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2

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王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单位 710089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周围性面瘫(PFP)患者采用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PFP患者中随机选择8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中医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每组均为43人。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将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 H-B) 面神经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PFP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个性化阶段性护理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同时,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

引言

面瘫的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麻痹、口眼口角斜。中医把这种疾病称为“口眼歪斜”、“口歪”、“歪嘴风”。现代医学将其命名为“面神经炎”、“面瘫”。会引起茎乳突孔处或下方的面神经血管痉挛,造成局部缺血、水肿,造成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因时间、病人的个人和自我照顾的不同,轻则十几天即可痊愈,重则需要一个多月。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严重时会导致病人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健全的护理措施与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就变得特别重要,在中医护理技术中,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艾灸等都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发挥出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功效,在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PFP患者中随机选择8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中医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每组均为43人。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1:22,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24,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治疗时间为3个月。(1)火龙罐法:与病人交谈,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和相应的皮肤状况,然后告诉病人在使用火龙罐法时的注意事项和合并症。在使用火龙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要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如果病人有不适的感觉,一定要向医生报告,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2)基本护理:将室内温湿度调节到合适的环境中,使室内空气流通,使之舒适。(3)健康教育:告诉病人不要随意揉搓和擦洗眼睛,不要用冷水洗脸,如果需要出门,要戴上口罩和墨镜,防止被风吹到,否则会使脸部的神经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另外要控制好用眼的时间,不要用冷水漱口和刷牙。(4)对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并要求病人与医生合作,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

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个体化、分阶段的中医康复护理,并进行3个月的干预。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阶段护理措施。按照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将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护理。(1)急性发作的第一个星期。①对病征的干预:按病情选择颊车,地仓,下关穴位,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30分钟。之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在患侧耳后、面部等部位进行2-3次的热敷,同时还可以在两侧颊车、四白、太阳、攒竹等穴位进行30分钟的按摩。与此同时,要求病人和家属做好笔记,做好笔记之后,交给护士和医生进行检查和修改,确保病人能够准确地掌握选穴的位置和动作要领。②情绪护理:因为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接受外表上的突然改变,容易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先跟病人解释一下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转归,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同时还要让病人放松心态,让病人能够正确的看待疾病。(2)症状稳定期:起病第二个星期;①临床症状干预: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对病人进行面肌运动,包括:耸鼻,闭眼,抬眉,努嘴,露齿等,并对病人的面颊,眼睛,额头等部位做按摩,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之后对病人进行相应的穴位推拿。②情志护理:由于疗效不明显,病人的焦虑、怀疑、退缩等消极情绪比较明显。要加强和病人的沟通,引导和干预病人的消极情绪,让病人之间互相鼓励,分享经验,从而使病人能够坚持治疗,并积极地进行自我护理。(3)痊愈时间:起病三个星期以后。①对临床症状的干预:指导病人自我检测面部神经肌肉的康复状况,加强自身的保护,预防面瘫的再次发生;同时,对病人进行面部穴位推拿,进行面肌群的训练。②情绪护理:这段时间,病人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病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放松的心态,或者病人的身体状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病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负面的心态。

2结果

2.1两组 PFP 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 ) 高于对照组(79.07% ) ( P <0. 05) ,见表 1。

表1 两组 PFP 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示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43

18(41.86)

16(37.21)

9(20.93)

34(79.07)

观察组

43

27(62.79)

14(32.56)

2(4.65)

41(95.35)

X2

5.107

P

0.023

2.2两组 PFP 患者H-B面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PFP 患者 H - B 面神经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对照组

43

19(44.19)

9(20.93)

6(13.95)

4(9.30)

3(6.98)

2(4.65)

观察组

43

26(60.47)

11(25.58)

3(6.98)

2(4.65)

1(2.32)

0(0.00)

Z

2.018

P

0.044

3讨论

PF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与面部神经病毒感染和风、寒、湿等刺激有一定的关系,会引起患者口、眼歪斜,同时还会失去基本面部表情功能,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护理,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面部神经功能。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是传统的中药康复干预,如拔火罐、健康指导等,但由于忽视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同时也缺少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致使康复效果不佳。周围性面瘫在中医理论上属“口僻”、“口眼㖞斜”等“口僻”范畴,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经络不畅,气血不畅,导致面肌松弛,因此,在临床上,应注重疏筋活络,祛邪扶正,才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病情。

PFP具有病程长、恢复缓慢的特点,再加上长期的疗程及可重复的治疗手段,会引起患者出现诸如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降低其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严重时会出现严重的停顿,从而影响到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护理方法,主要是针对病人在不同时期,身体和精神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舒服经历,以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为依据,进行个体化的心理辅导,并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还可以防止病人在健康教育中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从而引导病人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病人治疗的信心。另外,要加强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并鼓励病人之间进行经验分享,这样可以帮助病人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从而改善病人的焦虑症状。

参考文献

[1]魏洁,宿清翠.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新疆中医药,2022,40(01):49-50.

[2]赵士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8):105-108.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1.18.105.

[3]刘铭.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8):199-200.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1.08.083.

[4]杨晶,窦健卿,马效麟.阶段性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导报,2021,27(02):88-91.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21.02.022.

[5]肖燕容,张义.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9):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