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梁家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接受DCE-MRI检查,分析其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良性组IAUGC、Ktrans、Kep、Ve、MaxSlope、CER、短径、长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对乳腺病灶的性质鉴别价值较高。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乳腺癌

早期发现及治疗对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借助优越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1]。随着对DCE-MRI序列深入的研究,发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可用于评估病灶供血血管壁的渗透性变化,在预测病灶的侵袭性方面价值较好[2]。本文拟利用乳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定量参数用于乳腺病灶性质的鉴别,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女性且年龄≥18岁;DCE-MRI检查提示病灶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1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56例为良性,44例为恶性。恶性组年龄30~75(52.97±1.86)岁,体重指数(22.15±2.46)kg/m2。良性组年龄32~75(53.40±1.91)岁,体重指数(22.24±2.5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进行检查,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下垂。平扫序列包括轴位FSE T1WI(ER670 ms,TE55 ms)、FSE T2WI脂肪抑制(TR 2510 ms,TE 69 ms)、扩散加权成像(b值取800 s/mm2,TR 2980 ms,TE 55 ms),层厚 5 mm,层间距1 mm。DCE-MRI采用轴位T1WI脂肪抑制动态增强扫描序列(TR 5.6 s,TE 55 ms,翻转角15°,体素1.2*1.2 mm),扫描28个时相,第一时相扫描54 s,后每个时相18.8 s。

1.3  图像评价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观察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病灶长径及短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采用GenIQ软件测量TIC曲线下的初始面积(IAUGC)、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最大斜率(MaxSlope)、CER、短径、长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乳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

1 乳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n%

MRI特征

良性组(n=56)

恶性组(n=44)

χ2

P

形态

5.818

0.016

规则

40(71.43)

21(47.73)

不规则

16(28.57)

23(52.27)

边缘

9.769

0.002

光整

27(48.21)

8(18.18)

不光整

29(51.79)

36(81.82)

内部强化

8.583

0.003

均匀

19(33.93)

4(9.09)

不均匀

37(66.07)

40(90.91)

TIC曲线

22.703

<0.001

流入型

21(37.50)

1(2.27)

平台型

10(17.86)

4(9.09)

流出型

25(44.64)

39(88.64)

2.2  乳腺病灶各项参数

良性组IAUGC、Ktrans、Kep、Ve、MaxSlope、CER、短径、长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乳腺病灶各项参数

组别

n

IAUGC

Ktrans(min)

Kep(min)

Ve

MaxSlope

CER

短径(cm)

长径(cm)

良性组

56

0.23±0.15

0.50±0.35

0.67±0.51

0.78±0.23

0.04±0.02

2.31±0.67

8.61±7.62

12.15±9.15

恶性组

44

0.72±0.35

1.53±0.57

1.95±0.94

0.91±0.10

0.13±0.10

3.37±0.94

13.25±8.46

18.67±11.34

t

9.441

11.122

8.697

3.495

6.578

6.579

2.879

3.18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5

0.002

讨论

肿瘤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征与其恶性程度紧密相关。肿瘤生长过程中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促进血管的分化及血管新生。相较于正常组织,肿瘤的新生血管密度较大并且分布不均匀、内皮细胞基底膜的发育不完整,因此其血管壁的通透性较强[3]。DCE-MRI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特征,并且可定量反映病灶微环境的血流动力学、血管密度及血管通透性等。

既往研究指出,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MRI影像特征指出,良性组与恶性组的最大径差异显著[4]。本文中对病灶的形态进行评价,发现良性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与恶性组差异显著,并且病灶的长径、短径低于恶性组,提示恶性病灶的生长速度更快且侵袭力更强。良性组IAUGC、Ktrans、Kep、Ve、MaxSlope、CER低于恶性组,提示定量灌注参数在鉴别病灶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对乳腺病灶的性质鉴别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费莹,许建铭,沈钧康,等. 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6,14: 63-65.

[2]周意明, 徐筑津, 华彬,等. 比较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和半定量参数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0, 36(3):396-400.

[3]杨艳芳, 周芳芳, 赵茹. 乳腺癌DCE-MRI半定量参数与组织病理的关系及其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探究[J]. 西藏医药, 2020, 41(4):23-26.

[4]余海波, 王春红, 王珍,等. 乳腺癌血流动力学DCE-MRI定量参数评价[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 20(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