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实践研究

郝毅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050

摘要:如今很多城市开始广泛建设地铁工程,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严重人身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地铁运营安全受到严峻考验。本文从分析突发大客流客运影响着手,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以及应急指挥等相关内容进行解析,有效为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1对突发大客流客运产生的影响

    地铁运营出现的突发事件比较突然和紧迫,前期无法进行预测,突发事件不严重会产生一些社会影响,如果严重就会导致列车出现晚点和延误,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铁运营中所发生突发事件对车辆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局部影响行车以及限速等。比如其中的局部不影响行车,这个影响包含车站以及列车运营服务设备故障等事件,例如乘客信息系统、车站广播和电梯等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群体上访等一些事件。第二,局部影响行车。这种影响是因为行车有关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乘客出现不文明的情况所导致,要求现场工作人员采取应急处理之后快速恢复列车运营。第三,限速。存在车辆和道岔故障等事件,要求人工进行干预,确定安全之后低速运营。对于地铁运营当中所出现的公共安全类和群体性的突发事件,需要由地铁人员或者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之后快速恢复生产秩序;对于行车内设备故障以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列车晚点以及延误地铁服务质量水平就会降低,对乘客的出行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火灾、严重踩踏事件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事故,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实践应对措施

     对地铁运营所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要求结合我国相关应急处理要求,同时各地区政府以及地铁公司还要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体系结合事件发生性质和影响情况,采取上级领导响应,构建应急指挥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进行疏散救治、抢修组织以及发布相关信息等。另外还要以突发事件发生具体位置和性质等方面作为依据,选择列车加开、退出程序、列车降级或者降速运营、断抢修和停运等相关处理对策。第一,对于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夹人夹物或者站台掉人等事件,通过扣押车辆、对后续列车进行限速等对策。第二。通常处置公共安全类事件和群体事件时,选择运用跳停、关闭车站以及列车退出服务等对策。第三,对于列车故障类型事件,可以运用列车降级运营以及救援等对策。第四,部分区域通信信号供电内故障等,运用降级运营、限制速度等对策。第五,火灾以及偷窥等事件,采用中断抢占、关闭车站等方法。第六,突然出现大量客流事件可以增加列车或者小交路运营等。

3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3.1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环境进行优化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对设备落实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进行考虑,行业还要构建重要设备实施运营技术条件准入制度,开展设计工作时会用到很多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设施设备,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委派负责人员进行牵头构建运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了解各自职责分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内部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逐渐转变成主动管理,将其运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这还能为群众日常安全出行提供保障,使地铁运营企业可以常用稳定发展下去。对地铁运营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管理环境进行完善,其中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硬件基础设施运用和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方面的转变。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结合自身运营状况,主动运用健全的硬件基础设施,同时还能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标准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安装,对于新研发出来的硬件设备,需要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测试,确保已有硬件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地铁运营安全提供硬件保障。对地铁运营环境进行优化时还要健全风险管理软环境,主动对地铁运营安全相关思政教育进行学习,加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对安全风险有关意识设置宣传牌,使所有人员都能对地铁运营中的安全风险提高重视。

3.2建立网络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智能管理水平

    对地铁网络开展安全管理时,不仅要加强有关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将技术防护工作做好的过程中,还要构建网络安全预防制度和智能化管理模式。这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网络威胁,对网络安全事故有效进行处理,确保地铁网络每一项服务都能正常运转。通过委派网络安全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对各类安全等级场所进行区分,制定有关安全工作制度和标准;工作人员要认真遵循工作制度,保证网络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地铁企业还要定期对有关人员开展安全检查,而内部网络安全则是整个安全管理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判断外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一些行为和安装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排除其中存在的网络风险。
3.3提高施工现场监控力度

    为了有效确保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施工单位有效运用监控摄像头,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经营管理,这也是整个项目施工中经常用到的安全防控技术。通过运用视频监控技术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树立强大安全意识,使其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开展施工工作业,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在此阶段中还要协助安全防护管理者对各类以及不同形式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解,掌握事故现场中的重要信息,确保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这样城市地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优化和提高。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还要主动构建全防护管理机制,有效应用各项先进控制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判断。


3.4分场景确定现场指挥主体

    通常情况,在地铁运营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时,需要根据轨行区有没有通车,将其分为边运营边抢修、停止运营,进行抢修等,而这个阶段中会涉及列车、车站和车辆行驶场所。一边运营一边进行抢修跟车站和区间的现场指挥主题有关系,以客运部门为核心,设备部门为辅;其中牵涉到的列车需要将政务部门作为核心,车辆以及客运部门为辅;其中牵涉到的车辆段(场)主要是教车场调度部门作为核心,设备部门为辅。对于中断和停止运营抢修的现场指挥主体而言,需要根据造成事件主要原因进行确认,比如公共安全类或者自然灾害,车站和区间需要将客运部门作为核心,车站需要将车场调度部门作为核心,设备部门为辅,比如在发生火灾等;如果出现的故障是设备类,需要将设备所属管理部门作为核心,其他设备部门和客运部门进行辅助,比如发生隧道泄漏以及接触大面积的断电等。如果抢修期间的方法出现变化,尤其是中断以及边运营边抢修相互互换时,现场指挥需要结合OCC所颁布的抢修指令快速移交指挥权,对重要事件进行交代。
4结语

     目前在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的情况下,地下交通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比较集中的运输系统,不仅可以对城市交通运输水平进行优化,还能为城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出行方法。而这项工程技术复杂程度很大,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安全问题,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加大调查力度,全面掌握和了解关键数据信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管理效果,确保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将管理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卢剑鸿,万英,姜彦璘.地铁新线运营筹备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11):16-21.

[2]冀欣,王红涛.地铁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11):31-35.

[3]胡姬,凌晨,王家军.新冠肺炎疫情对地铁运营的影响分析与建议[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7):109-114.

[4]林立,宋仲仲,汤霖.基于可拓学的突发大客流客运应急能力评价模型[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6):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