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建筑材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李阳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726100

摘要: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材料质量、材料结构、使用方式等都会影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这就需要材料检测机构对工程使用材料进行分析,以帮助制定建造计划。针对建筑材料的分析处理并不能仅停留在材料质量核验中,还需要相关人员为建筑材料制定良好的管理方案,确保工程材料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材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施工;重要性

引言

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工程类型多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烦琐的施工中,如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选择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进行质量监管,有助于规避质量问题出现,打造符合市场要求的建筑工程。对此,设立专门的试验检测机构,选择合理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对建筑工程各环节质量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及时整改。但由于试验检测工作专业性较强,面对的工程项目类型多样,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干扰和影响,最终试验检测结果精准度不足,无法为工程项目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1、现阶段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检测方法

由于具体的工程开展灵活性很强,因此,建筑材料的基本核验方法也不固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检测的基本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大部分施工团队会将工程的安全性作为材料检测的基准判断数据。由于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对应的材料检测方案也有较大差别,但并非每个施工团队都有材料检测能力,这也导致部分施工团队的工程质量时常难以保证。而针对这种情况,行业内也提出了两种简单的方法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指导,即代用法和标准法。

2、检测内容

(1)水泥材料性能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水泥材料,而对于水泥材料的应用,必须重视标准稠度需水比,对水泥的用水量进行合理控制。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当严格控制钢结构与混凝土水分含量,因此检测人员必须依据相关标准检测水泥稠度需水量,通过试验不同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样本采集、标准稠试杆和初凝终凝试针调节等工作,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有效性。(2)钢筋材料各项参数指标检测。钢筋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支撑材料,因此检测人员必须重点对钢筋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反向弯曲、重量偏差等参数指标进行检测,并利用规定的标准方法来对钢筋材料开展检测,对钢筋材料的产品基础信息进行充分采集与分析,如材料型号、生产日期、化学成分、技术指标等。另外,检测人员应利用专业的强度测试试验机、弯曲试验机等设备,对钢筋强度的各项指数进行测试,只有测试结果与相关标准相吻合,钢筋才能够投入使用。(3)卵石、碎石与砂的性能检测。检测人员可采用筛选法来对砂石材料进行砂细度模数测试,明确砂石材料的细密度、坚固性及稳定性是否达标。还需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碎石材料的密实度、大小及形状等,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3、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策略

3.1科学把控材料检测环境

针对建筑材料检测环境的把控,检测机构应结合材料的特点。例如,在水泥、混凝土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检测中,需提出统一的检测规范,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按照这一规范来对检测环境的温湿度进行合理管控,即湿度比不可超过50%,温度不可超过25℃,以避免影响材料检测效果;若检测环境的温湿度无法满足上述标准,可使用适量的塑料薄膜,结合建筑材料检测现场面积,使用成型抹面将待测材料进行包裹,从而有效控制检测环境内的湿度,确保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另外,检测人员需要明确建筑材料检测环境是否达标,以保证最终得出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检测环境的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检测材料的强度,增加检测结果误差等风险,因此必须基于检测材料样品的特征与优势,合理引入检测仪器设备,适当调整检测环境的温湿比,将各项影响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确保检测工作更加科学、精准地开展。

3.2持续完善检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影响试验检测结果精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试验检测机构未能按照设备检定周期来检定校准,甚至并未设立仪器设备台账,设备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对于此类情况,应该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包括标准物质、监测仪器、试剂与耗材等,严格管理与维护,并定期校准。时刻关注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使用较频繁的仪器,因在两次检定期间,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做好设备使用登记,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核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偏差,及时校准,确保仪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另外,对于检测样品同样需要做好管理,样品要有唯一性标识,依据样品特性在核实环境下保存,并监控样品状态,试验后将样品妥善保管和处理。

3.3规范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模式

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了解施工中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制度,对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约束,因此,在施工单位正式进场开始施工之前,首先要安排相应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工作,对可能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便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能够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从源头上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有些建筑企业为谋取更大的利润,并未对工程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规定,且在实际操作中对原材料的安全、质量、综合性能等方面缺乏有效管控,致使工程中出现了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完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健全建筑材料检测体系,确定检测人员岗位职责、责任和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检测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相关内容做好进一步的明确,按照安全规定和对应指标进行施工,确保建设项目的总体质量。

3.4提高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和质量把控

建筑材料属于朝阳建筑材料,一个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引来众多效仿者或者是规则的破坏者。如果建筑材料市场不加以有效把控,则很容易出现劣质建筑材料充斥市场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建筑材料的普及与建筑应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管与质量把控力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成立专项监管小组,专门对市场上的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一旦遇到违规厂家,处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手软。另外,政府还需要注意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与建筑物开发商之间相互勾结的情况,针对市面上销售的建筑材料可以出具相关证书,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建筑材料具有更高的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材料检测而言,影响其最终检测结果的因素众多,主要就包括了取样、设备仪器、检测手段、操作流程、环境以及结果处理等多个因素。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相应的检测机制与检测标准,严格遵照检测规范开展作业,通过多次的试验比对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在使用检测设备仪器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检定与校准工作,为检测作业奠定良好基础;而在检测过程中,也必须依据建筑材料检测规程有序进行;在检测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试样,并科学把控试验环境当中的温度与湿度,将具体数值控制在检测区间中;另外,在结果的处理环节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保数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仕伟.探究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质量监督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24~26.

[2]刘洋.探究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质量监督管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1(48):246.

[3]陈甘雨.探究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质量监督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8):21.

[4]周妞妞.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常见问题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4):12+37.

[5]于国芳.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