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防治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牛病防治技术措施

郑忠杰

大连市普兰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大连116200

摘要:养殖在中国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牛养殖产业也在持续地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对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在种植的时候,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比如牛的瘟疫,就是农民们最头疼的事情。简要介绍了牛的几种常见疾病和它们的特征,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加强科学养殖,做好防疫,注意预防和控制犊牛感冒,牛腹泻,牛结核病和瘤胃膨气等。

关键词:防治;牛病;措施;技术

养牛作为一种具有较大规模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产业,吸引了众多的农户参与到养牛生产中,从而对养牛病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养牛业在牛病防控中的成效,各地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常见的牛病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广大的饲养者们掌握常见牛病的防控方法和它们的特征,从而推动牛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1常见牛病及其特点

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在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科学、良好的牛病防控工作的支撑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各种常见牛病展开有效的防控,从而减轻各种牛病对养牛业所造成的影响与破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牛病主要是病原菌的感染所致,并非一种病原菌所致,所以,对牛的防治也有很大的困难。除此之外,农民在刚发病的时候,就会用药,时间一长,牛的身体里就会有一种抗体,这就更加的影响了牛的治疗,当牛发病后,常规的药物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住,反而会延迟病情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牛病会对牛的正常生长、繁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最严重的情况会引起牛消瘦、精神不振,并产生多种的临床症状,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导致牛的死亡,给农户带来不可预计的经济损失。而且,牛的疾病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一旦牛的疾病在人群中蔓延开来,那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犊牛感冒、腹泻、肺结核、瘤胃膨气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牛群普遍存在的疾病种类多,发病率高,人畜交叉感染,病毒抗药性强,饲养管理不科学和不合理,是导致牛群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了牛病的基本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在牛养殖过程中,减少牛群的患病概率,并且在患病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做好隔离,减少牛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预防和控制牛的疾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要在养殖的过程中,强化饲养管理,用科学的方式来保证饲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将对各种常见的牛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2治疗牛病中存在的问题

2.1治疗效果差

牛的传染病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复合或者二次感染,这不但给牛的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还经常会出现无法有效控制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是却很容易出现复发,并且病程变长。同时,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存在,抗生素的疗效也会受到影响。

有些抗生素药品由于其所含的药品成份不能清楚地标示出来,导致在治疗时不能对症处理,从而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一些兽医公司为追求利润,经常出售一些假冒的兽医药品,如果用这种药品来治疗牛的疾病,其疗效是可以想象的。

2.2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由于机体营养不良,药物中毒,霉菌毒素感染,牛感染了牛瘟,牛圆环病毒,牛细小病毒病,牛蓝耳病毒等,从而引起了牛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当牛出现免疫抑制时,其全身的免疫系统都会被破坏,不能在疫苗注射后形成理想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其对外界的病原菌十分易感,当外界有病原菌时,牛就会被传染。

2.3盲目使用药物

目前,一些兽医工作者仅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对牛的病情作出初步的判断,然后再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容易出现漏诊、用药不当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使用广谱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药物不够严谨,剂量不够精确,会造成治疗效果不够好,而且还会造成抗药性的出现,从而造成药物残留,对人体的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2.4临床表现更多,更难作出正确的诊断

随着牛疾病的发生,其疾病类型逐渐增多,并呈现出多种病原体混杂的特征。由于混杂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而且比较不典型,因此很难精确地诊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疾病,它们的症状都很类似,有的症状并不明显。比如,牛肺结核,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症状也比较轻微,所以农民们经常会把它当成一般的感冒和咳嗽,等他们发现它的时候,它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很难治愈。

3常见牛病的防治策略

3.1加强科学饲养

科学的饲喂是防止牛各类常见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其实,在养牛业中,很多牛病都是由于养殖管理的不科学和不合理造成的,特别是饲料、饮水、通风、温度、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牛感染多种疾病。所以,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根据牛群的特点和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高层次的养殖。根据牛群的不同阶段,搭配不同的日粮,以保证牛群每天都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对牛实行分群、分阶段饲养,并制订出一套科学的饲养方案,以减少交叉传染病的发生。保证饲养环境的卫生是防止牛病发生的关键,饲养时要注意环境的卫生,保证饲料、饮水等的卫生,并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为牛群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牛场的通风,做好保温、消暑工作,特别是当气温骤然升高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牛场疾病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对牛的日常锻炼,确保牛得到足够的锻炼,增强其体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牛的疾病发生。

3.2做好防疫工作

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是牛群中普遍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有科学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首先,严密的疾病预防制度必须被确立。强化养殖场的进出与消毒管理,禁止任何不相干的人员进出养殖场,对进出人员、新进牛、出厂牛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且新进牛要先隔离观察14天后才能进行合栏饲养。其次,必须严格落实灭菌措施。在科学制订消毒制度的基础上,并严格执行,特别是要与饲料管理控制、饲养方式等相结合,对牛舍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并在出现感染、污染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消毒。在平时,应该强化对消毒剂的管理,以科学的方法去购买具有合格品质的各种种类的消毒剂,同时要强化对消毒剂的日常管理,并采用定期轮换的方法来使用不同的消毒剂,保证其消毒的有效性。要做好日常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当地常见的牛疾病为基础,根据疫情发生的种类、流行季节和流行特点,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免疫措施,达到有效的防病目的。

结论:总之,不同种类的牛病给养牛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这不仅会对饲养者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牛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加强对牛病的防控。农户要在当地畜牧兽医局等的帮助下,对牛病的发病规律、症状和防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对牛病进行科学的饲养,做好卫生清洁、消毒和防疫工作,如果发现有可疑的病牛,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于剑.解读牛疾病治疗难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3):86-87.

[2]孙明家.牛疾病治疗难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4):154-155.

[3]王强.牛疾病治疗难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0(22):47-48.

[4]马科,李德良.牛疾病治疗难点与防治分析[J].畜禽业,2020,31(5):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