不仅要确保在建项目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还要确保施工安全,及时排除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隐患,创设出更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如此方能确保工程能按期完工,也能避免非必要的成本支出,保障项目建设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1.1对工程安全生产的认知不到位

施工单位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常常降低建设项目安全措施费的投入。同时,受到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筑企业日益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注重建设和生产的效益,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有些公司为了开拓市场承揽项目,盲目扩张自己的生产和建设规模,但是为了减少成本,他们刻意避开了工地的安全管理,也没有对员工和技术人员进行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缺乏专业化安全意识,导致现场安全事故频发。而盲目地追求进度,忽视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人不能按预定计划和安全原则进行施工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项目,无法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的工人在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未配齐就直接上岗,工人的安全认识存在着偏差,严重妨碍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1.2缺乏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

有的建设单位并未制定一套健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所使用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让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往往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责任人,安全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从而导致工期被延误。这也不能对施工安全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施工操作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1.3安全管理方法缺少针对性

安全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如果安全管理方法先进,管理人员能够按照管理标准开展管理工作,施工安全管理效果必然达到预期。但是从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分析原因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应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不具有针对性,这些施工单位在选择安全管理模式时主要参考行业其他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方法,将相关方法应用到本单位后并未结合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调整,由于部分管理方法与本单位管理工作特点不符合,所以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性地管理方法是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施工单位想要有效降低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必须对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制定更多符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特点的方法,并在具体管理阶段严格地执行管理要求,实现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创新措施

2.1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加强企业对施工安全规范的管理,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加大执法的力度,规范承包单位的行为,设法去提高承包商管理人员及现场人员的认知水平,辨别出一些潜在的风险,做好风险评价,若识别出的风险越多,所采取的对策也会越多,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所以需要员工去树立风险评价的动态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2.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施工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与规范,有效地保障施工项目质量,保证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与监督等。在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中,施工企业不仅应要求施工人员做好各项工作,而且还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施工措施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建立良好的工程管理环境,以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与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以及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相关措施,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方,确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预防。

2.3打造专业化施工安全管理团队

在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把工作内容贯彻到工作中去。因此,建筑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队伍,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技术引进,以方便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2)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使有关主管部门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3)要大力拓宽安全管理人员的招聘渠道,以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规模。

2.4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研究,尽量增强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升其可行性。在改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需及时将一些陈旧的工艺加以淘汰,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有助于降低一些施工安全风险。关于一些高危任务,需采取先进的处理措施,并研究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管理专项方案、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方案,参照双预防机制中的相关规定,将工地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源都梳理出来,并针对现场具体实际采取分级管控措施,确定相应的风险分级防控措施,并制定隐患排查方案。针对超出相关规模的高支模、群塔作业等危险系数高的施工环节,需安排专家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在实施分项作业之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与项目管理员、具体施工人员做好交底沟通工作,并且施工人员需对现场应急处理方法有充分的认知,并保证全体人员都熟悉具体的施工流程与相关安全事项。

2.5强化对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将控制和管理危险因素摆在重要位置。在前期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结构类型、体量规模、工程特点,全方位考量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全面调查各施工要素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完成调查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整合、分析并制订针对性的应急方案,比如应急物资和应急人员安排、机械设备的临时调配与管理以及技术补救措施等。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事关重大,作为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员,施工单位应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深入分析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多针对性地解决措施,科学地将安全管理工作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解决,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随着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各类新技术出现在施工现场,因此对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动态化调整非常关键,这也是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冬.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研究[J].价值工程,2021,40(18):51-52.

[2] 杨忠华.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现状分析[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2,56(5):113-117.

[3] 徐燕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6(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