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浅析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

张传县

533023198705141717

摘要:地质勘察属于地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程开展之前,勘察人员使用专业的仪器对将要进行施工的地质表面、内部构成进行勘测,对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寻找出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该地地质数据分析作为后续地质施工的依据,可以说地质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施工方案都是遵循着这份数据而定,由此可以看出,地质勘查在基础地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基础地质工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应用

1 地质勘察在基础地质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地质勘察可以保证地质工程的安全施工

在地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面积较大,并且基础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出现问题,那么极有可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上网,为整个施工队带来恐慌。所以地质工程的安全工作是工程进行中的重点。而使用准确的地质勘察便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通过勘察人员的对施工地地质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哪个部分的地质脆弱,并制定出详细的避让或者解决方案,这样便减少了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1.2 地质勘察工作可以保证地质工程顺利进行

因为我国的地貌较为复杂,地质内部会随着时间不断改变,光凭外表观察根本无法真正的分析出当地地质的特点,许多工程在施工之前都会遇到施工地质不明确的问题,为整体施工都带来了阻碍。而这时如果使用地质勘察工作为先导,分析出详细的地质数据,供地质工程以参考,便可以极大程度促进地质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地质勘察工作可以保证地质工程的施工质量

地质工程中的施工是不能盲目进行的,每个施工人员都需要对施工地的地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地质施工的质量,并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率。而想要得到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地质数据,便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地质勘查通过对整个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对施工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照顾到,有效将整个地质工程的质量提升上去,为地质工程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础。

2 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

2.1 GPS技术的应用

GPS在地质探测上的应用给地质探测带来了福音,首先,较传统的探测技术来讲,GPS测绘技术拥有更高的测绘精度,尤其是对地质这种静态的物质,其分析精度可以跨越厘米进入毫米的精度范围,因此可以对地表的微小差别记录在电脑上,方便专业的分析人员进行地貌分析,同时也可以对建设中的建筑进行基本外形探测,分析其变形量等常见问题。其次,GPS测绘时间短,操作简单。虽然GPS的测试原理以及设备复杂,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困难,而且测试速度非常快,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而且,GPS测绘对通视有太高的要求,在工程项目的一般检测中十分适用。

2.2 基础地质工程初勘阶段

地质勘察应用勘探内容主要分为地下水勘察、岩土勘察及场地勘察三部分,其得出数据能够为基础地质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确定地质承载力,使检测地质变形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初期首先应勘察地质构造,分析施工场地地下水冻深及埋藏位置,准确判断岩石特性;其次应查明基础地质工程的地质类型、形成因素、适用范围等内容;最后应根据勘察数据分析工程建设的最理想位置。初勘过程应优选勘察位置,划分基础地质工程建设垂直分界线,布置勘察点,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地质变化,对多变地带应加大勘察力度,密布勘察点,使勘察点成网状分布。还有就是应安排水文地质监测工作,研究施工场地水文地质类型,并应确定其补排条件,测量实际水位,观测施工场地水文地质的变化情况等。

2.3 工程物探的应用

工程物探是通过专业的探测机器在实地进行地质探测,通过对多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加上专业地理知识的合理推算,可以对建筑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属性进行较为精确的推断,这种技术一般是通过实地检验进行分析,因此具有很高的地域适应性,更加符合地域的实际情况,而且其对地质的考察是十分有深度的,更能反映出地质的全貌和综合属性,但其工作量较大,操作和推算的专业性很强。

2.4 GIS的应用

GIS在地质勘测上的应用是近些年才得到发展的,而且表现出十分大的发展潜力。GIS可以根据对地质探测到的数据进行自主绘制剖面图等较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同时可以对图形、图像进行专业处理,如今在GIS对地质探测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有望成为今后进行地质检测的主要工具。当然,也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积极地投入这一方面的研究,才能让GIS更好地服务于地质探测任务。

2.5 基础地质工程详勘阶段

地质勘察应用基础地质工程详勘阶段的重点工作是评价土地特性,应从建筑地质分区、处理方法、形式、不良地质危害防害及降水影响等角度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勘察意见,勘察工作具体要求应首先查明地质特性,地质范围、形成地质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等,最后根据分析数据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方案。其次应对基础地质工程周边各层地质类型进行分类,作出分析报告,以此确定工程地质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最后应根据相应地质变形参数对基础地质工程变形特点进行预测及评估,并应认真勘察施工场地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及其埋藏深度,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判断相应地下水变化幅度及其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

除此之外,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勘察点,应密切观察各勘察点变化情况。在数据测试或取样过程中,相应底层结构数据应归整到一起,分析地基设计的需求,试验时应严控受力层范围,当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适时增加取样数量和测量数量,确保测量及采样工作的精准性,确保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收集资料过程中,基础地质工程施工的核心条件就是确保地基稳定,主要表现为施工地基强度、承载力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勘探人员必须确定地基基础类型及其预埋深度,综合考量地基的抗变形能力,通过测量基础地质工程的沉降量预测控制地基变形的有效举措。

2.6 遥感技术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合理运用遥感技术同样也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这种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体现出理想的高效性和视域广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多层次处理,进而也就能够表现出理想的经济性优势,降低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问题。在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其整体应用价值,还需要从遥感传感器的有效布置入手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在地质工程中得到较好应用,并且综合提升其遥感图像的传输效果,保障信息数据能够发挥最强价值。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优化,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同样也越来越高,进而也就能够在更多的工程项目类型中发挥出较强作用。

2.7 探测核验阶段

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专业分析和综合后,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次大型探测对施工规划中的每一条进行科学验证,在实地进行探测检验可以发现以前规划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同时也为正式施工阶段提供了更强力的安全保障,是探测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最后的探测检验阶段不能够形式主义,需要探测人员严格按照建设规划,精确地进行探测,为工程施工的正式开展作好充足的准备。

3 结束语

基础地质工程野外勘探工作十分重要,它是获取工程建设一手资料的来源,野外地质勘探中分析得出的地质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出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同时也可以作为分析施工条件的重要指标,该项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勘探工作量,为开展勘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小飞.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22,45(05):9-11.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22.05.005.

[2]杨国栋.地质工程勘察中钻探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实践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2(03):204-206.

[3]雷洋.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2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