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航道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

余洪名,陈炼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对航道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工程项目基本特征,其次对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工艺流程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论述,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航道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工艺

引言

某航道工程,其主要功能是能够全面管理整个航道的航运情况,也兼具防洪灌溉和水力发电等其他功能。本次工程以右岸新建1000t二三线的船闸作为主体。船闸的工作尺寸为。上跨下游引航道的省道S377特大桥和周围的相关配套航道工程,均在航道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工程总体规模和相关开发的投方石含量在整个线路中是最大的。考虑到船闸下游,主要以淤泥覆盖层为主,需要全面开挖航道并在两旁填筑防洪堤,确保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充分应用和推广。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也能够呈现出机械化施工操作的各种优势。通过良好的挡水挡土功能,方便后期的航道开通,下面将有关内容进行技术论证。

1.施工时期的地质状况

岸坡地基内部含有6.5±4.5m厚的淤泥质粘土层。整体的力学指标相对较差,特别是在填筑防洪堤和开挖引航道的过程中,整体的抗滑性能很难达到规范性的要求,因此要做好基础性的地基加固工作。前期选择的是单轴水泥搅拌桩方案进行处理,由于整体的质量相对较差,地基的处理效果并未达到最佳状态。在滑动面马道平台和坡脚比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三轴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并选用阻滑地连墙方案做出调整。通过技术性的比较,确定了钢筋混凝土阻滑地连墙方案作为主要的加固方式。

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软基开挖中的应用

2.1软基开挖环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基本特征和操作程序

在开挖引航道软基时,项目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能够消除施工操作给周围的环境带来的影响。不仅能够减免一部分振动噪声带来的污染,而且也能够承担周围的负荷,避免出现二次滑动现象,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整体的优势相对明显,所以使用该施工工艺技术进行船闸工程的释放。从施工程序上来说,要做好地下连续墙作业的各项操作,尤其是要在上游段进行处理,保证合适的施工平台高程。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施工期限超过一周之后,就要进行防洪堤填筑。当龄期达到28D之后,就要将其填住到堤顶为止。引航道需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够进行开挖。左岸桩号与右岸桩号依次为。之后将滑动体进行挖除,然后进行重新防洪填筑。从上边顶端开始挖掘,逐步开始处理每级的高度为0.2m。沿着滑动面形成锯齿形,挖到最终的坡度为1:3即可。在每一个深度上需要做好到位的开挖 ,维持有效的开挖深度,保证滑动土的实际距离符合规范。上下游两侧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滑动体土体的挖掘工作,在保证防洪堤第一阶层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填筑暗坡和防洪堤的调整。至于未滑坡段需要进行填注处理,才能够展开后期的施工平台建设,方便地下连续墙施工。

2.2地下连续墙施工在软基开挖中的实现

在正式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厚度和墙高依次为0.2m和1.5m。选择有效的挖掘机对倒墙施工作业面进行处理,拆除模具之后进行支撑,形成槽型推进。选择抓斗进行成槽试验,通过岩石冲击钻做出调整。在开挖的过程中,保持匀速的状态,在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增加膨润土、水以及添加剂等。随时关注泥浆配合比的黏度和密度,检测当前的PH值状况,使其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为了保证一定的投入作业,提升槽壁的可靠性,在挖掘中一定要做好两端接头管的处理,清除槽底泥浆的各项内容,维持底部泥浆沉淀物的密度。之后开展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在浇筑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导管能够彻底地埋入到混凝土中,需要从导管下口流出的混凝土进行推动,采用圆形接头的形式进行处理,确保内外压力的稳定。

2.3开挖排水系统在软基开挖中的设置

在推动各项开发操作时,基坑内部可能会累积大量的积水。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排除集水井中的积水,确保地下水位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要在合适的位置上额外加装两台污水泵,开展持续的排水作业,确保施工场地的良好作业环境。与此同时,在开挖地下连续墙外侧排水系统的过程中,都需要在墙体四周加装排水沟,布置好足够的抽水坑,确保内部的水泵稳定性,通过不间断地抽水作业,从源头上降低连续墙侧压影响。

2.4 软基开挖中连续墙的安全监测点布局和过程检测

面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槽段,需要在指定的位置上布置科学合理的监控点,随时把握变形检测的各项内容,通过检测了解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量大小。监测所用的设备几乎为全站仪,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通过每天的定期数据检测,了解正常的偏离状况,并向主管部门进行上报,确保下引航道软基开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5地下连续墙泥浆循环系统在软基开发中的作用

等到槽段达到设计标准高度之后,全面清理槽底的淤积杂质。通常会选择砂石吸力泵进行操作处理。在地下连续混凝土的灌注中,一般会选择导管进行处理,两个导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假如超过6m时,就需要选择3个导管。导管的直径要跟粗骨粒径保持合适的配比,极限不能低于原先的4倍。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保持在3±1m。在浇筑的过程中,导管不能出现横向摆动,要维持连续的浇筑操作状态.也不能出现长时间的停顿,使其能够保持有效的中断时间。尤其是在控制混凝土的速度时,还要确保匀速上升的状态,通常情况下,速度需要控制在2m/h内。

3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航道工程施工阶段,通过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给项目开展奠定基础。未来需要加强地下连续墙技术研究,做好技术工艺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给项目开展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小雄.地下连续墙渗漏的预防与治理[J].中国高新科技,2021(23):84-85.

[2]祝勇.滨海动水条件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1(33):85-86.

[3]蒋家,胡小克,李林骏,朱恺.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1):29-30.

[4]拓兆军.复杂地质下连续墙槽壁处理技术的分析[J].清洗世界,2021,37(10):138-139.

[5]贺志坚.深厚淤泥质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20):9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