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14号线智慧车站运作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西安地铁14号线智慧车站运作浅析

蒋兵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地铁也迎来了智能时代,通过对客运车站的软硬件一体化的数字化升级,实现运营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地铁智慧车站项目的启动运行一方面让一线员工的工作更加优化,节省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综合应用,实现信息一体融合、综合服务。

关键词:职能时代;客运车站;大数据;信息一体;

一、14号线智慧车站简介

14号线智慧车站于2021年4月份启动调试,8月底通过项目工程验收,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14号线“智慧地铁”着力于研究线路中心的综合运管平台功能以及全线设备维修中心的综合维修功能。结合车站各运营班组、停车场各工班的工作流程、实际需求和维修管理,通过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建立起具备场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综合运管平台、设备维保平台。同时为所有维修和调度人员提供智能调度、故障派单及可视化辅助服务功能。14号线智慧地铁围绕“一个平台、两级管理、三个服务”为目标导向开展建设和调试工作。

“一个平台”指综合运管平台,“两级管理”指车站级、中央级两级管理。“三个服务”分别意指:

服务于运营:提供精细化、高效化的智能应用。

服务于维保:提供实时、全面的设备维护数据、维修方案。

服务于乘客:提供增值、増质的人性化、精准化服务。

综合运管平台分为车站级运管平台和线路级综合运管平台(含设备维保平台)两个部分。综合运管平台配备数据可视化功能的综合看板界面,可以直观反映车站客运管理、设备运管以及全线路运维的整体情况。车站级运管平台综合看板设置在东段各站车控室内,目前车站级运管平台已全面启用,运营员工通过综合看板界面快速有效的使用智慧车站成果,实现信息结果的获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营人员的工作量。

二、14号线智慧车站对客运运作的提升

智慧车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采集及分析、智慧运维、物联网等在内的技术,实现地铁运营的网络化、可视化、协同化、集成化和智慧化管理,集客运管理和设备管理于一体,并提供车站全景大厅、一键开关站、3D巡检、视频分析以及能源监测等功能,在保证地铁正常运营之外,提前预防和控制运营风险,从而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并减少运营成本。十四号线智慧车站涉及客运的项目较多,对客运专业的日常运作及管理具有很大的提升,以奥体中心站为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智慧地铁对客运实际运作的提升。

(一)一键开关站,提质增效

地铁内设备众多,地铁运营结束前后,对于未设置智慧车站的老线路来说,车站人员需逐个开启或关闭车站电扶梯、出入口卷帘门、车站照明等设备,作业流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智慧开关站按照早间开站和晚间关站的流程要求进行任务编排,并通过一键启动,自动运行公共区照明系统、播放广播、乘客信息显示屏、自动扶梯、卷帘门等,从而变目前手动现场开关站为智能远程开关站。在卷帘门、自动扶梯等区域安装摄像机,通过实时监控画面的传输,从而满足早间开站和晚间关站场景下的辅助监控要求。

1、减少车站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开关站为每日常态化、周期性的工作,传统的人工开、关站需要车站员工逐个手动关闭,整体开关站程序大致需要20-30分钟,对于设施设备较多的车站,开关站时间会更长,智慧车站一键开关站功能实现了乘客信息、照明、电扶梯、出入口卷帘门的一键开启或一键关闭,车站人员在车控室通过智慧大屏远程操作即可实现车站设施设备的一键启停,开关站用时约为3-5分钟,“一键开关站”的使用可以大大缩短开关站作业时间,提高车站员工开关站工作效率,减少车站员工工作量。

2、提高开关站时间精准性

传统的开关站由站务员工逐个现场手动操作,影响开关站时间精准度的因素较多。一键开关站程序大大提高开关站时间的可靠性、精准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人为开站缓慢造成开站时间晚于规定时间的可能性,提高车站乘客服务满意度。

3、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一键开关站功能可根据车站运营开始时间及运营结束清客情况,同步启停PIS、照明、电扶梯、卷帘门等设施设备,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走行距离导致的设备空载或冗余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以奥体中心站为例,车站共有6个出入口,25部电扶梯,智慧车站项目使用前后卷帘门开启时间由之前的50分钟减少至3分钟,电扶梯开启时间由之前的20分钟减少至6分钟,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智能客服中心,促进岗位优化

智能客服中心在面向乘客的服务中提供了很多设施设备,同时具备强大的服务功能。智能客服中心的上线,提高了票务处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可以培养乘客自助操作意识,提高车站智能化水平。

1、节约人力成本

传统的票亭岗实施定岗定责制,每个客服中心设置1名票亭岗,票亭岗工作范围及职责均受限于客服中心内部,一般标准车站设置2个客服中心,每个班组需至少安排2名售票员。智能客服中心可实现乘客自助操作,大多数乘客票务事务均可通过自助终端自行处置,无需车站工作人员介入,岗位设置更加灵活。以14号线为例,车站每班组设置一名站厅综合巡视岗,兼顾智能客服中心特殊乘客事务处理,平均每班组即可节省1人次,每个车站节省4人次,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促进班制优化。

2、提高票务处理效率

一是除特殊车票、免费出站票等需人工介入的事务外,其他票务事务处理均可通过自助设备完成,且自助设备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异常票卡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员工因业务不熟练导致的票卡处理时长,有效提高现场异常票卡的处理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操作导致的票款差错风险。二是智能客服中心操作流程相对简化,长安通卡充值及票卡补票业务操作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当乘客自助进行充值、更新等票务操作时,可减少乘客与车站员工的递卡确认、口头叙述、二次验票等步骤,有效提高票务运作、票卡处理效率。

3、培养乘客自主操作意识

智能客服中心乘客自助终端可实现信息显示、音频交互、票务自助处理等服务功能,每个智能客服中心集成4台乘客自助终端,分别面向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服务,由乘客自助操作,可满足付费区、非付费区乘客不同的服务需求。在实现乘客自助操作的基础上,满足人工服务的响应需求,有利于培养乘客自主操作意识,提升车站智能化水平。

4、提高乘客服务满意度

智能客服中心的投入使用,由传统票亭岗在封闭式的票务中心为乘客服务,到现在的站厅综合巡视岗,优化了站务人员的岗位编制;车站工作人员无需一直在票务中心作业,可对整个站厅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巡视,对有需求的乘客引导至智能客服中心,可由乘客自主完成相关操作;一方面提高了票亭岗的工作体验感,另一方面可以随时关注站厅的一些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群体,并实时给予爱心帮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践行西安地铁“地铁所至,爱心相随”的服务理念,为乘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车站巡查,提升车站日常管理

智慧车站场景中的车站巡查模块包含3D巡站、视频巡更、单兵作业等功能。

1、3D巡站

3D巡站即根据提前设定好的路线对车站范围内设施设备状态进行巡查,每到一处,可自动弹出相应位置的实时监控视频,实现车站人员在车控室内即可对车站现场实时情况进行巡视,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到各个设备运作有无异常。

通过车站值班站长日常巡站与3D巡站相结合的方式,高效的确保车站设备的正常运作,为乘客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下面以奥体中心站为例,值班站长现场巡视大致需要40分钟,而在车控室智慧车站3D巡站操作大致需要10分钟。

2、视频巡更

视频巡更功能以门禁系统中的读卡器为载体,结合车站结构布局及值班站长日常巡站路线在车站出入口、站厅、站台、设备区尽头设置巡更点,同时根据车站日常巡站频率及巡站时间在系统中添加巡更计划,车站值班站长按照设定的巡更计划在相应时间进行巡查并在相应的巡更点进行打卡,系统可以对值班站长的打卡进行实时记录,通过历史详情可以对历史巡更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各个巡更点的巡更打卡记录进行查询,从而以此作为监督检查值班站长巡站工作的依据。

3、单兵作业

无线单兵系统采用无线手持终端实现和车控室车站综合运管平台的实时通讯,同时无线单兵设备之间也能够进行远程视讯。因此,无线单兵终端可以作为车控室内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控管理的前端设备,通过车站无线网络,实现在线视频传输,将故障现场实时视频传送至智慧车站平台上,车控室内人员可以进行实时视频浏览,了解现场情况。同时智慧车站平台通过配置外接的话筒,实现车控室内人员与现场站务人员之间的双向语音沟通,从而加强站务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及应急指挥。

(四)智能视频分析,优化车站应急管理

智慧车站项目中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通过对视频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对扶梯运行状态、乘客行为、车站客流密度、异常事件等的有效判别,得出具体事件的判定结果,为车站值班人员提供不同场景的应用。14号线智慧视频分析系统包括人员聚集、隔栏递物、人员摔倒、人员逆行、入侵检测、遗留物监测、客流高峰、客流拥堵等异常事件实时提醒功能。

车站采用智能视频分析、AFC客流监测等技术,直观、全面感知车站客流的分布和发展态势,以车站智能运行与综合管理系统为核心,综合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列车称重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车站、车厢客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乘车引导。车站综合运管平台实时显示站台候车区域及到站列车客流拥挤情况,便于引导乘客合理分散候车;车站站台PIS上直观显示到站列车各车厢拥挤度,从而引导乘客选择车厢拥挤度较为舒适的对应站台候车,实现智能乘客引导。

(五)智慧安检,提升安全乘车体验

14号线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智能检物、智能检人和安检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安检系统,通过智能识别、智能判图、集中判图、智能联网,实现人、物智能同检,提高了安检级别,为乘客带来更安全的乘车体验。通过智慧安检系统构建,提高安检效率,减少安保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由于安检抽查导致的安全风险漏洞。

(六)掌静脉识别,确保特殊人群信息安全

掌静脉边门仅奥体中心站安装,主要针对残疾人使用,使用时需车站人员录入相关信息,采用无接触式的识别方式,更加卫生,安全的出入车站。

1、保护乘客信息安全

一般来说,残疾乘客的自尊心更强,传统车站乘客需拿取有效证件至客服中心兑换福利票乘车,每次兑换福利票时,乘客可能会产生信息泄露的不安全心理;在设有掌静脉设备的车站,对于有需求的残疾乘客来讲,车站工作人员只需录入一次手掌信息,后期乘客可通过原先录入的信息直接进出车站,无需至客服中心兑换福利票,保护了乘客的信息安全。

2、非接触式快速识别

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手掌静脉图像,手掌无需与设备接触,轻轻一放便可识别,这种方式没有手接触设备时的不卫生问题以及手指表面特征可能被复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这种非侵入性的扫描过程简单自然,减轻了残疾乘客由于担心卫生问题可能产生的抗拒心理。

三、优化建议

智慧车站项目的应用有效提高车站管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为一线员工减轻工作压力,同时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提高了乘客服务水平。无论是对内、对外,智慧车站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地铁车站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但目前智慧车站的建设仍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一)智慧车站建设纳入地铁前期规划设计

十四号线智慧车站功能强大,但是在调试中发现部分设备安装有偏差,导致智慧车站部分功能大大折扣或无法实现,比如视频分析功能,由于受到摄像头布局的限制,隔栏递物、人员统计等功能效果大打折扣。在后续地铁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智慧地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便于智慧车站最大化的发挥其功能。智慧车站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机电、客运、工电等各专业,各专业在建设初期应紧密协作、共同配合,充分考虑各接口界面及功能需求,共同打造自动化、智慧化的综合管理运用平台,为后续智慧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模板,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二) 智慧车站功能建议

1、完善既有功能,使其更加优化

(1)一键开关站过程中,普遍存在由于系统不稳定,系统显示电扶梯或卷帘门开启或关闭执行成功,实际执行失败的情况,需要值站现场开启或关闭设备,一是增加作业时间,二是由于联动失败情况不可预见,不利于车站作业标准化。建议提升系统稳定性,减少联动失败情况的发生。

(2)在单兵作业功能方面建议一是扩展功能应用场景,如终端设备在现有故障报送及视频通话功能的基础上,扩展应急处置适用性等功能。二是增加配套单兵作业APP依托形式的多样性,如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登录,扩大终端设备使用范围及灵活性,目前车站配备的单兵为平板,较为笨重,不便于携带使用。

(3)运营场景中视频分析模块存在过于灵敏、误报情况较多等问题,乘客低头或回头、保洁清洁电扶梯都会识别为扶梯逆行。建议完善优化系统内部算法,增加各场景的判定标准,降低误报错报情况,提高报警精确度,有效识别运营场所中不安全事件。另外,此模块建议增加音效提示及弹窗,在识别到人员摔倒或扶梯逆行等异常不安全行为后进行报警提示(增加音响),同时弹出相应视频画面,便于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若为乘客摔倒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2、增加自定义,补充固定模式的不足

目前14号线智慧车站各功能均以固定模式为主,车站根据其现有功能进行使用,无法根据车站环境变化或使用需求自行调整,如一键开关站中电扶梯方向、运营场景中各模块所显示的视频画面等,均由厂家在后台根据既有的规律提前固定设置,一旦车站使用需求发生变化,需要联系厂家专业进行后台修改,不便于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车站使用较为被动。后期建议提供自定义接口,提高车站人员的自主能动性,如一键开关站模块中建议提供接口能够供运营人员根据车站客流等情况自行定义电扶梯方向,运营场景中视频监控可优化为列表形式,由运营人员根据实际所需调整监控画面显示等。

四、未来展望

随着各大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成为了今后的必然趋势,智慧车站项目的建设能过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水平,快速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地铁已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热点领域,运用前景广阔,随着新技术新设备逐步运营到智慧地铁中,智慧地铁将在后续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有重大地位。智慧地铁将极大地提高地铁运营管理、应急处置,为乘客提供更直接、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参考文献:

[1]罗阿静,地铁智慧车站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06):191-193.

[2]林佳勇,范明涛,智慧车站系统在车站运营中的优势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02):69-72.

[3]陈韵舟,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0):75-76.

[4]魏运,白文飞,李宇杰.智慧地铁需求分析及功能规划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0,33(1):40-4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