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医药产业集群  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关于泸县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的研究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2

培育医药产业集群  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关于泸县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的研究思考

侯真威

(中共泸县县委办公室  四川泸县 646100)

摘要:近年来,泸县在医药人才发展上坚持引进一批人才、培养一批团队、创建一批企业的发展理念,把人才作为园区产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依靠人才塑造品牌,全力培养和招引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培育医药;医药产业;人才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撬动所有资源的首要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资源。按照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统一部署,结合泸县生物医药产业的实际,围绕泸县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泸州医药产业园区位于四川泸县,成立于2013年,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园区现有医药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近1000余人,其中国万人计划专家1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名,其余省级人才4名。泸县医药产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在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的路径和方法对发展新兴产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泸县医药产业及人才队伍发展困境

2012年,泸县将医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并成立了泸县青龙医药产业园区,2013年,泸县青龙医药产业园区更名为泸州医药产业园区,纳入高新区,实行市县共建。泸州医药产业园在发展之初,缺乏技术支撑,产业基础薄弱,人才招引困难,可谓困难重重。

(一)区位优势缺乏,虹吸效应明显

泸县是泸州的北大门,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区,距离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33公里,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37公里,泸州国家高新区40公里,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200公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246公里。3小时经济圈内分布有大型园区5个,其他各市级、县区级园区10余个。近年来,泸县周边的眉山西部药谷、资阳经开区、岳池经开区等纷纷将发展重点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加剧了同行业竞争,人才争夺战进一步打响。相比较成都、重庆等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泸县作为泸州内江自贡荣昌永川交界县,对人才的综合吸引力偏弱。

(二)技术力量薄弱,承载项目不足

医药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门槛较高的产业,特别是在新药形成的过程中,医药研究、生产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基础人员和专家作为人才支撑,研究人员占比一搬都在20%以上。而高层次人才需要高技术含量项目承载,否则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更无从谈起。泸县作为基础教育强县,拥有泸县二中等高级中学5所,拥有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泸州市电子机械学校等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7所,但目前县域内尚无大学专科以上高等院校,更无医药相关专业高等院校,高等教育资源匮乏。

(三)人才总量偏小,整体素质不高

泸县是百万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近30万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多年来,虽然培养了一些在外成功人士,但选择回乡创业发展人才数量较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才选择外出就业,本地留守老人和儿童比例较高,本地人才储备总量不足。园区自成立之初,仅有科瑞德制药1家企业,从业人员不足10人,高层次医药人才仅仅1人,初经营管理人才仅有4名,专业技术人才仅5名。医药专业人才无论从质量、数量来看,都处于明显落后状态,医药人才总量和储备严重不足。

(四)人才流失严重,本地培养缓慢

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流动率高,跳槽现象较为频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医药行业人才供应关系仍然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争夺人才的竞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随着医药行业日趋成熟,需求岗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也增加了人才流动性。在本地培养医药人才方面,专业人才培养周期漫长,外送人才培养成本较高,企业宁愿选择人才来源和储备丰富的地区投资生产,也不愿意系统地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三、泸县医药人才发展主要做法

(一)创造产业沃土,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在产业起步阶段,泸州医药园区秉持没有传统优势,就创造产业土壤的理念,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创新方式方法,采取项目招才订单聘才等方式,以科研合作技术入股项目领办等形式,柔性引进专家教授80余名,成功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41个。同时,园区积极对接并提供了场地、资金、审批代办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成功使其在园区成立国家级孵化器,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医药企业,正通过拎包入住、全程保姆服务的方式入驻园区,人才集聚效应正逐步凸显。

(二)推动校地合作,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在本地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泸县积极搭建和完善发展平台,建立了人才合作培养、人才定向培养的培养机制。泸州医药园区与研究所、高校等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泸州健康产业研究院等技术平台。近年来,泸县成立了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川南分院等战略联盟10余个。同时,采取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中端人才,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等单位合作培养技术人才,累计送培超2000人。

(三)摸清企业需求,精准引进高端人才

近年来,通过充分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战略合作单位,泸县大力开展博士等高端的两栖人才引进工作。截至2022年底,共引进硕博人才600余名。其中,柔性引进国省级等高端人才11人。泸县通过高端人才带动效应,积极组织相关人才申报四川省千人计划,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吸引和带动中端人才,形成人才聚集发展。

(四)强化激励保障,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泸县积极探索研究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相继启动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建设,积极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切实解决专家的后顾之忧。县级层面构建引聚高层次人才1+3政策体系,园区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医药专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有园区特色的人才扶持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岗位激励、安家补贴,给予合同外的补助最高达到200万元,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激励、待遇保障。

四、关于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启示

(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是人才引进的源动力

高层次人才的聚焦需要有平台支撑,一般情况下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是常见的两大人才聚焦平台,而这两大平台的建设和引入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成本也很高。泸县医药产业发展,既没有单纯从科研院所或者单纯引进高科技企业着手,而是瞄准了科研成果有效转换,作为打开医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泸县正是瞄准了这一类关键群体,跳出传统模式,在园区人才基层薄弱的基础上,为人才队伍追赶式发展注入源动力。

(二)领军人才头雁作用,是打造产业名片的关键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医药产业的新兴力量,对科研水平、产业配套等要求更高,特别要实现新兴产业追赶式跨越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的迅速集聚。这些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到来,为医药园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医药园区发展过程中,11名高层次领军人才作用不断凸显出来。他们通过多年的人脉关系为企业考察落户牵线搭桥;以自身的影响力在朋友圈推荐医药园区;在高端研讨会上交流创业体会;成功地在生物医药圈递出泸县名片,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医药企业慕名前来考察了解。他们带来了潜在投资意愿企业,最重要的是不断扩大地区产业影响力,在增强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明显。

(三)项目人才互促发展,是人才队伍稳定的根本

人才总量的增加与医药企业壮大发展密不可分,医药企业的发展在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其对医药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医药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吸纳了更多专业人才落户扎根。只有企业兴才能人才旺,为了促进医药企业快速壮大、稳定人才队伍,泸县从服务保障和人才激励上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支持,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经商环境,甚至在政策层面帮助企业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四)高端人才智力支持,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泸县建立和完善了高层次人才专家数据库,专业覆盖了新药研发、化学合成、天然药化、药理、临床、金融、管理等专业领域。因医药产业是一个长周期的产业,更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产业特性决定了园区的建设发展和企业招引上必须要有长远目光。泸州医药园区从成立之初便不断强调产业健康发展,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严格园区准入条件,特别是建设医药高端人才专家库,为保障医药产业健康长足发展、把好项目入口关,有效保障了地区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发明,梁子栋,张晓峰. 制药产业由大变强[N].经济日

报,2021-11-19(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