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单胎初产妇心理、总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单胎初产妇心理、总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朱莉莉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产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单胎初产妇心理、总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22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单胎初产妇实施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地改善负性情绪、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率。

【关键词】单胎初产妇;层级心理护理;自由体位分娩;产程时间;心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减少产时、自然分娩等安全、舒适助产服务逐渐广泛应用在临床上,但无论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都可能因为认知及心理因素导致分娩助产配合不佳,增加会阴撕裂及疼痛程度,甚至可能提高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发生率,产妇的安全性及分娩舒适度均可能受到影响[1-2]。初产妇因对分娩知识的缺乏与恐惧,往往会遭遇心理及生理的多方问题,极易导致产妇出现角色适应不良情况,影响分娩效率及新生儿状况[3]。采用层级心理护理对患者分级,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常规心理护理的盲目性[4]。本研究将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应用于单胎初产妇分娩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22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单胎初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水平、胎儿双顶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观察组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层级心理护理。①共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汉服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及时安慰、鼓励产妇,在交流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刺激性语言,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产妇隐私;根据产妇的偏好播放轻音乐;减少产妇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倾听产妇、用心感受产妇的语言及非语言信息,与家属共同给予产妇心理上的支持。②团队心理辅导:在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团队心理辅导,5人为1组,开展4次,每次1 h。第1次团队心理辅导,护理人员需要评估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产妇错误认知,帮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第2次团队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认识焦虑、烦躁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分娩过程的重要影响,同时帮助产妇摆脱自我形象紊乱危机,指导产妇表达情绪,对产妇缺乏的专科知识进行信息支持;第3次团队心理辅导,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腹式呼吸、冥想及静坐,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放松全身;第4次团队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应创建支持性环境,帮助产妇提升自我效能感。③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及开放式提问,不予引导和暗示,观察产妇交流时情绪及表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分娩,给予信息支持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提供支持性情绪疏导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给予情感及咨询干预;护理人员根据产妇情况制订个性化应对策略,动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使用“心理沙盘疗法”帮助产妇释放压抑的情绪,宣泄法消除产妇不良情绪。(2)自由体位分娩。按照产妇个人意愿选择前倾、蹲、半卧位、趴、侧卧位、直立等自由体位分娩,产妇还可根据舒适度变换体位,且助产士应严密检测产妇胎心、胎头下降及宫缩情况,在胎头着冠时,消毒产妇外阴,在接生时,助产士指导产妇控制腹压,确保胎儿顺利娩出。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统计两组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HAMA、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 心理情况的比较(x±s, 分)

组别

n

HAMA

HAM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10

36.41±3.19

23.73±4.68*

35.95±2.94

21.84±3.51*

观察组

110

36.58±3.24

14.01±1.03*

35.91±3.12

13.62±1.38

t

0.187

8.737

0.106

7.002

p

0.559

0.000

0. 472

0.000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产程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产程时间的比较(x±s, min)

组别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对照组

110

456.31±70.38

73.55±9.04

11.05±1.83

观察组

110

362.68±56.79

42.61±6.13

7.14±1.15

t

27.903

8.946

0.194

p

0. 000

0. 000

0. 000

2.3新生儿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2

3 新生儿情况比较 [n(%)]

组别

n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

对照组

110

7(6.36)

9(8.18)

观察组

110

1(0.91)

1(0.91)

2

3.705

5.114

p

0.000

0.000

3讨论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产妇精神、产道、产力、胎儿是动态变化因素,可能会影响母婴结局,而在传统分娩中,产妇被安排体位进行分娩,对舒适性及产力均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对侧切率、会阴疼痛裂伤、产钳助产、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胎儿娩出速度有一定影响。另外产妇产后会出现身体各项激素失调的情况,加剧了对角色的不适应情况,因此帮助产妇适应目前角色是产科护理的难点之一[5]。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自由体位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妇舒适度,减轻疼痛。本研究将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应用于单胎初产妇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单胎初产妇实施层级心理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地改善负性情绪、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顺莲,吕伟冬,王艳芳,等.产房开放联合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及对分娩过程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1):75-76.

[2]李海峰,赵玉华.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100-101.

[3]谢颖,戴小红,陈思羽,等.骨盆摇摆辅助干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8,32(7):1113-1115.

[4]李艳华,梁微,周珍珍.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69-72.

[5]杨瑰艳,陈求珠,林明影,等.耳穴贴压干预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11):117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