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2

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邹瑜

四川省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611830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采取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n=62)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行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每组31例。对上述2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症状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5次坐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COPD患者采取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可起到不错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状态,同时可提升其肺功能。此种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肺康复强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现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可对肺实质、气道和肺血管形成累及,属于慢性炎症反应疾病。本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研究指出,此病的产生和吸烟、空气污染和不良作息习惯相关[1]。临床治疗本病中,于稳定期的通常采取祛痰、支气管扩张及吸氧治疗,但无法较好的满足治疗需求。为此,有学者在患者治疗中加强肺康复的护理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增强运动耐力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选取本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n=62)为研究对象,分析COPD患者护理中采取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n=62)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行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每组31例。其中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6例、15例,年龄45-78岁,年龄均值(57.65±4.54)岁。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例、14例,年龄42-76岁,年龄均值(57.68±4.67)岁。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法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

1.2方法

1.2.1参考组

本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讲解疾病及健康相关知识,指导其进行锻炼,同时给予其药物指导等。

1.2.2观察组

(1)运动康复训练:每做一次锻炼前指导患者做10分钟的热身锻炼,以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加运动量,锻炼时间在30到40 分钟,并在训练后再慢慢锻炼5 分钟。每天锻炼1次,一周最少5次,共计12周。可指导患者采取太极拳、走路等锻炼,每项锻炼时间最少为20分钟,每日1次,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性,尽量避免剧烈锻炼。

(2)呼吸训练:给予患者讲解呼吸方式,若患者理解能力差,应给予演示。采取腹式呼吸、腹隔呼吸及缩唇呼吸,每日训练三次,并指导患者学会正确咳痰,嘱咐患者以坐位、站立位,上体微倾,慢慢深吸一口气,屏气5s后连咳三次。指导患者掌握全身呼吸体操,以平静呼吸为主,站立位、前倾、抱头及转体呼气,按照患者的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

(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其相应的饮食指导。营养餐以碳水化合物50%、脂肪30%、蛋白质20%为主。为患者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如禁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鼓励其饮食摄入营养丰富,并每天饮用充足的水。

(4)心理干预:患者可因自身病情出现负面情绪,这对其治疗及康复形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详细了解,以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护理人员给予疏导,为其列举治疗成功案例,提升其治疗信心。家属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

1.3 效果标准

1.3.1症状评分

评价患者症状情况,主要为痰量多、呼吸困难及咳痰。各项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严重。

1.3.2功能状态

对采取才去5次坐立试验及6 分钟步行距离评价其功能状态。其中5次坐立试验为患者完成5次坐下至起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为患者6分钟下步行距离。5次坐下至起立时间越短,6分钟步行距离越长表示患者功能状态越好。

1.3.3肺功能

对2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予以检测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分析

表1显示,症状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

1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症状评分(分)

实验组

31

6.76±0.32

参考组

31

12.32±1.26

t

-

23.812

P

-

0.001

2.2两组5次坐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分析

表2显示,5次坐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

表2 两组5次坐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5次坐立时间(s)

6分钟步行距离(米)

实验组

31

6.54±1.24

421.24±20.43

参考组

31

8.46±1.54

316.43±23.45

t

-

5.406

18.763

P

-

0.001

0.001

2.3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表2显示,肺功能指标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

3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FEV1(L)

PEF(L/s)

实验组

31

1.45±0.43

4.67±0.45

参考组

31

1.16±0.23

4.25±0.36

t

-

3.311

4.057

P

-

0.001

0.001

  1.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因气道结构重构或者阻塞性肺气肿等原因,导致其肺部功能下降,继而诱发呼吸困难,影响其生存质量。该病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在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2]

肺康复强化护理能够给予患者基础护理,且可施行康复锻炼,可从多方面给予干预。其中运动康复训练可提升其机体功能,有助于提升其功能状态[3]。呼吸训练中经向患者讲解呼吸方式,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营养支持中,按照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其相应的饮食指导,可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其病情康复。心理干预能够消除其负面情绪,提升其护理依从性[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症状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5次坐立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参考组(P<0.05)。提示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可对患者的症状及功能状态予以改善,有助于提升其肺功能,相比较常规护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COPD患者采取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可起到不错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状态,同时可提升其肺功能。此种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小建,翁建光.肺呼吸康复治疗缓解期危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4):197-198.

[2]洪静,苏少蔚,叶盛.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2):164-168.

[3]黄展芬,林佩芬.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AT评分的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04):902-904.

[4]李雪飞,胡丽娇,李霞,颜丽琴.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内科,2016,11(01):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