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

成栓,张跃林

河北天山实业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业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是建筑方与使用方共同关心的重点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与技术的投入,保障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才能够保障我国建筑业能够更快更好发展。本文主要剖析了当前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逐渐规范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就是对现场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等,如果不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研究,长此以往极有可能会发生由于施工的操作不规范导致施工事故频发,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施工管理技术,运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为施工单位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控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类别比较广泛,涵盖了工程施工安全各个方面,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技术之间关系密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能。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以及整个工期。另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在多数情况下涉及到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技术专业和原材料,凸显了施工安全技术多样化。所以,在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有效进行安全技术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有效避免建设中存在的安全,资金和流程等方面的风险,最大限度上保证工程能按建设方要求在预定时间内交工,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与施工质量水平达到又一高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一)安全意识整体不高

很多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高,从而致使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设备老化、损坏,不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例如,施工人员使用的安全绳或安全帽,鉴于长期选用或暴晒,存在安全隐患,但鉴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防护意识不高,易引发事故。其次,要改善施工环境水平,确保施工质量,确保相应的安全措施到位,仅靠现场指挥或监督是明显不够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培训或者是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参加整个施工项目的人员的安全意识。总体而言,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意识不高,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监管不到位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不到位,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能够赶工期,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重视,特别是涉及大面积施工、资金投入多的工程中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一些建筑企业虽然有监督管理环节,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未进行实质性的监督检查,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增强对施工单位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一些高危作业,如高空作业、吊装等,确保建筑企业在完美交付作业时也能够确保施工安全。

(三)责任边界不清晰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职责界限不明确的情况。这种职责界定模糊,从而致使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不明确。职责定义模糊。一旦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各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推卸责任风险。此时虽然有监督管理,但如果职责不明确,监督管理只能是名存实亡。同时,这种责任界限的划分不明确,也会造成一些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监督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从而造成违法操作等问题,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形象。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一)提高安全意识

建设项目建设期间,若领导或者施工人员不够重视安全或者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发生严重安全事故。考虑到施工现场本身临时工、基层施工人员众多,若施工数量较大、时间较长,则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安全事故的预防难度较大。为了增强安全意识,身为施工企业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定期开展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还要注意对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设备进行及时替换。其次,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检查之后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巡查力度,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具备极强的安全意识[2]

(二)明确各单位安全责任

许多企业当某些安全隐患发展成为安全事故之后,许多企业对相应责任部门进行了问责,却发现有部门推卸责任,责任界限不够清晰。所以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各个单位之间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尤其是总承包与分包合同之间的职责划分。施工企业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初,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条款,明确总承包单位安全责任。总承包商不可能以分包方式转嫁安全管理义务,还应对施工期间分包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以保证安全条款得到严格执行。

(三)做好现场监督,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量越来越大。仅仅只是靠管理人员在现场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并保证工期的质量和按时交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也应当及时督促各部门建立起完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一旦发生有任何未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工作制度的方面,立即督促其整顿。其次,要做好现场监管。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时间的作业,从图纸的设计到材料的使用再到建筑交付要经历好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增强现场监管,对施工现场设备质量、施工材料不合格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相应的管理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重大安全问题,建立起安全的企业形象

[3]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

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是决定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的重要方面。因此,建设单位委派的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在聘用管理人员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考察,需要考察职业素养,确保他们得以真正为企业做好安全工作。其次,还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训练,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让其能够充分满足现代施工过程在安全施工方面的要求,如聘请专家指导开展施工安全意识方面的讲座等,只有管理者学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水平,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最后,可以建构管理人员奖惩制度,设置奖惩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建设,既能保障建设质量,又能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针对我国建筑工地安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意识不强、责任界限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或不足,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优化发现安全隐患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如完善制度,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各单位安全责任等,只有不断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 黄伦海.关于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与安全中的监理责任实践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4):220-221.

[2]武兴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和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8):189-190.

[3] 王强 . 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经济管理 ,2019(04):132-134.

作者简介成栓(198710)男,汉族,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