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冯帅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新郑市  451100

摘要: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深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情况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有着严重影响。为保证现场施工稳定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工作。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认真分析,做好合理的施工段划分,选择正确的支护施工技术,科学设计施工方案,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控制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把验收关卡,发挥支护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更高效益。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关键词: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深基坑支护;建筑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高层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深基坑支护结构是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与基础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主动攻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种类繁多、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并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得以应用。这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勘察情况,进行精确的力学分析,选用多种支护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在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确保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深基坑支护属于临时结构,其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初期,属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深基坑支护与建筑工程的地下管线施工、道路施工、基坑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防护结构标准进行设置。在搭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时,要先做好地下结构安全防护措施,检查是否存在工程损坏问题,才能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需考虑建筑施工面积等多重影响因素。因此,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要重视高层建筑工程的勘查与设计工作,对现有的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在深基坑支护设计阶段,需要根据所在地区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措施。要重视施工地区岩土性质的调查,重点分析岩土性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如果不符合深基坑稳定施工加工标准,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要重视加固技术的应用,做好当地温度、地基震动、季节变化的评估工作,在所有准备工作充分完成后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层锚杆基础支护体系的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要检查土方工程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工况进行开挖,并认真观察边坡的土质情况,以确保土压力等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土方施工严禁超挖,并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坡面稳定性不好的部位要及时调整,减少每步开挖深度和长度,或先喷射一层细石混凝土后再进行锚杆施工。其基本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工作→挖土方→土层锚杆施工→挂网→喷射砼→验收→挖土方→土层锚杆施工→挂网→喷射砼→验收。土层锚杆基础支护实施要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孔深±50mm;孔径±5mm;孔距±100mm,成孔倾角±5° 。注浆时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500mm处开始注浆并边注浆边慢慢拔出注浆管,直至孔口流出新鲜浆液为止。可采用潜孔钻机或洛阳铲成孔。成孔精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作业人员钻探前要确定好钻孔位置,杆体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的间距,注浆管与锚杆体绑扎牢固;杆体要顺直,自由段采用套管包裹,且锚杆两端应设防护套。挂网、面层施工前在坡面做好喷射混凝土厚度标记,以确保喷射面层厚度。挂网筋应采用成品钢板网或已加工完成的钢筋网片,挂网完成后在纵横方向铺设加强筋,加强筋与锚杆牢固焊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部搭接,给下步留茬,搭接长度不小于两个钢筋网片的间距,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面层混凝土喷射施工,喷射混凝土要提前做好配合比试验,且现场要留置试块。

2.2深基坑支护体系的降水、排水施工

坡面施工完成后,在坡面上纵横向设置泄水管,以保证基坑边坡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能及时排出。其纵横向间距可根据土质渗透系数的不同做出适量调整,一般以1.5m左右为宜。泄水管可采用PVC管制作,埋入坡面中长度不小于50cm。埋入坡面中部分钻导水孔,用滤网包裹有适量倾角的泄水管,埋入坡面段用不低于10mm厚粗砂填实以作滤水用。待基坑喷面全部完成后,人工延坡底50cm左右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大小根据当地不同地质及降水量可适当调整,但必须带有一定坡度保证排水沟内无积水,并间隔一定距离开挖集水坑或集水井进行降水处理,整个排水系统均需人工砂浆抹面,抹面与边坡面层要搭接良好,做到不渗水。当排水量较小时,在基坑外离放坡点lm以外的地方设置截水台,当地下水位较高或降雨量较大时,在基坑上部1m外挖设明渠进行降水处理,其降水原理同基坑内降水原理相同。外排水需经污水处理合格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2.3灌注桩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施工一般由支护桩、支撑、防渗帷幕等组成。常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深度在15m之内的深基坑支护。其施工工序为:定位放样→轴线复合→桩位复合、钢筋笼制作→钢筋笼验收→钢筋笼存放、测定桩位→桩机就位→钻孔→安放钢筋笼、灌注砼→振捣→桩机移位。排桩对桩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且需采用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其桩间距大于4倍桩径或施工时间间隔36小时以上。

3、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有效性的相关举措

3.1加强对深基坑支护中变形的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围护结构、土体的变形,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对比,当发现边坡土体失稳变形,或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超过规定值时,应视为边坡失稳前兆,立即采取应处理措施,可采用堆砌砂袋、坑内回填土方反压或增加钢管斜撑直至变形稳定之后,再采取坡顶卸载、被动区加固或增加预应力锚杆、高压注浆加固边坡土体等措施,确保坑壁稳定。并根据这些变形的发展情况认知分析事故原因,及时调整后续施工工艺,实行信息化施工。

3.2严格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准备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提前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落实好安全技术交底,定期巡视检查,明确日检、周检、月检工作内容:整体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抽水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集水井(坑)内水位是否发生变化,保证排水系统通畅,是否设置备用电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备用发电机一台,保证断电后可以正常排降水,边坡顶部是否有重载,坡面是否有破损,坡底是否有坍塌现象。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如遇强降雨等特殊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将施工人员设备撤离坑底,配电柜等电力设备移至高处并加强基坑排水。派人24h轮流值守,一方面增加边坡巡查,一方面增设监测次数,确保施工现场平稳可控。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本身属于危大工程,工程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更应该高度重视,其施工技术贯彻建筑施工整个过程,在策划前期要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指导和监督,必要时可做出适当设计优化,在施工完成后也要做好基坑监测工作,以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亮.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83,219

[2]周震宇.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

[3]廖滨,仇实.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1(31):52-54.

[4]寇卫卫,张峰,黎新锋.试论房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8):138-139.

[5]雷天文.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组合支护技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