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技术分析

陈达

四川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新能源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一旦其发生交通事故,呈现出的事故特点也比较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在救援工作的开展中,就需要针对电动汽车的特点,结合交通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选择和采取有效的交通事故救援技术,同时还需要正视此类交通事故救援工作的现状,积极对自身救援技术和手段不断优化,致力于实现此类交通事故的有效处理和及时控制

关键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引言

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救援,首要考虑能源形式与传统汽车不同所带来的独特危险性,以及事故场景不同所采取的救援技术的差异性,被困者所处生命状态所决定救援方案的侧重性,需要指挥员具有强大的统筹、分析、研判、决策的能力,多方收集事故有效信息,根据现场情况及变化,及时采取并随时调整最优处置方案,相关能力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积累,并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处置过程中,救援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安全,按要求穿着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发生触电、中毒等危险,确保安全高效完成救援处置工作。

1事故特点

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既具有普通交通事故突发性强、伤亡率高、救援难度大、易引发二次事故及伤害等特点,又因为车辆类型及所使用能源形式的差异性大,可叠加出现易燃易爆、易复燃、中毒、触电等危险,事故危险性更大、处置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针对不同能源形式和车型采取不同应对措施,防止处置失当导致灾情扩大。

2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常见问题

2.1救援人员需要加强电动汽车知识了解

当电动汽车出现交通事故后,往往会因为车载电池受到碰撞或者短路等情况而引发火灾,这对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一种新兴的汽车类型,消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针对燃油汽车的事故开展演练,尽管电动汽车已经逐渐得到普及,他们也对此类汽车开展了一定的培训,但对此类汽车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且电动汽车的厂家比较多,不同的电动汽车结构和性能也存在差异性,这都对救援工作产生了很大考验。如在2016年电动汽车刚兴起时,面对由于电动汽车碰撞发生的交通事故,车内的锂电池出现了爆炸,进而引发火灾现象,在事故出现后尽管救援人员也及时出动并处理,但因为缺乏对电动汽车的了解,不能对飞溅燃烧状态下的电池有效处理,而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2.2救援工作缺乏专业救援设备及科学技术手段

在电动汽车的交通事故救援中,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诸多的专业救援设备和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有效救援。但在救援工作的开展中,很多消防救援都是配备燃油车辆的救援设备,如灭火液体多是干粉、自来水或者泡沫等灭火装备,但电动汽车的类型复杂,且结构和性能特殊,面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可能发生的事故也存在不同,现场火灾一般还会存在化学液体的渗漏、电池的爆炸或者车体的高压电等情况,其火灾和燃油火灾存在差异,且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态,这都对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而这就需要救援工作配备专业救援设备,并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方可实现有效救援及火灾控制,但此类专业救援设备及科学技术手段还需要不断研发,尽管一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救援中得到了应用,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3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3.1加强各个部门多元联动

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受伤、火灾事故等,这增加了事故救援的难度,想要实现交通事故的有效救援,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多元联动。消防部门需要和交警部门以及医疗部门做好配合,接到相关事故的报警消息后,相关人员要先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危险品的泄露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全面准确了解,再安排消防中队和救护车辆前往现场,且要将事故车辆情况向消防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准确告知,便于做好救援装备的准备工作。为了避免由于交通堵塞而影响救援时间,消防部门还要和交警部门做好联系,便于交警部门及时进行道路的疏通,使救援车辆能够及时到达现场[6]。到事故现场的消防队员需要先对车辆的受损情况和事故环境等做好迅速了解,再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如果情况比较特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迅速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和手段,及时、有效开展事故的救援工作。

3.2基于破拆技术开展救援

电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救援中需要选择合理的破拆技术开展工作。先要做好事故车辆侧倒或者倾覆情况的掌握,以三点或者四点支撑做好车辆的固定处理。如果伤员被方向盘或者制动装置伤害或卡住,要对临近车门破拆实现救生通道的开设,如伤员的胸腹部受方向盘的影响不能移动,先尝试对座椅后移,若此方法不行再以顶撑法对仪表盘撑起;如果事故车辆的内部情况复杂且受困人员数量比较多,可对车顶移除,为救援工作建立充足的空间。

在救援时,要先做好伤员周边环境的处理,如对身边锋利物体移除、对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装置清除,如果气囊没有展开,要避免气囊的弹起而引发伤害。救援时还要对伤员的实时情况做好观察,并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救援期间要对现场的障碍物及时清除,且对破拆的部件也要及时向外部清理,防止救援中对人员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破拆期间要避免对动力电池产生损伤,若动力电池出现变形或者破损情况,要对电池的温度实时监控,存在异常升温一定要用水做好冷却处理。

3.3做好动力电池的漏液变形处理及火灾扑救

电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出现动力电池的漏液变形和起火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消防人员一定要做好动力电池的漏液变形处理及火灾有效扑救。在救援工作前,消防人员需要穿戴好绝缘胶鞋、手套,发现异常升温时要做好物理降温处理,避免发生进一步的起火或者爆炸情况;消防人员需要对车辆的电源关闭,在低压的蓄电池关闭达到3min后再开展后续操作;要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做好绝缘密封处理,常选择绝缘胶带对电池的正负极和线束端部位插接件进行密封,避免出现短路或者异物的进入。当发现电解液存在少量的泄漏,一定要和火源保持好安全距离,以吸液垫对电解液吸附并放将其放到密闭的容器内,还可以选择焚烧处理方法。当发现电解液存在大量的泄漏,统一收集并以危化品要求进行处理,如果现场液体造成有毒气体的产生,可以以葡萄糖酸钙溶液进行处理。当发现电池出现变形,要把车辆运输到店内实施电池的拆卸工作。

电动汽车在交通事故中引起了火灾,其分解反应往往长时间持续存在,具有很长的燃烧时间,且伴有氟化氢、氰化氢等有害气体出现,此时如果以泡沫或者干粉等方式进行火灾处理,往往还会出现复燃现象,且锂电池处在高温热的环境下会发生持续反应,则短时间实现火灾的扑灭难度较大,要做好持久救援准备,并以水雾喷洒方式对事故车辆不断冷却。为了保障救援的效果,消防部门还要调派充足的水罐车、泡沫车等车辆提供支持。

结束语

生态战略实施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及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目前,国内外诸多汽车厂商都积极推出多款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人也偏向选择购买此类汽车,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性能也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安全性是人们的关注焦点。和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动力和结构方面十分特殊,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引发火灾,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救援技术做好针对性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焱松,杜天亚,张新海.纯电动汽车交通事故现场分析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23):181-184.

[2]黄亚明.新能源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救援技术探究[J].广东化工,2020,47(14):114+121.

[3]俞骏威,杨小波,张晓云.电动汽车碰撞事故特征与电池约束安全设计探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6,45(0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