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象服务如何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浅谈气象服务如何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

张玉良,张永坤

伊通满族自治县气象局 吉林 四平 130700

摘要气象条件影响农业生产,作物生长发育更需要适宜的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有利的组合会使农业增产。本文从作物关键时间节点、节约成本、农业气象灾害、改善农产品品质四方面论述气象服务如何来助力农

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 增产增收 农产品 农业气象灾害 气象服务

1、前言

1958年第三次全国气象会议首次提出气象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1982年气象工作方针为“积极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准确及时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当前广大气象工作者正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

2、作法

2.1抓住作物关键时间节点指导农事

农业生物的生命过程既然在外界自然环境中完成,就必然受到有利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即使今后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人们还是要顺应外界气象条件、选择最优方案来安排生产。气象服务就是要抓住作物关键时间节点指导农事。如:2018年4月16日气象部门发布气象信息指出“预计20日后气温将稳定通过10℃,大田冻土解冻将超过55厘米,10-20厘米土壤墒情将在80%左右,5厘米、10厘米地温将达10℃以上。综合土壤化冻、气温和地温情况分析,预计4月20日开始进入大田玉米适宜播种期。同时提醒天气格局发生改变将进入少雨时段”2018年5月22日出现透雨,事实证明所有早播农户苗齐苗壮,而晚播的农户缺苗严重。而2019年大田播种期预报是这样的:“4月24-26日受冷空气的影响,降温明显,不易播种。27日气温开始回升,预计29日后气温及地温可达到播种要求,建议各乡镇开展玉米等旱田作物播种工作。同时预计5月5日前后将出现透雨,建议农户5月初完成大田播种工作。”事实证明5月5日出现透雨(11.2毫米),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为大田出苗奠定了良好基础,适时的播种给农民带来高产稳产。

2.2节约成本

在农业生产管理措施方面也要结合气象条件来实施。传统“大水漫溉”的惯性生产意识和生产方式,造成灌溉用水、化肥、农药等投入用量居高不下,节约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是农民增收的一项。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了微量元素,避免了浪费。使用滴灌方法结合施肥,明显节省了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小气候仪监测,我们了解到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而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通过小气候仪检测发现滴灌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滴灌操作方便,且出流孔很小,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根区土壤可易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温室采用滴灌后,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2.3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气象灾害是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或是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或是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

产业兴,带动乡村兴。如何兴产业,规避风险是重要一环。如2021年4月18日、4月30日-5月2日冷空气来袭,气象服务运用课题研究成果来预测设施农业棚内温度,预测到最低气温将小于5℃的结论,提醒农户针对不同植物生育期预防低温造成会轻度冻害,建议农户扣小棚来防范灾害。又如2021年5月23日、6月2日气象部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工作,非常有效的缓解了大田玉米苗期的旱情;2021年8月21-22日伊通景台、马鞍乡镇出现局地气候使部分玉地块米倒伏,气象服务重点是结合温湿风在合适时机提醒农户喷洒矮壮素,事实证明喷洒过矮壮素的农户玉米没有出现倒伏现象,减少了风灾的影响;短时强降水将导致低洼农田遭受短时渍涝,对作物和蔬菜健壮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气象服务及时提醒农户提前清沟理渠,雨后立即排涝降渍;每年的6-9月强对流天气常常发生,冰雹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近十多年来气象部门精准的防雹作业着实减轻了冰雹的灾害;每年冬季(11-2月)气象服务重点转移到设施农业,温度灾害及雪灾是防范重点,提前三天发布气象信息让农户做好防范,临近时精准预报灾害发生的时间点来指导农户精准防范来减少损失。

在作物全生育期生长过程中会有许多随机的天气状况发生,气象为农服务需要恰当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农事活动,减少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同时增加了丰收指数。由于农民的辛勤耕耘,及气象科技服务的加持,从而有效的趋利避害,气象为农服务为农民争产增添了动力。

2.4改善农产品品质

当前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呈现出产业化,如何出精品为农民增收亟待解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提升农产品质量是兴农富民工程。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从气象学角度对农产品品质进行评价分析,不仅涉及农产品品质理化指标,而且考虑到同期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气候品质认证实现了农产品品质定量化评价。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提升重点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增强品牌效应,提升中国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气象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志凤说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农产品附加值可提高10%以上。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秀香指出,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生长期的天气情况,不仅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让农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

3小结

综上所述气象服务在抓住作物关键时间节点、节约成本上和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危害、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为农民争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精准服务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气象服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申双和 景元书.《农业气象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