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化生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探究

赵亚太,高秀华,冯海生

威海市中心医院 山东省威海市 264400

摘要:目的:探究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方法:采用药物及辅助化疗。结果:化生性乳腺癌在癌症之中非常罕见,并且属于组织学亚型,具有很显著的异质性,在侵袭性乳腺癌中发病的比例小于1%,并且肿瘤较大、治愈后极易复发、淋巴结转移概率低并且术后愈合效果差。结论: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来说,手术是非常主要的治疗办法,虽然目前三期临床试验较少,但是当前很多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都选择了进行辅助化疗。这种癌症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不高,并且传统的环类药物配合环磷酰胺方式的化疗无法发挥作用,采用紫杉类药物进行化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晚期病例有效率也没有达到15%,对于化生性乳腺癌病人来说,进行辅助化疗必须慎重,要将紫杉类药物作为首选化疗方案。

关键词:化生性乳腺癌;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紫杉醇;异质性

化生性乳腺癌非常罕见,它属于组织学压性,并且有异质性,在侵袭性乳腺癌中发病的比例小于1%,并且肿瘤较大、治愈后极易复发、淋巴结转移概率低并且术后愈合效果差,雌激素受体(ahtrien racatphy,AP)以及孕激素受体(thelithgne racatphy,BR)阳性率较低。

1 化生性乳腺癌的发病特征

当前,临床上达成统一意见的是,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普遍年龄大,肿瘤偏大、淋巴结转移概率低、AP以及BR的阳性率较低。Tared等人共对240981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患者共有911人,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共有256329人,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中大多发病年龄集中在60岁左右,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年龄大多集中在59岁,比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年龄低;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确诊时肿瘤体积更大,其中约有69%的病人肿瘤直径大于23mm,比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多71.1%;只有19.8%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比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少了31.8%;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AP以及BR阳性率为12.4以及11.5%,比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低了73.3%以及64.5%;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有超过一半在手术之后进行系统性化疗,比患有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多了39.8%。

2 治疗化生性乳腺癌的方法

2.1 系统性化疗

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在接受系统性化疗之后的临床总反应率非常低。在2001年,美凯林诊所的Phihnoy等[10]共对35名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对21名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患者采用了9种化疗办法开展治疗,但只有一名病人有轻微程度的缓解,这说明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患者来说,接受系统性化疗效果较差。

2.2 新辅助化疗

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很差,Liu等对52名化生性乳腺癌病人进行研究,有21名患者使用多柔比星进行治疗、有8名患者使用长春锐彬进行治疗、有23名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其中有21名患者在化疗中使用紫杉类药物,只有5人有轻微效果,研究可以说明使用新辅助方式进行化疗,无法降低肿瘤负荷、抑制癌细胞增长,同Jessnomry等[12]的研究结论相同。Gobhod等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性病人进行一线化疗有效率不到15%,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有效率(使用多烯紫衫进行化疗有效率为29%[,两个药同时使用的有效率能达到55%)低很多。因为在化疗时反应率非常低,因此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不易采用新辅助化疗方式,甚至有些病人会因新辅助化疗而导致病情加重,使手术难度大幅增加,一部分患者生存期会减少。

2.3 紫杉类+靶向药物

Edomin报道了一则肿瘤体积大并且癌细胞大面积扩散的化生性乳腺癌病人信息,能够看出使用多柔比星+他莫西托、吉西他滨+卡博等药物进行化疗均没有效果,但是使用白蛋白+紫杉醇进行化疗却取得了显著效果,能短时间内缩小肿瘤,并在四个月之内控制住病情。使用紫杉类药物搭配死亡受体2(pminhouary hall desth 2,POCO2,简称为PO-2)抑制剂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患者来说,能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未来有可能会广泛应用到临床领域。

2.4 辅助化疗

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来说,手术是最普遍的治疗方式,即使肿瘤体积大,只要可以手术,就应当先进行手术。化生性乳腺癌不易发病,且病理复杂,治疗后恢复效果差,临床经验较少,所以2020年英国国家癌症平台(Nonithure Comhitore Caner Nauhty,NCCN)治疗乳腺癌方式推荐,对化生性乳腺癌病人治疗时,应根据治疗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原则进行辅助化疗。

根据现有的化疗经验以及治疗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可以判定,对于化生性乳腺癌来说,使用化疗方式有效率很差,常规的酰胺类药物对化疗起不到任何作用。即使化疗时使用当下治疗效果最好的紫杉类药物,对于晚期病人来说,治疗有效率也没有达到15%,辅助化疗的功效现无法判断。所以,患有化生性乳腺癌的病人在手术之后选择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时必须要慎重,因为大多数患者化疗效果不明显,甚至会有很多不良反应,即使必须采用辅助化疗,医生也必须事前向患者说明化疗之后的种种反应以及临床效果,要首选紫衫类药物进行化疗,才能够让辅助化疗某种程度上发挥一定功效;并且必须放弃传统的多柔比星等化疗方案,此方案徒增患者痛苦,对降低手术复发转移风险没有任何效果。

3 讨论

化生性乳腺癌在癌症领域十分罕见,并且病理复杂,患者体内经常检测到鳞状或者棱柱体的癌细胞,治疗后恢复效果差,临床上多按照NCCN予以辅助化疗,但是化疗效果非常差,并且有效率非常低,使用常规的多柔比星+他莫西托、吉西他滨+卡博等药物进行化疗无法起到任何效果。PO-2抑制剂配合使用白蛋白以及紫杉醇能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一定效果。因此,在手术之后必须慎重考虑是否选择辅助化疗,如果必须配合辅助化疗,也应当在化疗过程中,选择紫杉类药物,未来可能不断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比如对死亡受体配体2(pminhouary hall desth 2,POCO2,简称为PO-2)进行程序性检测,通过死亡受体配体2的表达决定是否使用PO-2抑制剂。

参考文献:

[1]冉冉. 化生性乳腺癌26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20.

[2]张颖. 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D].昆明医科大学,2020.

[3]张煜,王墨培.化生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17(19):2237-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