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民俗:元宵节送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豫南民俗:元宵节送灯研究

邹庆全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摘要:豫南是指河南省南部,泛指信阳地区,文中的送灯习俗主要围绕着信阳的“南五县”展开,以光山县为例。豫南元宵节送灯习俗历史悠久,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送灯是人们表达对先人的一种敬重和怀念,相似于我国的清明节扫墓,豫南的元宵节送灯通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进行,天黑后到自家亲人的坟头送灯,送灯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在灯具的准备、送灯的程序和送灯的人员等方面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性变化,这种传统的送灯习俗也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南五县;送灯

豫南的“南五县”主要指潢川、商城、固始、息县和光山县。元宵节晚上到坟地送灯的习俗在当地已有很久的历史。元宵节送灯一直延续到现在既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时间长河里的发展,送灯也有逝者“观灯”之说,坟头灯的数量、颜色、大小和坟地场面的热闹程度等也都是后人发展现状的缩影。一般来说,在外的游子就算不回家过年,也要赶到元宵节回来送灯,这既是对当地民俗的传承,也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希望。

一、送灯的时间安排

送灯的时间安排在每年元宵节的晚上,不管天气怎样都会按例进行,送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正常情况下送灯都是天黑后开始,但有的家族坟地比较远比较散的也会下午提前开始,但像自己的父辈、爷辈或太辈等相对比较近的,都会选择在天黑后进行,另外一种就是远方的亲戚需要送灯(特别是指远方的亲戚中没有后人的,有的在临终前都有安排,有的后人也会自觉的承担起送灯的义务),并且距离比较远的一般都会在下午去完成,这种外亲的送灯,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丁代表到场,家里的妇人和小孩很少参与。在送灯的顺序上一般都会先安排远的,再安排近的。通常都是先送完远的,然后亲人们回来一起晚餐,晚餐后再集中到最亲最近的逝者坟头一起送灯。灯点亮后不会立即就走,一般都会陪逝去的亲人待一会,然后再一起离开。

二、灯的结构与颜色

元宵节送灯,当然灯是必不可少的,灯的结构和颜色等又是非常有讲究的,灯通常包括灯罩(也叫灯裤)、灯棍(有的也称灯骨,通常是用竹签或树枝制成)和蜡烛三部分。传统的灯罩是用各种彩色的纸糊成的,主要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等颜色组成,逝者去世的第一年用白色的灯罩,逝者去世的第二年用紫色或黄色的灯罩,逝者去世的第三年及三年以上基本上都是用红色的灯罩,这个在当地是很讲究的,不能用错。灯罩主要是用来给蜡烛防风的,以前的灯罩都是人们亲手制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也出现了机器制作的各式灯罩,如遇到下雨天,有的家庭也会用除去底部的酒瓶代替灯罩,取到很好的防风防雨效果。灯棍通常是用竹签或树枝制成,长度与灯罩的高度差不多即可,竹签的制作比较简单,通常是将粗一点的竹杆劈开,再将一端削尖便于插入泥土即可,细一点的竹子可直接截断即可,一个灯罩用三到四根竹签支开即可。有的灯棍也用树枝制成,以前的树枝通常用柳树枝或杨树枝制作,元宵节过后如树枝发芽,寓意好的风水和更好的兆头,所以人们在选树枝的时候都会选择活的树枝。蜡烛也分几种颜色,逝者去世的第一年都用白色的蜡烛,其他的一般都用红色的蜡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人们增强了用火安全意识,有的家族开始使用电子灯代替传统的纸灯,电子灯用起来比较方便,但价格也不便宜,在推广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人们还是更多的选择朴实庄重的纸灯,在表达对先人尊敬的同时也更多的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更好的传承了当地民俗文化。

三、送灯文化中的仪式感

(一)送灯现场的流程

送灯顾名思义是以送灯为主,在送灯的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烧纸、香、鞭炮和烟花等物品。烧纸又称钱纸,寓意是给逝者送去钱财的意思,是送灯必不可少的物品,这种烧纸在当地的市场或商店都有销售,一般情况下买的烧纸都是空白的黄烧纸,回家后用特殊的工具把钱的印子(铜钱印子)打印到空白的黄烧纸上,再按照三张一折的方式折起来,这里的折纸是折单不折双(一般是三张一折,折到最后张数不够的时候就采用一张一张的折,很少折成双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家们的操作,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彩印的现成的烧纸,这种烧纸不需要再打印,可直接使用,但在当地人们只要是有时间,还是会买空白的黄烧纸回来再亲自加工一下,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香也是送灯必不可少的物品,寓意着钱串之意,就是给逝者用来串钱纸或捆绑纸钱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生活中的绳子,这种香一般来说在30厘米左右,以笔直为主,不同于南方庙宇里的卷香,这种香在当地的市场或商场里都可以买到。在到达坟场后首先进行的就是送灯,把事先准备好的灯罩,灯棍和蜡烛拿出来在坟前点燃支好,然后再拿树枝在坟前画一个大大的圆,在圆里开始烧纸,寓意着给逝者的地盘,别人是抢不走里面的钱纸的。在快烧完的时候一般也会把带的香放在一起烧掉,最后就是到场的家人们逐一磕头,有的还会说上几句与逝者的问候或美好的愿望。最后一个环节就燃放鞭炮和烟花了,在以前这个环节是送灯过程中非常出彩的,也有一种各个家族财力的比拼,但是,随着国家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等禁令的落实,近几年来再也没有这个环节了,虽然从政策上来说的确执行的挺好,但传统的送灯习俗和节日的氛围也明显的冷清了不少。

(二)送灯中的忌讳与发展现状

在元宵节送灯的传统里,已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回来送灯的,也不能观娘家的灯,在当地的说法是娘家后续有人,不需要外嫁的女子回来送灯,如果是外嫁的女子回来送灯寓意着娘家没有了后人,需要外嫁女子回来送灯,这是一种不好的兆头,所以元宵节送灯外嫁的女子是不回娘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在将来不知道会不会慢慢的在这种传统中有所突破。

在南五县,亲人的坟地离自己住的地方都不远,很多就在村头或村后,并且也相对集中,所以在送灯的时候也相应的比较方便,在坟场或路边也有个别相对孤单的坟,有的是没有后人了,有的是后人在外地没有赶过来,也有的是客死他乡的异客,像这样的所谓孤坟,乡亲们在元宵节送灯的时候也都会为他点上一盏灯,让逝者在节日里也感受一丝温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河南省烟花爆竹禁放令》等系列文件的的实施,近年来再也没有鞭炮和烟花的燃放了,虽然空气的质量相对提高了不少,节日里也安静了许多,但对于世代相传的节日突然陌生了很多,节日里放鞭炮观烟花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原本热闹的场景瞬间冷清了,这也让远在外乡的游子或务工者在元宵节不选择返乡,有的家族只安排一个代表回乡为已故的亲人送灯,让元宵节送灯的习俗在悄悄的发生变化。

元宵节送灯的习俗发展已久,勤劳善良的人们用最朴实的方式世代相传,在寄托对故人怀念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俗文化的发展,在传承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送灯是人们内心的表达和思绪的牵挂,也是人们借此机会寻根问祖的表达,更是人们团结和谐的一种体现,元宵节送灯是一种地方民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吴益生.灯送上元夜,先人或可知——记豫南地区流传600年的送灯民俗[J].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2)

[3]王大伟.东北元宵节“送灯”习俗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3(04)

[4]陈美玲.试析东北元宵节“送灯”习俗[J].环球人文地理.2014.04

[5]李敬民.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J].艺术探索.2005(S2)

作者简介:邹庆全(1977.05-)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讲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