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1

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任吉凯

犍为县定文中心卫生院  四川乐山 614408

根据世卫组织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到人群中去,从而使大众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储备和鉴别能力。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结核病知晓率很低,对结核病防治带来困难。为更好地防治结核病,本文对结核病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总结,促使更多的人了解结核病及其防治知识。

  1.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使大众更加了解结核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规范治疗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措施等等,从而强化大众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大众预防结核病的能力,使其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远离结核病,从而达到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目的。通过采取健康教育的手段对健康群体、患者及其家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能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2.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是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人体除了头发和牙齿,其他器官系统均会受到结核病菌的危害,甚至直接侵入肺脏,造成肺结核。目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在各种结核病中高达80%以上,是结核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其危害人类健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结核病还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2.2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与盗汗等。其中发热是早期活动性结核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情较轻的患者大多数为低热,如出现寒战、高热则已可能是出现了病情恶化或者发生了感染。潮热也是结核病病人的发热特点,通俗来讲就是午后低热(37.3℃ -38℃),次日晨前退热。此外胃肠道不适也可能是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泄泻,甚至体重下降。严重的患者会有长期厌食的表现,长此以往结核病的慢性消耗会导致恶病质。女性的月经失调、闭经等症状也可能是由结核病引起的,因此当女性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要排除结核病的因素。此外,结核变态反应还可以引发过敏症状,如结核性风湿症、口-眼-生殖器三联症,眼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瘰疬面容等。

2.3 结核病的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很顽固的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疗程也长,容易发生耐药性,容易复发。一旦患上结核病,如不及时治疗,或不坚持长期的正规治疗,很难自行痊愈。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即使治愈了,结核菌还可长期潜伏在人体内,使人终身带菌,一旦免疫力降低,结核病还可能复发。结核病患者长期甚至一辈子遭受病痛的折磨,失去学习、工作、劳动、生育的能力,甚至被结核病夺去生命。如果结核病人不规范,不彻底治疗,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结核病人成为耐药结核病人,这样的病人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如果健康人被感染而发生结核病也是耐药结核病,而耐药结核病治疗起来相当复杂,疗程长,药物昂贵,治愈率低,病死率高。

2.4 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结核病主要通过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进行传播,为此,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结核病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病率。

(1)消除传染源:“飞沫传播”是结核病患者的传染源头,一旦发现

结核病患者就要及时地上报相关单位,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积极采取隔离措施。

(2)切断传染途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特别是结核病患者要主动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养成出门佩戴口罩的习惯,痰液里携带的结核病菌一旦暴露在空气中也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结核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随地吐痰。所处的室内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空气结核菌的浓度,减小传染性。

(3)增强人体免疫力:高效的免疫力,是机体正常运转的保障。人体内正常的免疫应答系统,可以排除大多数的致病微生物和细胞,从而保证机体能够处于稳定状态。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度劳累,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在饮食中要摄入充足营养物质,健康饮食,不吸烟不喝酒,这都可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必要时可采取接种卡介苗的方式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一般在8~12周就能产生免疫力,是通过卡介苗的抗体可避免或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至少可以维持5~10年。一旦机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患了结核病,症状也不会严重,在短时间内便可康复。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未感染结核菌的婴幼儿、青少年普种卡介苗,结核病人的家属这类人群,应尽早到专门的有资质的机构去接种卡介苗,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将结核病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3.总结

综上所述,结核病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为了遏制结核病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需采取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帮助更多的群众正确认识到结核病的危害,掌握预防结核病的健康知识,如此才能让大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结核病的防治之中,达到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