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早期营养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探究

张寒, ,通讯作者王春辉

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0000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胃癌手术后患者,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早期营养干预治疗方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采用早期营养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早期营养护理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早期营养护理;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影响

在当前临床中,胃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表现为进食障碍、吞咽困难等,在肿瘤的消耗下,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在临床中,胃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操作容易造成应急反应,同时为手术期禁食、胃肠减压等等进一步加剧营养不良问题,导致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早期营养护理模式能够从患者术后的24小时内开始给患者带来营养支持,实施有效的护理方式,更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情况,优化患者的营养状态。在本研究中,主要是针对胃癌术后患者,分析早期营养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在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为45岁到79岁,其平均年龄是(60.2±8.3) 岁。在观察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8例和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为44岁到77岁,其平均年龄是 (59.8±9.4) 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差异不显著 (P>0.05) 。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都知晓本研究,同时签订了同意书。

纳入标准为: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胃癌患者;没有功能障碍。排除具有严重并发症和其他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之后实施相应的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然后开展手术治疗。在两组患者中,均在手术之后的24小时实施肠内营养干预,具体为:通过鼻肠管给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每天需要泵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保持65 mL/h速度。若患者未产生不良反应,在第2天需要泵入500 mL百普力,设置速度为50 mL/h,在第4天增加能全力1 000 mL,保持100 mL/h速度。在第7到10天,患者的肠胃功能逐渐恢复,需要停止灌注,指导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

观察组主要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常规早期营养护理,其中包含以下内容:(1)鼻肠管护理:要定期观察患者的鼻肠管状况防止压迫或出现挤压,从而保证通畅。(2)传统体位护理:在手术后,把患者的体位改为平卧,六个小时后如果患者意识较好,则需要每两个小时进行侧卧交替。在术后的第一天,帮助患者选择半坐卧位。在进行营养干预之前,抬高头部30到40度,输营养液完成之后,保持该体位30分钟到60分钟,避免患者误吸。(3)输液护理:在进行营养支持时,要对输液的温度和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做好口鼻腔护理,进行超声雾化治疗,减轻患者的咽部疼痛,促进患者痰液稀释,帮助排出痰液。(4)并发症护理:在手术之后,早期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腹胀,必须采用针对性护理,保证营养液现配现用,同时更换营养输液器。在术后,要采取各种方式保整患者口腔湿润,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在手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观察,及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就要上报医生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同时记录患者的肠鸣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2)统计并发症产生的概率,例如肠梗阻、切口感染、静脉炎。(3)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满意度问卷,设置总分一百分,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非常满意 (大于85分) 、满意 (70到85分) 、不满意 (小于70分)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方差,利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P<0.05) 。

表1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血清白蛋白

(gL)

体质量

(kg/m2)

淋巴细胞总数

(×10)

肠鸣音恢复

时间(h)

肛门排气

时间(h)

观察组

35.5±4.3

22.3±4.9

1.6±0.4

24.2±6.2

49.2±9.5

对照组

30.4±4.1

19.8±4.0

1.3±0.4

30.8±6.0

69.6±12.4

t/P

4.738/<0.05

2.270/<0.05

3.0471<0.05

4.394/<0.05

7.502/<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参考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组别

肠梗阻

切口感染

静脉炎

总发生率

观察组

1/3.33

1/3.33

0/0.0

6.6

对照组

5/16.6

4/13.3

1/3.3

33.3

xP

6.519/<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病因素有遗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等。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疼痛和体重减轻,在进行治疗时,多数使用手术治疗模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然而手术之后可能导致一系列应急反应,患者伴随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等,加之疾病对患者的代谢水平和营养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营养不良问题,身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必须要针对病情做好早期营养干预护理。在本研究中表明,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产生并发生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这表明通过早期营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病发率的产生。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营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患者手术之后的6到24小时可以开展早期营养,为患者肠道带来代谢的营养需求,避免胃肠功能衰弱,加速胃肠道恢复,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胃肠蠕动,确保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评估指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明霞.饮食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283-284.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0.03.030.

[2]李玉华.早期营养护理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228-229.

[3]于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