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新时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金梦楠

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20104198911223841

摘要: 针对国内工贸企业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监督和管理等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结构、生产环境、作业活动等方面影响因子的生产危险度,作为分级指标的生产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参数选取标准、生产分级标准。通过实际应用,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能满足生产安全管理的需要,可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引言

生产在工贸企业中较为常见, 各类除尘室、窑炉、炉膛、锅炉、烟道、煤气管道及设备、地坑、污水处理池、热力井(小室)、燃气井(小室)等均属于生产 ;同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中, 生产事故一直占比较大且广受关注 。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持续推进,我国工贸企业生产安全有了显著改观, 生产风险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为有效控制工贸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 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以工贸企业生产事故为研究对象,从多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生产危险度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意见,以期为工贸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优势

(1)清晰明了,便于执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高速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随着各行业的蓬勃发展渐渐被社会关注和重视。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各行业在国际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远无法和经济地位相比。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很多公司无法自主建立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此情况下,清晰明了的一套标准十分有助于企业遵照落实,并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自身安全管理水平。(2)法律加持,地位明确。国家对不同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迫使企业不得不遵照执行其有关标准,从很大程度上推动行业企业快速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对安全运行起到了非常明确的指导作用。对于安全基础薄弱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提供了依据,例如,针对作业场所,无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还是操作方法,要满足什么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是否合规一目了然。企业也可根据完善的评分细则准确判断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持续改善。

2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生产危险度是不受人员、管理、技术等方面因素影响的、固有的危险程度,主要从生产实际运行过程的状态来衡量。通过对生产及其主要事故特点的分析研究,其危险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危险物质、生产结构、生产环境和作业活动4个方面。1)危险物质。生产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包括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甲烷等易燃易爆物质以及氧含量不足。进入生产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危险性与所存在的物质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物质的种类越多,带来的风险种类也越多;物质的浓度越高,带来的风险也越大。2)生产结构。生产的结构也对生产的危险度有较大影响。生产进出口的尺寸会影响人员进出的便利性和速度,这就对人员事故逃生和应急救援的效率带来了影响。同样,生产点与进出口的距离、朝向、敞开状态等对自然通风效果、事故逃生和应急救援效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生产环境。生产环境状况主要包括进出通道、作业面等条件状况。进出通道条件较差、作业面堵塞、不平整等,会给人员事故逃生和应急救援带来负面影响。4)作业活动。进入生产活动的频次和人员数量能衡量在作业审批、装备配备、作业流程等方面管控控措施失效状态下的风险大小。此外,作业活动可能带来的附加作用同样需要考虑,例如在生产开展焊接作业、清污活动搅动污水池等,可能引入、释放或增加危险物质,进而增大生产的危险度。

3新时期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3.1安全生产措施

1)生产安全风险分级是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必然需要和重要基础。2)针对生产安全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结构、生产环境、作业活动等 4 个方面影响因子的生产危险度,作为分级指标的生产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参数选取标准、生产安全风险分级标准。3)各影响因子、因素的选取和取值,充分考虑了生产不同状态、结构、环境、作业活动等对生产危险度产生的影响,系统且全面。4)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能满足生产安全管理的需要,可为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政府分级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3.2安全科研机构

安全科研机构着重承担安全科研责任, 协助工贸企业严谨、 科学地分析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扭转当前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 一是要做好企业技术帮扶和技术支撑工作,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安全技术难题。 二是对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生产线, 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环保工艺和设备,进行全方位评估和科学研判,严控安全风险。 三是要积极创新,努力积累诸如生产风险物元评价、有毒气体泄漏模拟等科研成果,为后期出台或迭代相应行业规范、指导手册等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

3.3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对以下信息系统加快建设步伐: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随着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增长,国内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给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可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线上安全管理平台,将安全生产台账、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上报、应急管理等搬上管理系统,探索全员参与的机会,有效解决安全管理人员处理基础信息的工作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识别风险、寻找持续改善的机会上来,最终促使整合后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的不断提升。

3.4工贸企业方面

工贸企业是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 这就要求工贸企业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 多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去落实生产安全管理和技术。一是对于工艺设备较为成熟的生产线, 企业要积极落实行政主管部门整改要求,做到不遗留、不放过,切实保障生产安全。 二是对于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生产线(如新型环保处置型设备),企业要向技术专家咨询,做好技术交底,做好现场管控和应急处置预案, 杜绝为了效益不顾安全的生产行为。 三是企业对于需要外包的作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制,甄别外包企业资质和人员技术水平,做好技术交底和现场安全培训,避免出现交叉作业、盲目作业和无序作业。

 结束语

工贸企业生产是危险度高、 危害性大的高风险作业,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减少和消除工贸生产事故,除落实制度保障、提高企业业务水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和应急处置外,还需要根据当前新形势, 工贸企业利用科技成果、 安全科研机构积极创新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此守住工贸企业生产风险关键工艺、关键设备、关键环节,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黎.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12):13-15.

[2]李沿海,薛玉广.我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2):134-135.

[3]朱建坤.新时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策略探究[J].商业故事,2018(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