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叶卫华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卫生院 邮编430416

【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腹部B超诊断,并且将临床复检多普勒超声、 CT、胃镜联合测量门静脉压力值等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价值。结果 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金标准诊断检出102例,而经腹部B超检出98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相符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价值较高,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情况。结论 将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腹部B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价值;胃镜

肝硬化属于一种严重的进行性弥漫性肝脏损伤,病情进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癌。门静脉高压则是因肝硬化而导致的一种肝脏病症,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存在门静脉主干压力持续性升高和腹部积水增多等情况,还会使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出现曲张,甚至导致脾脏增大[1]。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若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则可能会使患者的静脉血管破裂而引发消化道大出血,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应尽早的对患者提供科学的诊断,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效率[2]。临床常常通过暴露血液学检验、影像学检验等手段进行检验,也可以为患者采用胃镜进行诊断,但不同的诊断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近些年来由于临床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使得影像学技术在各类病症的诊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本文基于此研究将B超诊断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女分别为71例、61例,年龄介于21岁~76岁之间,均数(44.38±14.13)岁,BMI介于16.9 kg/m2~36.6 kg/m2之间,均数(27.31±6.11)kg/m2,肝硬化病程介于6mth~30mth之间,均数(21.34±4.21)mth。临床资料与《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内容相符,研究对象及家属阅读《入院须知》且在《情同意书》上签名。

1.2诊断方法

1.2.1腹部B超诊断

对患者均采取腹部B超(飞利浦cx50型号)进行诊断,在诊断时协助患者以平卧体位躺在检查床上,并根据检查的需求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诊断时,设置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7.0MHz,并且对患者的胃部、脾脏与肝脏区域进行扫描。对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与门静脉、脾静脉的血流速度等进行检查,对有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

1.2.2金标准

将临床复检多普勒超声、 CT、胃镜联合测量门静脉压力值等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3观察指标

分析腹部 B超诊断结果和金标准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相符性。以新标准为依据,评价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统计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IBM SPSS Statistscs 26.0实施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后计算“2”值、“P”值。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金标准诊断检出102例,而经腹部B超检出98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相符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300,P>0.5657);且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阳性预测值为98.98%[97/(97+1)×100%]、阴性预测值为85.29%[29/(5+29)×100%]、敏感度为95.1%[97/(97+5)×100%]、特异度为96.67%[29/(1+29)×100%]、准确度为95.45%[(97+29)/132×100%]、约登指数为91.76%[(95.1%+96.67%)-100%]、误诊率为3.33%[1/(1+29)]、漏诊率为4.9%[5/(97+5)]。(详见表1)。经过腹部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可以发现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都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且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表1 腹部B超和金标准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阳性与阴性情况

金标准

腹部B超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97

5

102

阴性

1

29

30

总计

98

34

132

3.讨论

本文主要研究将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中并分析所发挥的诊断作用,结果可以肯定对患者实施腹部B超能准确的简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情况。腹部B超属于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可以在B超的扫描之下清晰连贯的观察到患者的具体病灶部位和功能性、形态性的变化,而且诊断时不会受到成像分层的限制

[3]。通过超声探头的随意放置,能获取更加全面完整的多角度的图像,也可以根据声像图特征,确定患者的病灶情况和具体部位,了解病灶内的变化,对检测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意义。综上所述,将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姝廷.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76-178.

[2]吴国兴,汤庆锋,陈丽雅.探析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02):357-359.

[3]田正刚,廖长友,郭倩.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9,41(0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