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叶春良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14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2.01-2022.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40例患者)、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4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临床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结果:在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当中,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实际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在免疫功能指标当中,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处于低位,P<0.05。结论:因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优势明显,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可以广泛使用,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而且免疫功能未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老年急性胆囊炎;机体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胆囊炎属于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该疾病往往临床表现明显,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得到有效治疗[1-2]。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大的改变,胆囊疾病发病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在人群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如果胆囊结石卡住胆囊管进而引发胆囊结石嵌顿,使得急性胆囊炎的发生[3-4]。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主要采取手术方式,其中,开腹手术治疗由于创伤性较大,加上很多老年人群本身患有较多的基础性疾病,使得手术难度增大,风险性增加。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逐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本文中对本院收治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取8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2.01-2022.12。其中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展开腹腔镜微创手术。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在经过相关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且年龄≥60岁。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比例分别为:22例:18例,患者的年龄所在范围:60~72岁,平均(67.2±2.6)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0岁到71岁之间,平均为:67.5±2.2岁。

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3.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皮肤进行局部消毒,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后切口经腹部而直入。在减压后顺利结合手法将胆囊切除,最后逐层缝合,常规留置引流管[5]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持头高脚低的体位,左侧倾斜仰卧位。对患者建立人工气腹气压,维持在10到14mmHg。采用三孔法进行镜像探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酌情增加孔道。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分离胆囊和周围粘连组织。将胆囊充分的暴露后扩大前后三角。如果患者胆囊张力较大,可以在胆囊前内侧戳一小孔,并将胆汁吸除干净后进行减压。在腹腔镜下辨认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在确认无误以后,使用生物夹进行夹闭。随后,采取电凝止血对胆囊床进行止血工作。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并仔细观察有无出血点和胆漏等情况,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6]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给予4~5天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发生。根据引流情况,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患者展开床上四肢肢体活动、各个关节活动等。嘱咐患者尽早展开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蠕动,促使患者尽快排气,恢复正常消化能力,有助于病情尽快恢复,并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

(2,比较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在患者手术前1天和术后1周,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4ml,使用肝素抗凝管-4℃保存;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进行监测,使用免疫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水平(CRP)进行监测。

(3)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指标对比。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法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疼痛与分值成正比关系。

3.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涵盖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恢复清醒时间研究结果)表示:

t检验,计数资料(涵盖护理有效率研究结果、不良事件研究结果)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等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相关指标(

组别

手术切口长度(cm)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7.40±0.72

73.30±5.60

82.25±6.63

2.20±0.46

18.20±2.10

9.85±0.78

观察组

2.15±0.22

70.22±4.23

35.30±5.24

0.95±0.32

12.63±1.19

6.42±0.34

t

5.704

7.931

8.236

9.236

5.562

7.26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术前免疫功能相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周,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组别

时间

CD4+(%)

CD8+(%)

CD4+/CD8+

CRP(mg/L)

对照组

手术前

58.34±2.58

40.85±5.34

1.45±0.13

4.97±1.46

对照组

手术后

29.56±2.04

20.08±1.75

1.29±0.04

14.67±1.74

观察组

手术前

58.37±2.49

40.89±5.46

1.48±0.12

4.83±1.45

观察组

手术后

26.34±2.15*

28.52±1.67*

1.04±0.03*

10.32±1.67*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

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1例疼痛、1例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3例感染、3例疼痛、2例切口愈合不良)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4.114  P<0.05。观察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1.59±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72分,数据对比结果:t=4.175  P<0.05。

3  讨论

3.1 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现状

    老年人群属于急性胆囊炎高发人群,这与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以及自身基础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会出现明显的急性疼痛感,该疾病需要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否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7]。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保守治疗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据相关研究报道,保守治疗急性胆囊炎存在一定的病死率[8]。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

3.2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优劣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该手术由于微创伤性、低疼痛感,因此被很多患者青睐。但是有学者认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急性胆囊炎的相对禁忌症,主要是因为患者胆囊张力增高,夹持相对困难,而且胆囊壁充血容易引起术中渗血、甚至是出血,不利于手术顺利展开,同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10]。开腹手术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中,其缺点在于:创伤性大、创口较大、术中出血量比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1]。加上老年人群本身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同时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因此很容易影响到生理健康。

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优势在于:低创伤性、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术后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疼痛感或者应激刺激,所以大部分老年患者更容易接受。但是腹腔镜手术的缺点在于:(1)费用较高;(2)操作要求严格。很多老年人群本身经济条件较差,因此无法承担腹腔镜微创手术较高的治疗费用。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于医师的操作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医师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同时能够通过腹腔镜仔细、准确的观察疾病区域,再通过孔镜实施手术操作[132

3.3手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手术操作会引起患者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水平的升高,并造成机体淋巴细胞再分布以及白细胞水平降低等免疫功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情况出现。手术创伤性越大,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程度就越发严重[13-14]

在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CD4+、CD8+、CD4/CD8+以及CRP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上述指标均能够有效反映出机体调节免疫状态和细菌感染程度,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抑制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程度较轻。

总的来说,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中,不仅治疗效果确切,而且术后康复速率快,不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极大的抑制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定文.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4962-4963.

[2]吴友祥,杨俊杰,晏彬,等.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4):347-350.

[3]张德智. 微创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临床研究,2023,31(3):48-50.

[4]贺可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5):9-12.

[5] 董峰,胡季明,李秀琪. 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PTGD序贯微创治疗125例[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1):874-876.

[5] 房睿智,王松祥,兰涛.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序贯LC与一期LC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0):1-2,4.

[7]谭万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04):44-46.

[8]王艳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3):60-62.

[9] 李瑞枝,韩晓霞.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955-956.

[10] 田维新,车建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4):3386-3388.

[11] 谭凤柱.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1):1178-1180.

[12] 朱少泽,白舒霞. 腹腔镜手术对中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炎症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8):3101-3103.

[13] 袁莉. 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护理配合[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2):213-214.

[14] 许文卿.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术用于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的对比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