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痈汤辅助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消痈汤辅助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

王琴1 ,刘峰1 ,王忠平2(通讯作者)*

1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云南省 西双版纳州 景洪市  666100

2.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市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治疗中辅助应用消痈汤的价值。方法:遵循随机原则,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肛周脓肿的90例患者,以入院单双数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消痈汤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监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CRP、WBC、疼痛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治疗中辅助应用消痈汤可有效降低机体疼痛程度,同时可促进机体炎症因子消散,达到缓解其不适感的目的。

关键词消痈汤;肛周脓肿;临床效果;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

肛周脓肿多为肛腺阻塞感染所致,在临床表现为肛周组织的肿胀、疼痛,研究发现该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可继发感染,从而诱发肛瘘[1]。既往临床多采用手术对肛周脓肿进行治疗,虽可减轻部分疼痛程度,但存在创伤愈合速度慢的问题,因此患者接受程度不佳[2]。近年随着中医理论的推广,消痈汤因此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肛周脓肿治疗中,为明确其在肛周脓肿治疗中价值,本文遴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9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肛周脓肿的90例患者,以入院单双数为基准实施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45例。

观察组中男/女=25/20,年龄48~70岁(均值58.25±7.14岁),病程1~5天(均值2.42±1.05天),具体位置:17例骨盆直肠间隙、20例坐骨直肠间隙、5例直肠后间隙、3例马蹄形;对照组中男/女=24/21,年龄49~70岁(均值58.38±7.18岁),病程1~5天(均值2.48±1.08天),具体位置:18例骨盆直肠间隙、19例坐骨直肠间隙、6例直肠后间隙、4例马蹄形,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可比(P>0.05)。

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肛周脓肿;②满足用药指征;③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认知障碍且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①细菌感染等原因所致的肛周脓肿;②合并糖尿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依从性较差;⑤严重脏器组织损伤;⑥自愿退出本次研究;⑦临床资料丢失。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腰硬联合麻醉后指导患者选择截石位,常规消毒、备皮,在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做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分离脓腔,并以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同时将切口修剪成梭形,寻找到脓腔内口后拉出球头探针,并将橡皮筋结扎在球头部,随后拉出脓腔切口,收紧橡皮筋两端,并在创口内填充油纱布,外敷固定,术后进行抗炎、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指导患者在每次排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换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痈汤治疗,方剂中含有金银花(30g)、连翘(30g)、蒲公英(20g)、白芷(15g)、陈皮(15g)、皂角刺(10g)、穿山甲(10g)、浙贝母(15g)、延胡索(15g)、当归(15g)、柴胡(10g)、合欢皮(15g)、大黄(5g)、甘草(5g)等,将其混合后水煎取汁,每日2次,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创面愈合>80%;有效患者创面愈合35%-80%;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3]

1.3.2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肘正中静脉血5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WBC变化;参考VA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分值1-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4]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以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以(±s)、t展示;计量资料以(n,%)、(X2)展示,有统计差异以P<0.05展示。

  1. 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56%,较对照组82.2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疗效

对照组

45

20(44.44)

17(37.78)

8(17.78)

37(82.22)

观察组

45

23(51.11)

20(44.44)

2(4.44)

43(95.56)

X2

/

/

/

4.050

P

/

/

/

0.044

2.2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CRP、WBC、疼痛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n

CRP(mg/L)

WBC(×109/L)

疼痛程度(分)

对照组

45

19.42±5.66

10.74±2.51

1.58±0.52

观察组

45

8.25±2.42

6.21±1.05

0.84±0.24

t

12.173

11.168

8.667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肛周脓肿的出现与肛门与直肠结构、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多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但术后极易出现疼痛等问题,鉴于此需在术后辅助展开消炎、镇痛治疗。中医认为肛周脓肿的出现与饮食不节密切相关,治疗需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主[5]

研究1-2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56%高于对照组,CRP、WBC、疼痛程度则较对照组降低,可见消痈汤辅助治疗肛周脓肿可行性较高。消痈汤中以金银花为君药,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佐以连翘、蒲公英可增强清热解毒效果;以白芷、陈皮、皂角刺、穿山甲、浙贝母、延胡索等为臣药,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发挥行气通络促进脓液外排的目的;佐以柴胡、甘草、当归、柴胡等发挥调理气机、疏肝解郁的作用[6]。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金银花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同时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目的;蒲公英则可降低多种病原微生物活性,通过抑制TNF-α因子分泌,达到抗炎的目的;当归则可改善机体微循环,通过抑制机体炎症状态,达到镇静、镇痛的目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消痈汤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轻机体不适感,改善整体预后效果。

综上,消痈汤辅助治疗肛周脓肿可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避免疼痛程度较高增加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兵,严慧,梁彦.康复新液联合中医旷置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2):2380-2384.

[2]叶升福,卢丽鹏,黄珊瑚.苦劳汤坐浴辅助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11):818-819.

[3]陈向华.脓肿切开置管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5):121-123.

[4]蒋文峰,马凯,谭琳玲,等.VSD疗法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血清IL-1α、VEGF及SOD水平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08):1411-1414.

[5]孙尚锋,杨秀秀,曹贵君.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中高位虚挂线引流与减压引流法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3):95-98.

[6]柴小琴,冯文哲,石鹏,等.消痈促愈方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09):1572-1574+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