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试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

闫怡飞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公司  河南省鹤壁市458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制度也快速发展,人社部门和养老保险机构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参保人数持续稳定的增加。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关乎人们的利益保障,更关乎社会和谐。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普遍存在,它不只是存在于部分企业或部分地区,而是具有社会普遍性。但“断保”现象依然没有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路途中,要加强对断保的重视,这需要政府、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

一、企业职工其养老保险的断保的原因

1、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及违规政策导致断保。目前经济制度的改革在持续深入,因为经济构造以及所有制构造的加速转型,以及非公有制的经济团体数目在快速上升,而受到地方的保护主义以及片面的政绩观等方面作用,大部分地方政府会允许当代私营单位的老板对部分职工的社会保险少缴甚至是不缴,从而来避免大多数人参保状况;利用不纳进社会保险的费用当做参加到投资内优惠的条件,部分大型单位也不乏少存有“避保”与“逃保”状况;而中小单位以及灵活就业的人员中这种状况就更加存在了。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员工由因为对接续保险方面关键意义没有相关意识,其自我保证观念较弱,于企业进行改制的时候,自然还是选取一次性将工龄买断或者是留职停薪等,直接造成企业员工的断保问题获得进一步严重。

2、缺少监督制度,且管理方式的弱化。对断保问题进行控制的措施很难硬化,其有着多个方面原因,包括了法律基础性方面原因,还有制度设计其自身状况有可能为主要的原因。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得到完备,再加上管理方式的弱化,导致社会保险的基金征缴单位、执法单位还有经办部分间的责任难以不清,且管理不精细、没有到位,还缺少有效合理联动监督制度,从而导致违规以及扯皮等状况发生,对一些企业供给了可乘的时机,所以养老金少缴甚至断缴的问题经常出现。除此之外,还有社会保险费法制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管理的格局还没得到完备,其收支运行体制的透明度较低,对社会民众以及媒体的监督是不利的。

3、参保观念浅薄,对参保率造成严重影响。企业于经营进程当中,由于经营情况较差,所以不愿对职工基本养老的保险费进行积极缴纳。大量私营单位觉得对员工上缴养老保险费为一类无效的投入,所以不愿对企业员工上缴养老保险费用,于在这类状况之下,部分企业员工就以灵活的就业者身份来参保,不过因为他自己的工资能力方面制约,所以将养老保险费缴纳之后,他的生活水平就会遭受非常大作用,导致部分职工仅仅上缴纳了15年之后,不再接着上缴养老保险金。部分企业老板觉得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一线的工作者所产出效益是较低的,所以,其仅仅愿意对技术工作人员上缴相关的养老保险费,但是企业中职工的自身参保观念较弱,而且不愿意上缴养老保险费中个人的8%。所以因为职工和企业参保观念都比较薄弱,造成断保问题持续出现,对企业职员其基本养老的保险参保率造成了极大影响。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解决策略

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企业想要进一步完善续保政策就要建立续保关系,企业员工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了保证离职员工的生活,但是由于企业内部中断养老保险缴费,导致大多数员工无法获得稳定收入,降低了生活质量,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进行身份续保。因此企业需要以缴费人员实际经济能力为基础更好的调整企业内部员工缴费基数,扩大缴费资源。企业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政府都应该将中断缴费人员进行强制续保,并将其列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不断落实实际考核任务,对一些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及一定的奖励,而对一些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给予惩罚。加速养老保障法律建设并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养老保险体系能够走入正常监督管理轨道。现阶段应该强制性对于企业缴费状况进行执法,并有效审查企业的缴费实际状况,重点对企业内部缴费员工的缴纳人数和缴纳工资金额进行管理,使养老保险费用的征缴单位能够有效的工作提升养老保险费用上缴质量。

2、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制度。养老保险资金的支付能力主要是由资金缴纳人数来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其资金来源较广,在缴纳养老保险资金的时候有着充足的储备,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企业员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从而提升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在社会保险中尤其是养老保险具有权利义务统一的标准,因此获得养老保险金的基本前提是具有缴费责任。由于长久以来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仅限于一些国有事业单位,一些私立企业却没有重视到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因此想要扩大覆盖面积,增加缴费者数量就需要提升缴费比率,扩大覆盖面积和养老保险金规模,从而将基金效力充分发挥出来。

3、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为社会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服务,同时还需要向社会作出一定的保证和承诺。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经营更需要肩负社会发展重担,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具有责任意识的用人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持续发展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运作,使企业内部角色分工有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而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知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工作人员信任度和归属感,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大收益。企业责任不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也属于企业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还会与企业自身形象持平,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获得消费者的支持,扩大企业发展空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在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续保问题更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企业责任感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属于另一种企业投资。

4、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想要有效解决企业内部职工养老保险的担保问题,就要基于法律框架和社会准则实现。相关政府需要在法律监督下提升公信力,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参保,使养老保险制度能够稳步运行。从一方面看,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可以有效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也能够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计,而从另一角度看,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经济收入,更好地改善社会生活水平,持续推动社会发展,因此目前相关政府需要加大查询力度,进一步规范缴费制度。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需要始终履行相应职能,明确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数目。在进行养老保险费用缴纳的时候,需要社会管理机构对一些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企业进行保险费预征,对于一些拒绝缴纳保险费用的企业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为了更好地避免一些私营企业内部出现的员工断保现象,相关政府可以引入先进城市的保险缴纳经验,将这些企业交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解决,从而更好的巩固社会管理制度强化养老保险缴纳机制。

综上所述,员工的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员工晚年的基本生活保障。由于员工对养老保险的意识不足以及企业的不够重视造成了现在养老保险“断保”状况频繁发生, 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所以作为员工,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依法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费用,做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保险的体制制度,创造一个有序合理的体制环境;作为生产者,应树立起员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视,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断保”现象会有所缓解,保险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韩嘉靖,李小兵.浅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8 (3):92.

[2]李洪刚.企业职工其养老保险的工作中若干问题方面探讨[J].工业,2019(09):66-69.

[3]于国祯.养老保险其缴费中断原因还有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03):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