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浇筑工艺在孙权大道管廊项目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一次性浇筑工艺在孙权大道管廊项目的应用

吴,强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综合管廊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城市建设项目,公司目前完成的管廊项目其施工方法为明挖原位二次浇筑,在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形成施工缝,增大了管廊的渗漏概率,由于模板垂直度控制误差,竖墙二次立模时与第一次浇筑的竖墙贴合程度难以完全保证,导致施工缝处漏浆、错台等质量问题常有发生,难于杜绝。因此,在孙权大道管廊项目中使用一次浇筑成型新工艺,可解决施工缝导致的质量通病且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次性浇筑;新工艺的应用

引言:

二次浇筑成型工艺的施工缝一般设置在底板上方500mm 处,加设止水钢板,加强防水处理[1],如下图所示。底板浇筑完成后搭设支架安装模板、再进行侧墙及顶板混凝土的二次浇筑。该工艺存在缺点如下:(1)外观质量不佳:施工缝接缝线型差,存在错台、漏浆等质量通病,两次浇筑混凝土存在色差,侧墙模板不是一次安装,垂直度控制难;(2)防水功能上:因侧墙存在两道通长施工缝,渗漏水概率增大;(3)底板浇筑完成后,需凿毛处理、养生等强度才能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工序多、施工间歇增加工期。

图1  双舱管廊施工缝做法示意图

地下综合管廊长期掩埋于地下,必须具有较高的防水等级。因此提高混凝土浇筑整体性、即提高自身防水性能尤为重要。一次性浇筑成型技术比传统两次浇筑成型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底板、侧墙、顶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保证了侧墙线型美观,有效避免了侧墙施工缝的产生,同时因取消了施工间隔、缩短了施工工期,并节约了止水钢板的投入。

一、鄂州孙权大道项目概况简述

孙权大道是鄂城新区中轴线的城市主干路,路线全长2.8km。标准段截面分为4.9*3m、4.9*3.1m两种尺寸,单层两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法施工。管廊主体结构混凝土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基础垫层及素混凝土填料为C20。


图2 标准断面图

二、一次性浇筑工艺在项目上的应用

在局和公司领导的指导下,计划在鄂州孙权大道管廊项目中对标准段采用一次性浇筑工艺,并通过应用和总结形成工法。

工艺应用要点:(1)通过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优化,适应一次浇筑成型面临的无成型底板作为支撑面的特点:发明立杆支撑支架结构,舱室横向跨度小于3m,设置三排纵向立杆,跨度小于 2m,在满足计算要求下,只设置两排,方便作业。(2)选用大流动度、高抗离散性混凝土,结合浇筑工艺优化,解决底板混凝土反涌凸起问题、实现一次浇筑成型。泵送入模,按底板、侧墙、顶板顺序一次浇筑成型,结合养护技术,避免闭合矩形框架涵结构开裂。

以下就一次浇筑工艺在孙权大道管廊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论述。

(一)模板的选择与配置

(1)模板的选择

底板、顶板与侧墙如设置倒角,选用与内侧墙模板便于连接的模板材质,选择周转次数多,质量优越,灵活便捷。管廊上倒角及顶板宜选用木模或铝模,减轻自重,便于预埋件安装,便于孔洞预留及二层结构施工,如舱室宽度超过 3m,需预留下料口,此时选用木模板,开孔容易且能快速封堵。

端头模板:底板与侧墙变形缝防水施工前,需提前在结构背水面上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2],因端头处截面较小、形状复杂,且中部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带纵向中心线与接缝对齐,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垂直,止水带对接采用热硫化对接[3],止水带将模板隔开,不能形成整体,增加了安装拆卸的难度,故考虑采用定型拼装简易钢模。

 

图 3  模板设计立面图

面板强度计算简化为简支梁,经计算面板强度为σ=5.537N/mm2≤[f]=15.444N/mm2挠度为ν=0.237mm≤[ν]=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

次梁强度为σ=8.394N/mm2≤[f]=15.444N/mm2,挠度为ν=0.819mm≤[ν]=2L/400=2×350/400=1.75mm,满足要求。

主梁强度σ=Mmax/W=0.365×106/2890=126.437N/mm2≤[f]=205N/mm2,挠度为ν=0.583mm≤[ν]=2L/400=2×150/400=0.75mm,满足要求。

(2)模板的安装

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完成后精确放样,两侧模板线在混凝土面做好标记,严格控制保护层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工作。侧模板安装时,预埋通槽通过自攻螺丝或钢钉固定在内侧模板上,然后再将模板固定在侧墙钢筋两侧。

图 4  模板安装示意图

侧墙外侧模板安装固定后,将底板卷材固定至侧模上,顶部5-10cm 可用铁钉固定,待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切除,外侧墙防水卷材进行覆盖搭接。

图 5 防水卷材搭接安装示意图

顶板模板在满堂支架搭设完成后安装。主梁采用传统支架用双钢管,次梁选用方木,施工容易,且线型易控制。若顶板设计有预埋槽道,同侧墙模板方法进行安装,舱室宽度大于 3m,建议在中间开设 300mm*300mm下料口,底板浇筑完 成后进行恢复封堵,接缝处贴透明胶带防止漏浆,底部及时加设支撑。设计无倒角,侧模板与定模板直接连接,施工容易。若设计倒角,倒角模板按施工顺序进行连接,如底部倒角模板→侧模板→顶部倒角模板→顶模板,安装过程中及时检查垂直度及线型,保证安装精度。节段两边端头模板,因需要固定变形缝止水带,模板安拆装复杂程度高,采用新型简易定型钢模板,结构如下图所示。可多次重复利用,安装拆卸便捷,且能保证浇筑质量,成品线型良好。

图 6  端头定型模板效果图(底板)

(二)支撑体系

传统的两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先施工底板,二次浇筑的顶板支架以成型后底板为支撑面。一次浇筑成型法施工时,使用穿越底板的防水可调底托、以垫层作为支撑面的方式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优化。根据设计立杆布设,带线定位立杆支架。把钢管插入丝杆中,调节撑杆,保证横向扫地杆距离撑杆大于 100mm,撑杆距离防水保护层大于 300mm。

图 7  支架搭设示意图

面板计算简化为三等跨连续梁,计算结果为为: 强度σ=Mmax/W=0.134×106/24000=5.573N/mm2≤[f]=15N/mm2;挠度ν=0.338mm≤[ν]=L/400=300/400=0.75mm。

次梁计算简化为三等跨连续梁(间距为0.9m),计算结果为:强度σ=Mmax/W=0.368×106/53333=6.894N/mm2≤[f]=15.444N/mm2;抗剪验算τmax=3Vmax/(2bh0)=3×2.395×1000/(2×50×80)=0.898N/mm2≤[τ]=1.782N/mm2;挠度,跨中νmax=0.677qL4/(100EI)=0.677×2.726×9004/(100×9350×213.333×104)=0.607mm≤[ν]=L/400=900/400=2.25mm;悬臂端νmax=ql14/(8EI)=2.726×1504/(8×9350×213.333×104)=0.009mm≤[ν]=2×l1/400=2×150/400=0.75mm。

通过结果结果分析支架体系在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三)混凝土浇筑

与传统两次浇筑法一致,先进行吊模混凝土浇筑,从中隔墙到外墙的顺序进行,实现两侧流动,浇筑一定高度后混凝土由泵送从侧墙送入底板,直至浇筑至底板顶面,振捣充分后等待。若舱室宽度大于3m 由预留下料口补充浇筑底板混凝土至底板顶,下料口设置间距宜不小于 5m,泵管从洞口伸入至地板上方约 500mm 处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即可封闭顶板模板,加设方木及钢管支撑。

图 8  底板吊模浇筑顺序图

管廊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时,前 50m³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 180± 20mm,此时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至管廊内底以上 20cm,浇筑上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 160±20mm,等待至下层混凝土初凝前约 30min 时再浇筑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 50cm,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 100mm 进行振捣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并跟进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量[4],提高防水性能。

图 9  一次性成型混凝土浇筑顺序图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入养生阶段。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拆除侧模、支架、顶模。三段式止水螺杆两端直接拆卸后进行螺栓孔封堵,采用调至于混凝土色一致配合比的砂浆。以变形缝为分界,一段完成后采用隔段施工法,间隔一段进行流水作业,流程如下图。可保证变形缝工序及质量要求,且工期可以由资源配置来调整。

图 10  一次性成型法施工管廊流程示意

关键技术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1)底板设置定位筋

底板钢筋整体成型后焊定位钢筋(直径Ф18-Ф25),长度以高出底板顶面 5-10cm 为宜,纵向间距根据现场实际确定,一般取 1-1.5m,与底板上下层水平筋钢筋焊接,中间设置止水环。

图 11  模板定位钢筋安装示意图(设计有倒角)

(2)三段式穿墙止水螺杆

为解决传统模版对拉螺杆施工可能造成螺杆眼封堵效果不佳,易造成渗漏水问题,外侧墙及中隔墙模板根据计算选用的三段式穿墙止水螺杆进行对拉,间距也按照计算结果进行布置。

图 12  止水对拉螺杆

(3)成型底托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管廊标准段底板厚度设计一般为 300mm,考虑钢筋保护层及底板顶面上约 5cm 操作空间,设置底部预制混凝土垫块,强度等级不小于底部混凝土,垫块厚度根据底板厚度及规范要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 300mm 计算,垫块位置提前放样,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收面时即可安放,保证垫块与底部混凝土粘结力。据此选用Φ36 带撑杆的丝杆,长度不小于 450mm,底部焊接厚度不小于 5mm 钢板作为支撑面支撑在防水保护层上,尺寸不小于 100mm*100mm,在底板中部焊接 2mm 厚的镀锌止水钢板,尺寸不小于 100mm*100mm,双面焊接,焊缝饱满。

图 13  底托加工成型图

(4)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标准节段廊体施工完成宜超过 100m,再进行防水施工,保证防水贴铺及管廊回填连续性。外墙面按照设计进行防水施工。一般工艺有先涂刷防水涂料,在贴铺卷材,后再回填前侧墙施工防水层保护板或砌筑保护砖墙。顶板防水卷材贴铺后浇筑一层约 10cm 厚细石混凝土。

(5)满堂支撑架施工注意事项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 ,并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 3 跨。杆件的接头布置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

满堂脚手架顶部可调节撑的螺杆外径不得小于 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梯形螺纹》的规定;支托板厚不应小于 5mm,螺杆与支托板应焊牢,焊缝高度不小于 6mm;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mm。可调托撑的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 于 40kN。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

、实施效果

该管廊工程开始采用传统的两次浇筑法施工,存在施工缝渗漏水、错台、漏浆等质量通病,需要处理整修,无形中增加了工期长度和管廊渗漏概率,后期采用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效的缩短了工期,浇筑成型后的管廊混凝土外观有了明显提高,结构尺寸、线型、垂直度等均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图 14 一次性成型现浇法内、外墙

使用管廊一次成型技术,一节管廊按 29 米计算可以节约施工缝止水钢板 58m,耗费立杆支撑底托 145 个,节省(43.6+20)*58-15*145=1513.8 元,节省施工缝凿毛两工日,节省底板模板拆除两工日,耗费底托割除两工日,节省工费 1000 元,且每段节省工期三天,管理费按照湖北省标准每人每年 13.5 万元,项目部 30 人,完成 30 段(约 900 米)采用该技术施工的管廊,约节约 107 万元。

经过提炼和总结,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工法获评安徽省级工法。

五、结语

新工艺采用的满堂支架立杆支撑底托有效可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架体稳定性好。焊接的镀锌止水钢片成功起到防水效果,底板未出现渗漏水现象。浇筑完成后,满堂支架顺利拆除。

    管廊节段一次性浇筑成型使用新型定制简易端头钢模有效可行:便于安装加固和拆除,拆模后混凝土面线型美观,能够较好的固定中埋式止水带。

    选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结合浇筑工艺优化,能够解决底板混凝土反涌凸起问题,实现一次浇筑成型。从中隔墙到外墙的顺序进行,实现两侧流动,浇筑一定高度后泵送混凝土由侧墙送入底板,浇筑至底板顶面,振捣充分后等待至混凝土初凝前约30min时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cm,依次对称浇筑直至顶板浇筑完成。

参考文献:

[1]孙乐.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5):114-115.

[2]秦晋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8(8):20-23. 

[3]王天星,王鹏程.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16(13):29-31,36.

[4]薛绍祖,朱祖熹,金能春.混凝土结构的背水面防水处理技术[J].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0(3):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