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刘珏汝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许多城市地铁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地铁内部的换乘流程更加复杂性,客运量迅速增加,使得地铁客运组织和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日常的出行过程中,工作日的早高峰、晚高峰时期,乘客很难上、下车,地铁内部非常拥挤,对乘客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旅客安全,地铁客运企业需要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加强地铁客运组织管理,优化控制有效措施,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地铁客运组织的原则,其次深入研究了地铁客运组织的方式,最后探讨了地铁客运组织的安全管理,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安全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配备了地铁,其已经成为部分人群外出旅行、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地铁的存在,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而且地铁运营大大缩短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时间和距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由于大多数市民的日常生活规律都是相似的,所以导致地铁会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拥堵现象,给乘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地铁客运企业要组织地铁客运服务业务,保证地铁安全链接的正常运行,此外,地铁客运企业应进一步研究地铁旅客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组织,以促进地铁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地铁客运组织的原则

地铁客运组织非常复杂,涉及的内容很多,要想对其进行完善的管控,地铁客运企业必须加强各部分的协调和控制,且整体规划必须完全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行的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优化,加强对客流量的控制,进一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此外,在规划地铁客运组织的同时,在保证整体运营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情况,深入研究分析客流的具体特点以及换乘流程,合理设计客流方向和出站方向,收集、采纳旅客的意见和反馈,更好地保障出行的整体安全。

除此之外,地铁客运组织要遵循从内到外、从上至下的原则,尽量采取三级客流控制方式。如果面对爆发性的大型客流,地铁客运技术人员应该综合分析客流方向和客流量,同时采取多种控流措施,实现对客流的有序控制,避免出现乘客受伤等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外,在组织管理换乘的旅客时,地铁客运企业应该遵循统一、可行、安全、可控的原则,从整体层面分散客流量。具体而言,地铁客运企业客运首先应该控制出入口客流,其次控制换乘客流,保证车站的安全,避免客流失控。最后,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地铁客运必须考虑到庞大的客流会带来的后果,比如人群踩踏、人群拥挤、不法人士实行偷盗等行为、散播谣言、地铁设施承受不住等应急情况。如果主站的客流量较大,则应该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以降低主站的客流压力。

二、地铁客运组织方式

(一)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组织。就地铁站而言,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应该采取紧急疏散、隔离的组织方法,但要明确,隔离主要针对客运站内部的严重事件,比如发生火灾、人为放置爆炸物品、车站水淹、踩踏事件、乘客突发恶疾等,为了保证现场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应该紧急疏散人群。另外,当客流量非常大时,可以事先在大门、出入口等主要位置放置一些弹性铁栅栏(如铁马、一米线),其能够起到有效隔离人员,保持正常客流的作用。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清客,其主要目标乘客包括列车上的乘客以及车站内部的乘客。如果要对列车上的乘客进行清客时,站长要在列车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站内监视,并进行列车试运行。如果要对车站内的乘客进行清客时,车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协助所有乘客从车站内有序的离开。

(二)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日常客运组织主要包括出站组织、换乘组织、入站组织。入站组织主要是指乘客通过自动扶梯、楼梯等进入车站站台,然后在客服中心使用自动售货机或其他设备购票,通过安检、闸机进入站厅和站台。出站组织主要是指旅客到达车站站台后,按照车站的指示,通过站台找到相应的出口。换乘组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换乘,到达转运站后乘客不必二次出站,直接在地铁内部换乘即可。另一种是外部换乘。主要指的是乘客离开后需要离开地铁,去到其他换乘其他路线。

(三)大型客流的组织分析。大型客流主要针对节假日和大型活动事件等情况,大型客流控制可以提前设置预防措施,进行相应的准备和控制等,地铁运营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了解地铁内部的规划和线路方向,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分辨出乘客的目的地,并且给予正确的方向指引。面对突发情况,比如儿童走失、钱包等贵重物品的丢失等,地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广播进行宣传,以便更快的解决顾客的问题。

三、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

(一)加强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管理。在地铁站客流组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车站空间的最大价值。为此,地铁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的扩大等候区的面积,避免人流过于密集的现象。另外,地铁工作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隔离支柱,安排人力引导,有效控制客流量的具体方向,避免客流的交叉和对流,加快客流的速度,保证旅客的畅通。此外,在利用好装备、有效控制客流的同时,地铁工作人员必须合理科学地设置安全措施,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地铁的安全运营和工作人员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保证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提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的利益,强化地铁出行的安全性,地铁运营企业必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加强站台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站台是地铁的主要枢纽和人们聚集的重要地区,站台安全是地铁运营的关键。在加强站台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的时候,首先应该密切关注乘客信息。如果站台非常拥挤,人流复杂,工作人员要通过现场监控系统维持现场秩序,组织乘客有序的排队,让乘客安全地上下站台。其次,要利用安全保护。为了正确引导人群,需要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相应的站内保安人员、站内志愿者、车站支援人员等,引导旅客的方向,合理组织,避免人员拥挤,保证乘客的安全。最后,要加强对旅客的引导。对此,地铁运营企业要合理使用地铁安全保护设备,在地铁的主体地区通过安全防护栏杆、设置显眼的出口标志,增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确保候机人员能够均匀分布在多个站台,有序等待,避免混乱。与此同时,要格外关注儿童、老人、孕妇等弱势群体,设置相应的等待区域,确保旅客在车站有秩序地排队,帮助旅客顺利、安全的出站或者换乘。

现阶段,地铁交通对于我国人口出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效率和速度,而且能够极大地保障出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与其他公共交通设施相比的话,地铁出行方式所耗费的资金非常少,保障了居民的利益。因此,我国地铁运营企业要在保证地铁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安全出行的管控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出地铁交通的价值和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客运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喻见波.城市设计、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2.

[2]马晓华.招商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6(11Z):2.

[3]郭燕华.创新招商引资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2010(2):64-64.

[4]王聪.濮阳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对策与建议[J].中国外资,2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