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吴丹1,张楠2

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2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在理清“岗课赛证”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关键词:岗课赛证;物联网应用技术

2021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指出,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岗”是工作岗位,是学习的标准,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是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推动“课堂革命”,应按照职业教育特点,针对多样化生源,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课程体系,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赛”是职业技能大赛,也是课程教学的成果展示,通过比赛提升和展示学习成果;“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习或工作经验的证明。岗课赛证,单独都不是新事物,关键是统筹兼顾,推进四者一体化的融合。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通信工程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和专业建设发展,也必须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2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学院各专业都存在着“重专业、轻能力,重技能、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各专业应以岗定课,使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课证融合,使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赛互补,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岗”“赛”“证”源于“课”。

(二)专业(群)缺少对“岗课赛证”融通的实施路径的深入研究。缺少深入广泛的岗位群职业技术技能市场调研,课程体系陈旧,不能立足于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构建专业(群)课程组块,不能形成“岗”“课”联动的课程运行机制。在推进“岗课赛证”课程融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校企教育资源配置不对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到位、对接实际产业脱节错位等现象。

(三)教师在“引岗入课”层面深入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研究不深,理论发掘与实践对策的探讨不深入。教师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掌握不到位,没有真正实现课堂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3职业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探索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制定完善“赛”“证”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刻领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制度设计的意义,引导师生了解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1+X证书制度、学分银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转变思想,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国家“岗课赛证”相关政策措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岗课赛证”融通发展的综合育人环境氛围。

(二)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进行岗位、课程、竞赛、证书四要素相互支撑,一体化设计。以岗位作为模块化课程开发源点和教学指向,以竞赛作为课程项目化教学组织载体和成果形式,以1+X证书作为课程建设依据和标准,根据“单独课程模块年度更新,整体课程体系三年升级”原则,引入龙头企业最新的岗位需求、竞赛规程和职业标准,以模块化重构重组推进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课程升级与技术迭代的高度耦合和正相关,有效提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度和效度。“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一体化

图1“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方案图

(三)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整合专业(群)课程资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选择教学内容,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底层共享、中层融通、上层互选”“平台+模块+方向”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课程结构、整合课程顺序,增强课程的兼容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支撑“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重构后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平台+课程

图2重构后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融通课程建设。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建设需要,构建校企综合育人协作共同体。基于职业教育明显的跨界、跨行、跨域等类型特征,整合“产教”“校企”“工学”“理实”及“双元”“虚拟现实”等要求,育训并举,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能力提升、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于一体,落实校企“双元”育人主体责任,校企共同推进“岗课赛证”融通。

(五)基于信息技术推进课堂革命,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落实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推动“岗课赛证”灵活实施,一是师资共享;二是倡导使用内容形式与时俱进的新型教材;三是创新灵活多元的有效教学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大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动“岗课赛证”融合教学。

(六)健全工作机制,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采取过程性、综合性、终结性、增值性考核,通过专业评估、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重点企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数据分析,了解以“岗课赛证”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效果和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的课程改革满意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并更新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综合了解高职教学质量和“岗课赛证”实施情况,多元评价,建立长效反馈及改进机制。

4结语

在职业教育众多利好政策引领下,结合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通信工程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通过“岗课寒证”融通的专业建设改革和实践,进行依岗定课,重构课程体系;规范标准,制定人培方案;课证融通,培养核心能力;以赛促教,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物联网行业提供针对性和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兰静.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智能物联技术,2022(5)

【2】王奕.高职院校“岗课赛证创”五维融通课程体系探索——以物联网专业为例[J].科技风,2022(02)                                            作者简介:吴丹(1978-),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

张楠(1984-),吉林长春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通信

基金:2021 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ZCY361)

1“岗课赛证”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