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的信息化外科药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3

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的信息化外科药学实践

赵哲 ,向洪斌 ,谷欣荣 ,杨国兴,李永宁 ,谢星斌,李素霞 ,白海涛

宁强县天津医院   陕西 汉中  724400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析的是信息化外科药学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78例样本均是在我院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中挑选的,以抽签法将上述样本分成39例试验组和39例对照组,均接受同一种化疗方案,之后将传统诊疗模式管理给予对照组,信息化外科药学管理给予试验组,比较小组间生活质量、炎性因子、用药依从性、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等数据,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39例试验组患者急性、延迟性呕吐的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二组生活质量时发现:较高的为试验组(P<0.05);就各组炎性因子反应而言:试验组更佳(P<0.05);用药依从性比较:较高的为试验组(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信息化外科药学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降低其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信息化;消化道肿瘤术;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在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为化疗,但患者在化疗期间极易出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会对其依从性和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相关研究显示,若患者在化疗期间未接受预防用药,则发生CINV的患者会占80%,放弃化疗的患者会占20%。虽然世界肿瘤学会对于CINV的防治方案在不断地更新,但依旧有40%的化疗患者承受着CINV的折磨,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会因自身消化受到手术、术后的改变,致使在术后化疗期间发生CINV的概率较高[2-3]。因此,有学者提议以信息化外科药学方案全程管理CINV,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降低了患者发生CINV的概率,提升其预后。此次研究一共择取78例在我院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作为样本,探析了信息化外科药学的应用价值,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以下时间范围内到我院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中挑选出78例作为样本,时间范围: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然后以抽签法将样本划分成两组,试验组作为一组名称,对照组为另一组名称,各组人数为39例。

试验组患者信息:20例、19例分别为男性、女性人数;74岁为年龄最大值,46岁为年龄最小值,(58.72±10.17)岁为年龄中间值。

对照组患者信息:19例、19例分别为男性、女性人数;73岁为年龄最大值,47岁为年龄最小值,(59.21±10.09)岁为年龄中间值,比较二组基本信息数据显示差异性较小,可分析。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诊疗模式管理,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化疗期间,仅为其提供简单的用药方案、药物的剂量和用法等。

给予试验组患者信息化外科药学管理,详细的内容:(1)组建CINV药学信息平台:由我院外科药师、普外科、信息科组成,主要包含用药信息库、阶梯式CINV用药途径两方面。信息库是指外科药师记录的止吐药物、化疗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资料,之后通过计算机语言将其编写嵌入HIS医嘱系统中,可为临床医师查找用药资料和拦截问题医嘱提供便利。阶梯式CINV用药途径是指外科药师与医生结合本院药物供应目录、指南、专家共识等几方面对CINV进行阶梯式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为患者制定对应的用药途径,若患者在化疗期间有CINV发生,则需立即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案。(2)CINV药学服务:医护人员:外科药师需定时进行化疗用药相关知识培训,进而使医护人员对于化疗、CINV用药规范性、安全性等方面视程度提升,然后将CINV用药途径和药学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详细地告知医护人员。与此同时,外科药师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医生、护士对于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差异性培训。用药途径的选择是医生培训的重点,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禁忌等情况;用药的最佳时间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为护理人员培训的重点,避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预后效果。患者:外科药师需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为其建立化疗档案,并进行CINV综合评估。在开始化疗之前,外科药师需将CINV自我监测的方法和《患者化疗关爱手册》的正确填写方法告知患者,为其提供CINV防治患教视频,进而使其用药依从性提升。而在患者化疗期间,外科药学还需对其用药途径进行监察,如有异常需及时给予对应处理,做并做患者的回访、复查工作。

1.3评价标准

(1)恶心属于人主观体验中较为隐蔽一种,其追踪与评估的难度相比于呕吐较高,所以此次研究在评定各组CINV发生情况、控制情况时主要以呕吐作为量化指标[4]。患者用药后24小时内发生呕吐的为急性呕吐,在用药后24-120小时内发生呕吐的为延迟性呕吐;CINV的严重程度共分为四个等级,0级/无、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控制有效

0级、1级。(2)用药依从性:以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等指标来评定各组用药依从性[5]。患者用药的时间、用法用量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的判定为完全依从;患者仅偶尔出现用药时间、用法用量未按医嘱进行的判定为部分依从;患者从未按照医嘱用药的判定为不依从。(3)生活质量:将躯体功能、心理质量、独立功能及身体健康等作为评定小组间生活质量的指标,并对比数据差异性[6]。(4)炎性因子水平:记录各组患者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介素-6等指标数据,并比较差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标准差、%表示,检验以t、X2进行,存在统计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小组间急性呕吐发生和控制情况,见表1。

表1两个小组急性呕吐发生和控制情况调查表(n,%)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控制有效

试验组

39

33(84.62)

5(12.82)

1(2.56)

0(0.00)

38(97.44)

对照组

39

23(58.97)

9(23.08)

6(15.38)

1(2.56)

32(82.05)

χ2

-

-

-

-

-

5.014

P值

-

-

-

-

-

0.025

2.2 小组间延迟性呕吐发生和控制情况,见表2。

表2两个小组延迟性呕吐发生和控制情况调查表(n,%)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控制有效

试验组

39

25(64.10)

9(23.08)

5(12.82)

0(0.00)

34(87.18)

对照组

39

20(51.28)

6(15.38)

12(20.51)

1(2.56)

26(66.67)

χ2

-

-

-

-

-

4.622

P值

-

-

-

-

-

0.032

2.3小组间用药依从性,见表3。

表3两个小组用药依从性调查表(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试验组

39

34(87.18)

4(10.26)

1(2.56)

38(97.43)

对照组

39

22(56.41)

7(17.95)

10(25.64)

29(74.36)

χ2

-

-

-

-

8.573

P值

-

-

-

-

0.003

2.4小组间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

表4两个小组生活质量调查分析(±s)

组别

例数

心理质量

躯体功能

独立功能

身体健康

试验组

39

85.96±2.12

89.53±3.25

89.98±3.65

91.72±1.35

对照组

39

71.67±2.27

71.37±2.64

76.04±2.27

72.16±1.82

t值

-

28.732

27.085

20.253

53.906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5小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5。

表5两个小组炎性因子水平调查表(n=39,±s)

组别

MMP-9(ng/ml)

hs-CRP(mg/L)

TNF-α(ng/L)

IL-6(ng/m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229.36±71.43

331.12±81.44

14.09±4.03

7.35±1.35

169.84±20.92

103.23±18.41

53.19±11.04

34.15±3.14

对照组

217.06±66.09

227.89±69.24

14.41±4.47

9.45±1.81

169.98±21.55

137.88±20.41

53.36±12.05

43.71±3.56

t值

0.789

6.031

0.332

5.808

0.029

7.873

0.065

12.577

P值

0.432

0.000

0.741

0.000

0.977

0.000

0.948

0.000

3、讨论

CINV为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化疗期间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具有54%-96%的发生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极易引发患者出现食管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甚至可能造成其放弃治疗,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受到影响[7-8]。因此,如何降低CINV的发生率,一直都是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表明,若是在患者化疗期间及时给予其科学、合理的预防用药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CINV的概率,提升其依从性。传统的诊疗模式管理,仅能为患者提供简单的用药方案、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存在医护人员自身对于药学服务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不足,极易出现药物相互反应和患者未按医嘱用药的情况,预后效果并不理想[9-10]。而信息化外科药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管理模式,可将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所用的抗肿瘤药物、防治CINV的药物及抗肿瘤用药途径管理等内容全部覆盖,能充分满足医生、护士、患者在抗肿瘤药物治疗周期中所有的药学需求。同时外科药师还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实施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培训,使医生在用药途径的选择上应更科学、合理化,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禁忌的情况;使护理人员在CINV防治用药的最佳时机和用药后不良反应观察方面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得以提升,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区分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提升了其预后效果。而且该模式还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严格监督治疗方案每个流程的落实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纠正,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回访、复查工作,进一步保障其预后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39例对照组急性、延迟性呕吐的控制有效率来说,39例试验组更高;就二组生活质量而言,试验组较高;用药依从性比较,对照组比试验组差;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中,试验组改善得更为理想。

综上,信息化外科药学管理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提升,发生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概率降低,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炎性水平得以改善,建议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卢钧雄,张建盼,陈晓娜等.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的信息化外科药学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6.

[2]苏菲,娄彦妮,李利亚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敷贴防治消化道肿瘤中、高致吐性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23):104-110.

[3]许雪芬,许楚敏,倪晓岚等.耳穴压豆疗法对改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7):53-54+57.

[4]倪玉丹,陈玉红,徐莉等.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及对营养、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21,35(05):451-454.

[5]冯莅雯,郭倩倩,秦艳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特点[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52-1755.

[6]朱珠.消化道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配合化疗泵持续化疗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1-2.

[7]张曦尧,殷丹琴.耳穴埋籽配合穴位贴敷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6):62-64.

[8]吴烁,金凤岚,肖健存.氟哌噻顿美利曲辛防治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4):178-181.

[9]陈莉,杨建芬,韦莉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止血液系统肿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疗效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6):150+165.

[10]林友燕,方爱军,方晓.穴位包埋防治顺铂多日方案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1):1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