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2

探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吴鹏

浙江强翔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如果相关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效果,进而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运营质量。为此,公路工程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软土地基带来的危害,重点关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软土地基的处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选择相对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最大程度地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分析了合理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策略,以有效解决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平息

引言

软土路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路基病害形式,其加固和沉降控制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人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软土地基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软土地基含水量高、渗透性低、压缩性高,固结变形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在荷载作用下,会出现路基沉降大、稳定性和抗滑性不足等问题,给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对软基的研究和处理。

1软土地基具体特点

1.1高含水量

众所周知,软土地基的地理形式在我国山区公路中非常普遍,因此它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土基,软土地基中的土壤含水量很高。但是,软土地基不能形成良好的土壤渗透性,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水分可以达到70%以上。通常当软土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土的流动性会得到改善,这时候就需要加强地基,但是路面施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因此,在实施软土地基治理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加固,从根源上维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2承载能力差

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可塑性强。在外荷载的压力下,土颗粒之间原有的较大空隙将被压缩,整个软土结构的完整性将被破坏。其外观为不规则沉降或塌陷。对于建立在其上的建筑结构,会出现结构裂缝和结构断裂。软土路基在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受力,导致结构不均匀,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增加施工单位的工作量和工程成本。

2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危害

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淤泥等细颗粒较多的松散土、空隙大、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泥炭、松散砂等组成。需要在综合考察填土施工形式和结构材料的种类、形状、规格、地基特性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按软土地基处理。因此,许多工程施工单位在面对软土地基时,要么矫枉过正,要么疏于防范。由于软粘土厚薄不均,需要选择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法,但由于缺乏准确真实的勘察数据,导致许多施工单位选择了统一的施工处理方法,也破坏了一些常规土层的结构条件,为今后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隐蔽施工和施工的安全稳定埋下了隐患。软土混凝土具有外部结构松散、内部空隙大、混砂等特点,导致其压缩率高、耐热性弱。如果浇筑时遇到强降雨、大雪、大风等不利天气条件,工程质量会大打折扣。一方面,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与建筑材料的混合导致土地结构失衡,从而降低使用效率带来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压实度不够,内部含水率高,透水性差,整体工程质量下降。优秀的工程设计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经济损失,从而避免工程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寿命。虽然道路沉降问题是软土地基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但由于土地的特性,软土地基工程中道路沉降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和复杂,往往一个联合作用就导致道路沉降或塌陷的问题。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研究软土地基对地基沉降的影响时,应充分考虑沉降规律、速度和时间,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优化解决技术。

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充填置换技术

(1)确定公路路段的软土地基。对于埋深较浅、软土集中、厚度较小的地段,采用软土换填法。相关技术作业包括施工段测量放线、清淤、基底土质检查、换填施工和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对于软基换填技术,需要在应用过程中做好内容控制。在测量放样和清淤过程中,换土前应根据原地面高程测量结果填写三通联测的相关数据,然后用挖掘机清除地基中的淤泥,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2)基底检查过程中,应在清淤相关工作完成后检查土质,检查基底承载力,并做好清淤后基底标高的测量。在检查地下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室承载力不足,要迅速与设计单位联系,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完成相关工作后填写三通联测资料。(3)换土固结过程中,在软土地基中放置片石,然后回填20cm碎石,需要全程检查换土材料的质量。(4)回填土料铺设在地基上后,发现深度不一致,采用放坡和设置台阶重叠的方式进行换填工作,将重叠部分压实,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5)在软基换填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应用,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施工效果。首先要平整施工路面,同时要填好路面的低洼部分。做好相关工作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路面,压实路面。

3.2高强度的夯实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施工单位采用高强度压实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采用低强度压力管理夯实地基。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有效提高整个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后期也无助于提高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水平。因此,施工单位仍需采用高强度压实技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硬度。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在软土地基处理前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测试,以确保后期能够正常使用压实技术处理地基,增强地基管理的有效性。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前往现场进行勘察,仔细检查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提高整个路基工程的质量,为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保护。

3.3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是在地下深处将石灰或水泥与土混合,使软土与固化剂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整个软土得到加固,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性,提高其承载力,减少沉降。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应用部分。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软土地基本身含水量高、强度低、孔隙比较大,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施工人员的注意水平,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全面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强度和硬度,完全满足我国公路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秀勇,王海龙,李杰.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大丽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5):455-459.

[2]黄群杰.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