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体会

胡姗姗,程倩通讯作者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婴幼儿股骨干骨折56例进行分析,所有的患儿均使用悬吊皮牵引,其中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有49例,所有的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接受相关护理,主要包括: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的亲和度,并对并发症加强预防。结果:有15例患儿出现皮肤水泡,占比(26.79%),3例压疮,占比(5.36%),采用相关处理后均愈合。对所有治疗护理后的患儿进行随访,发现骨折均完全愈合,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小夹板固定和悬吊牵引进行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治疗期间需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实施,对患儿和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给予患儿系统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婴幼儿;股骨干骨折;护理体会

引言:在小儿骨科中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婴幼儿骨骼骨折后不仅有较强的塑形能力,还有愈合较快的特点,所以常采用双下肢悬吊皮牵引的方法对3岁以内的股骨干骨折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部分患儿,均接受相关治疗和护理,统计结果后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样本选择的目标,类型为婴幼儿股骨干骨折,以56例患儿为主要分析目标,展开研究的时间为2022年2,2023年2月为结束时间。所有患儿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3例和23例。患儿的最小年龄至最高年龄范围为2d至36个月,通过整体年龄计算平均值为(18.65±2.13)个月。产伤、跌伤、坠落伤和车祸伤分别有5例、31例、15例、5例。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分别有17、19例、15例、5例。所有的患儿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其中配合患肢大腿小夹板外固定的患儿49例,合并皮肤擦伤、脑挫裂伤、肝挫伤、脾挫伤的分别有11例、5例、1例、1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有15例牵引过程中出现皮肤水泡,3例压疮。

1.2方法

清理所有患儿双下肢皮肤,保证清理干净,对患儿的膝、踝和小腿部位进行胶布条固定,皮牵引时采用绷带包扎,将患儿的体位调整为侧卧位,并将双下肢同时向上悬吊,90度屈髋,将双下肢外展,保持30度对称;控制好牵引重量,以臂部抬离床面2cm至3cm为宜,重量约为1.5kg至2.5kg,以2周至4周为牵引周期。

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了解其变化,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和哭闹程度,了解疼痛程度,如果患儿的损伤因坠落或车祸所致,则在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了解是否存在合并症,将观察结果及时向医生反馈。(2)心理护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表达能力较弱,无法清楚地表述疼痛感,也无法表达需求,多数患儿哭闹严重。尤其是疼痛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加之陌生环境的影响,患儿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感,其哭闹更加严重,此时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保持耐心进行护理,对患儿轻轻抚摸,给予全面的呵护,在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感,采用柔和的语气,可使用舒缓的音乐或玩具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由于患儿家属对患儿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意外发生后,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自责心理、恐惧和紧张,此时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做好相关解释,以此缓解患儿家属的顾虑,详细地讲解患儿的病情,并告知如何做好相关配合工作[1]。(3)牵引皮肤准备和护理。对患儿皮肤油污采用肥皂水进行清理,对外伤情况进行观察,若存在皮肤擦伤的情况,则采用碘伏进行消毒,如果创口较大,应及时处理,且皮肤牵引时应避开伤口。护理人员保持床单被褥的干净整洁,采用柔软的床单,避免出现皱褶。对患儿的皮肤进行定时擦洗,每天2次或3次为宜,在此过程中控制好力道,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完成擦洗后,涂抹爽身水,加强其他部分皮肤的观察,以免发生皮疹,嘱咐患儿家属要进行指甲的修剪,避免抓伤。嘱咐家属多引导患儿饮水,并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禁止刺激性食物摄入。对患儿加强保暖,但避免牵引受到衣服影响,做到勤换衣、勤擦身,避免男患儿小便时将牵引带尿湿。(4)观察牵引固定及护理。儿童具有生性好动的特点,且患儿的自控力和耐受力较低,所以要控制好牵引时间,保持牵引时的正确姿势,为了防止患儿活动过多,可使用被单进行躯干的束缚,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控制好患儿的双下肢角度,并控制抬高距离;由于牵引装置极易断裂、扭曲和滑脱,需要对患儿的情绪进行调节,可在床头张贴儿童卡通画,并设置玩具,从而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护理人员还需要对绷带的松紧度,并避免绷带和胶布移位。小夹板固定时期间,需要对扎带的松紧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在牵引的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足趾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发生肿胀,温度和颜色是否正常,对踝关节、足趾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则需要及时处理

[2]。对牵引过程中是否出现畸形或是否发生肿胀加重的情况进行观察,若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2 结果

对所有患儿进行长期随访,时间为1年至5年,所有患儿的骨折均愈合,且骨折端无畸形,有53例双下肢等长,健肢比患肢长0.5cm和健肢比患肢短0.5cm的分别有1例和2例,所有患儿的行走均正常无跛行。

3 讨论

婴幼儿的骨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塑形能力较强、骨折端不要求达到解剖复位且愈合较快,所以采用悬吊牵引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方法进行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患儿年龄较小,且语言交流存在不足,不仅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也会导致不良现象的发生。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表现出母爱的特征,充分突出亲和力,并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配合度[3]。所以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十分重要,之后给予全面的护理,才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利萍.优质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9):187-188.

[2]王琳.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3):111-112.

[3]张丽华,韦宜山,申雅文,薛慧琴.创新皮牵引带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6):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