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拟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结核病拟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郑可可,何倩敏,江佩红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 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拟定开胸手术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理调查结果,并总结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5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50例患者基于不同的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结核病拟开胸手术术前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且严重,在临床中需要围绕患者的给他需求提供护理支持,基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手术预后信心,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核病;开胸手术;术前心理调查;护理干预

结核病也被称为痨病,其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而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属于青年人相对容易发生的慢性与缓发性的传染病,人和人之间往往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1]-[2]。传播源属于接触排菌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在临床中很容易出现反复感染与痰结核菌持续阳性、咯血等多种病症,对于部分病症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在临床中往往需要基于开胸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因为病程长、治疗时间长以及经济负担较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结核病患者在临床中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此时很难配合手术的开展[3]-[4]。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基于论著思路探讨结核病且拟定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案例,探讨患者在术前的心理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措施。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5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50例患者基于不同的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男女各15例、10例,年龄(36.51±2.41)岁,病程(6.33±1.34)年。常规组25例,男女各14例、11例,年龄(36.67±2.35)岁,病程(6.28±1.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开胸手术的术前准备。

实验组采用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状态

肺结核拟开胸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恐惧心态。患者和家属在了解肺结核后,很容易形成紧张与恐惧的情绪,再加上文化背景、信息获取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特征与反应会直接影响肺结核的进程。大多数患者对于自身病症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于临床治疗还会失去治疗信心,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还存在否认事实的现象,最终导致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2、抗拒心理。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时间长、难度大、见效慢,再加上开胸手术这一创伤性治疗措施,面对自身的病情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治疗信心。

1.2.2心理护理

1、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需要时刻注重患者需求的关注,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职业状况、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因素,针对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评估,证明肺结核的发生机制和开胸手术干预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了解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规避患者盲目猜忌的思想,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在术前可以通过音乐疗法,引导患者放松精神,消除焦虑、抑郁的情绪问题;2、术中。在开胸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做好病房环境的控制,积极缓解患者的焦虑感受并维持良好心态。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对患者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人格特征和性别差异,提供压力应对的基本措施,并给予适当且正确的引导,从而顺利应对疾病;3、术后。因为结核病的治疗过程存在较长的周期,同时疗效见效缓慢,结核药物可能会伴随着副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患者会逐渐失去开胸手术治疗的信心,从而导致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的发生,从而间接抗拒与排斥治疗。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适当沟通,多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抚,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从而培养患者的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SDS、SAS量表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基于SPSS24.0软件进行研究分析,P<0.05代表参与对比的两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焦虑抑郁情绪对比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25

71.24±1.31

32.21±2.13

66.24±3.66

32.24±5.21

常规组

25

71.25±1.22

46.24±2.61

67.35±3.47

51.21±4.60

T值

-

1.201

9.624

0.719

10.412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伴随着医学发展形式的多样化,目前的医学理念已经从以往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形式,心理情况与生活质量纳入到了临床监测指标,并将这一些指标作为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状况,这也间接体现了心理状况的重要性

[5]。从临床研究来看,大多数肺结核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会导致紧张刺激从而诱发不良反应,此时会一直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对于肺结核的抵抗能力。对于被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其往往存在人际交往关系改变、功能缺损以及躯体功能形象受阻等表现,此时会形成自暴自弃、社交障碍等负面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便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自制力,从而抵触开胸手术治疗导致疗效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此,对于肺结核拟开胸手术患者在临床中需要注重心理护理的实施,基于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保障临床护理实效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结核病拟开胸手术患者在临床中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问题,在手术前进开展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护理应当作为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结核病拟开胸手术术前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且严重,在临床中需要围绕患者的给他需求提供护理支持,基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手术预后信心,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永桃.浅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352-353.

[2]李彦春,邱凤.肺结核患者开胸术后肺部感染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0):45+50.

[3]韦雪腊.结核病肺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139-140.

[4]蒋雯娟,曾志耘.肺结核患者行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7):164-165.

[5]蒋雯娟,马晓萍.健康教育路径在护理肺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