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信息化系统在优化抢救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急诊信息化系统在优化抢救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郭琪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信息化系统在优化抢救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整理医院急诊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抢救工作的信息,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电脑筛选法的作用下,分别向试验组和实验组提供常规手写申请单、信息化系统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项目的周转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检查项目周转时间均短于试验组。结论:在急诊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中,医生将信息提交到网络收款处,自动获取患者检查相关信息,并不需要人员重新录入内容,由此缩短中间环节时间,患者可以快速进行检查,随后取报告。

【关键词】急诊科;信息化系统;抢救工作;周转时间

在医院众多科室中,急诊科的工作体量大且面对的患者情况危急,无形中增加急诊科医生的工作重担[1]。急诊科面对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患病者,为获取更多宝贵时间进行抢救工作,需要缩短急诊检查项目的时间,由此可以快速推进后续工作。医院急诊科就诊流程存在冗余问题[2]。临床领域提出以信息化系统推进急诊科业务活动的建议,该系统导入后可以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3]。本次使用100例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研究信息化系统在实践中的表现,具体报告内容如下所示。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面对本次抽选的患者提供血气分析、心电图、CT超声检查等项目,比较常规手写申请单、信息化系统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试验组男女年龄分布在21~78岁,平均(33.62±6.56)岁。实验组男女年龄分布在19~77岁,平均(34.02±6.3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P>0.05,所以两组患者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手写申请单:医生接诊时手写申请单,患者拿着申请单到收款处缴费。财务人员需要根据申请当中内容,将其中信息录入电脑。患者交完费用并在电脑收费信息录入后才可以进行检查,最后取检查报告。

信息化系统:接诊医生面对患者,根据对方检查项目使用信息化系统,在系统中点击患者需要检查项目的对应模块[3]。患者可以直接到收款处交费,收款处根据系统中获得的信息,自动获取患者需要检查项目,处理缴费方面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项目所用的时间,比较项目流转所用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对于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00例患者,通过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的流转时间)写作(±S),以t计算,检验。检验结果P<0.05,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有意义。

2结果

比较试验组和实验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的周转时间,发现后者明显小于前者,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具体可见表1。

表1:对比2组检查周转时间(±S,min)

组别(n)

血气分析

心电图

超声检查

CT检查

试验组(n=50)

15.155±6.283

8.755±3.286

56.587±13.311

47.985±13.018

实验组(n=50)

10.152±6.255

6.958±3.282

52.387±11.351

42.585±13.016

t值

3.9902

2.7359

1.6976

2.0742

P值

0.0001

0.0074

0.0927

0.0407

3讨论

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检查活动能否快速进行对患者较为重要。为尽快向患者提供检查报告,使其知晓检查结果,有必要缩短医生在早期诊断活动所需的时间,由此可以快速推进治疗活动,为抢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4]。在医院转型期间引入信息化系统,可以为急诊科处理工作提供便捷的工具。结合本次研究,在医院使用信息化系统后,检查项目周转所用的时间大幅度缩减,医生在急诊活动中,对于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项目,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使收款处快速获取患者需要检查项目的信息,知晓相应项目费用。在全程均由系统处理数据,所以信息处理所用的时间变短。医生在系统中通过模块的操作,提交患者检查项目,收款处得到信息,确定患者检查的相关事项,家属可以在此期间到收款处打印收费凭据,并能根据凭据进行检查和取药等活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中看到病人家属在缴费方面的情况,在提示对方完成缴费动作后,便可以打印申请单以及检查条码,可以快速推进活动,检查患者身体情况。辅助科室与急诊医学部根据工作开展需求,调整报告方式,以求较快的处理任务。在患者检查结束后,医生通过信息化系统能看到工作结果。急诊医学部考虑到服务优化要求,可以在内部安置电子显示屏,根据系统给出报告的进程,提示患者家属及时取报告。在信息化系统使用中,急诊医学部会配置基础设施,从而可以满足辅助检查查询与打印等需求。在整个活动中,周转时间将会得到极大的缩减,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因检查流程的优化,可以更便捷的交互信息,使双方能实现无障碍交流。

在急诊室中,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是常见的项目,结合本次研究,试验组项目周转时间慢于实验组。使用信息化系统后可以抛除中间环节,检查所需的周转时间也会得到极大的缩减。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开展活动时,利用信息化系统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护理部、急诊室、放射科、检验科等诸多部门均会在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中受益。在医院转型发展中,有必要关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系统运行需求完善软硬件设施,从而缩短急诊辅助检查所需的周转时间,使抢救工作可以高效进行,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董兰,胡娟娟.智能化的语言云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0,20(12):58-60.

[2]陈秋菊,梅天舒,柯菊青,等.基于信息化的急诊患者早期分级预警方案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05):62-64+69.

[3]郭瑞.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03):410-412+432.

[4]李丽玮,钟宁,李兴龙,等.基于信息化系统输血样本配送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0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