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旧池改造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钢管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旧池改造中的应用

乔守广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82

摘要:以杨树浦水厂改造工程项目基坑支护为工程背景,介绍了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过程,相较于整体内支撑结构,方便土方开挖,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施工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今后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坑;钢管斜抛撑;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杨树浦水厂原2#3#沉淀池建于1995年,为地下钢筋砼水池结构,呈南北走向,其中2#沉淀池絮凝区向西南方向突出,絮凝区内隔墙为砖砌结构。每座水池平面尺寸为125m×26.9m,池体高度为5.75m,底板顶标高为±0.0m(绝对标高,下同),底板厚0.5m,底板下素砼垫层厚0.1m;池顶标高为+4.75m。排泥渠平面尺寸为99.9m×3.2m,底板顶标高为±0.0m(绝对标高,下同),池顶标高为+2.4m。每座沉淀池大致分3个区域,南侧为絮凝区,中间为平流沉淀池,北侧为出水区。2#3#排水泵房位于2#沉淀池西侧,且紧邻沉淀池池壁,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标高比室外道路高约8m。

杨树浦水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涉及3座国保单体,东侧为次步唧机室,距离基坑6.9m;南侧为初唧配电间,距离基坑7.1m;西侧为水质检验中心,距离基坑11.0m;保护要求高。

2 方案调整原因

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原基坑围护设计方案采用Φ1000@700钻孔咬合桩结合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东、南侧和西侧采用高压旋喷桩裙边加固。基坑工程坑底位于第①3层灰色粘质粉土(江滩土)中。

2.1现状空池的2#3#池基坑土方开挖量小

2#3#沉淀池深度为4.15m(地面标高4.15m,池底标高0.0m),池内老底板厚度为0.5m,其下素砼垫层0.1m;基坑大部分设计开挖坑底标高为-1.1m,即现状老池底板素砼向下开挖约0.5m即到设计标高,因此,2#3#池基坑开挖深度较浅,基坑开挖土方量小,原设计的基坑钢筋砼水平支撑方案作用时间短,制作周期长(计划工期35天)。

2.2基坑钢筋砼水平支撑高空制作及拆除存在安全风险

基坑原设计的钢筋砼水平支撑体系需要在2#3#沉淀池空池上方制作、养护和拆除,施工工期长,但使用时间较短;水平支撑制作及拆除存在安全风险。

2.3砼支撑拆除及远距离吊装存在安全风险

受现场条件限制,2#3#池基坑仅西侧有一条进厂大道,其他位置均无法停放大型设备。另外,2#3#池基坑原设计的钢筋砼水平支撑梁跨度大,距离远(长128.6m,宽59.5m),对砼支撑梁拆除后的吊装十分不利,且砼支撑切割选用钻石链条锯搭配钻孔机进行拆除,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4原设计基坑坑底裙边加固施工困难

基坑原设计高压旋喷桩(双重管)裙边加固范围内存在沉淀池老钢筋砼池壁,为确保基坑安全,必须先支撑后拆除老池壁再坑底加固。而支撑完成后,钢筋砼水平支撑的位置又会影响到坑底的裙边加固施工,无法做到有效搭接;如果高压旋喷桩桩机放到坑底施工,又因净空的影响,桩机无法放置到砼支撑下面。

2.5缩短施工工期满足进度要求

工程工期非常紧张,如调整基坑支撑及加固方案后,可节约工期45天以上,可保证施工进度满足节点要求。

3 设计优化及施工

2#3#沉淀池与2#3#排水泵房共用一只基坑,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围护方式采用φ1000@700咬合式排桩+一道钢管斜抛撑(支承在加厚配筋垫层、工程桩及第②层老底板上)和局部水平钢支撑(2#3#排水泵房)。坑内裙边加固采用格栅式φ1200@10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桩基础为φ1000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为C30(水下)。基础筏板砼厚度为700mm,底板砼强度等级为C30。文保建筑区域设底板上翻牛腿高度1500mm,其它区域设底板上翻牛腿高度1000mm。(如图1)1  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支撑平面示意图

3.1斜抛撑施工工艺

斜抛撑:采用φ609×16钢管,角度为30°,6.2m/9.3m间隔布置,邻近文保建筑区域加密为6.2m,斜抛撑穿底板范围采用HW400×400×13×21转换便于底板止水。斜撑底部支承在井字形布置的加厚配筋垫层(近似于结构板)和工程桩上,基础、桩基与地基共同作用,采用预埋件φ609×16钢管与配筋垫层锚固。配筋垫层采用250厚C30砼,宽2.5m,其中支座处设置厚度650mm长3.0m×宽2.5m矩形承台[1-2]

局部水平钢管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间距控制在9.3m以内,联系杆采用HW400×400×13×21型钢。

3.2施工顺序

先施工沉淀池四角水平钢支撑及排水泵房水平钢支撑;再对称开槽北侧和南侧沉淀池底板,埋设预埋件,浇筑承台及配筋垫层,架设斜抛撑;然后沉淀池中部开槽,施工东西向配筋垫层及承台,架设斜抛撑,待砼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施加斜撑预应力;最后沉淀池南北向对称开槽,施工配筋垫层及承台,架设斜抛撑,待砼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施加斜撑预应力。

3.3钢支撑的安装与拆除

水平钢支撑由钢管、钢筋砼圈梁及其附属构件组成。连接形式为:一端顶住钢筋砼圈梁,另一端接上活络头,活络头与钢筋砼之间用钢楔嵌固。

钢管抛撑由钢管、钢筋砼圈梁、矩形承台、HW400型钢及其附属构件组成。连接形式为:上部固定端顶住钢筋砼圈梁斜面,另一端活络头顶住下部位置,活络头与钢筋砼承台之间采用H型钢转化连接。

整个支撑体系安装结束后,均开挖到坑底标高,素砼垫层找平后浇筑底板。然后浇筑砼倒牛腿基坑,待倒牛腿砼到龄期后 (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则可考虑拆撑。当先施工的区域底板强度先到,即可先进场拆除该区域支撑,接着按顺序拆各区域撑。

4 关键施工要点

4.1水池无桩基础,抗浮稳定是关键

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为钢筋砼水池结构,无桩基础;如仅抽部分水体后回填土方,池内势必变成泥浆池;如抽完水回填,水池则无法满足抗浮要求。

因此,2#3#沉淀池先抽出部分水体,池内保持1m左右的水位,以保证水池不会上浮。周边原有4口泄压井不抽水,以避免对周边文保的影响。将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分为6个区,如下图3所示:

图2  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抗浮期分区平面图

A、先凿除⑥区絮凝反应区,边凿除边回填碎石碾压,向东侧和北侧放坡,南侧6m区域和西侧至沉淀池①区边线回填至与周边地表齐平;

B、对平流沉淀区①区和⑤区回填石子1.6m高度,然后抽空其它区域水体,保证水池满足抗浮要求;后续进行平流沉淀区②区、③区和④区工程桩施工;

C、将平流沉淀区①区和⑤区石子翻运至②区、③区和④区,进行①区和⑤区工程桩施工;

D、周边咬合桩封闭完成以后,清除②区、③区和④区石子,待⑥区工程桩施工完成以后,最后清除絮凝反应区⑥区内碎石。

4.2确保周边历史保护建筑的安全

基坑周边环境较复杂,既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同时这些保护建筑也在使用运行中,施工风险很大,施工期间需要对他们进行特别地保护。

1)围护结构采用全套管咬合桩围护墙形式,具有刚度较大、占用施工空间小、同时具有承力和防渗两种功能,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影响小。全套管施工,不产生泥浆,江滩土不存在塌孔风险,有利于保护基坑周边的历史文保建筑。

2)钢管抛撑体系在邻近文保建筑区域加密布置。支座处设置厚度650mm长3.0m×宽2.5m矩形承台,斜撑底部支承在井字形布置的加厚配筋垫层(近似于结构板)和工程桩上,基础、桩基与地基共同作用。

3)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块开挖,严禁超挖”的施工原则进行开挖。将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基坑分为9块,总体按照“从南北两侧向中间,由东向西”的方向“分块、平衡”退挖。开挖顺序依次从Ⅰ区→Ⅱ区→Ⅲ区→Ⅵ区→Ⅴ区。土方单次分区底板浇筑完成后,方可开挖下一分区。(如图3)

图3  2#3#沉淀池及排水泵房基坑开挖分区示意图

5 监测方案与结果

在斜抛撑支护结构工作期间监测的主要项目由: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管线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支撑轴力、坑外水位、坑外土体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

根据监测结果,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最大-1.77mm,为基坑西侧水质检验中心;周边地表最下竖向位移-19.48mm,为基坑西侧中部位置;深层水平位移最大19.43mm,为基坑北侧偏右位置。

6 结束语

通过因地制宜优化支撑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斜抛撑代替水平砼支撑,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总体变形不大安全可控。斜抛撑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灵活、经济型好等优点[3],能够节约基坑工程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长河,陈征宙,程毅等.排桩+斜支撑在某大面积基坑开挖中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2):185-192.

[2]曹笑颦.排桩加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深基坑中的应用[J].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30(1):39-44.

[3]蒋跃楠.斜撑支护体系在超大面积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施工,2014,36(11):12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