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

于澎

德州生态环境实验站(中科华鲁土壤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

摘要:由于城市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一般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被泵入江河、湖泊和海洋,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据国家环保局测算,我国七大供水系统中只有29.5%达到入水厂最低三级水质要求,五级水质高达44%,环境问题造成的总损失将占我国GDP的10%。因此,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于缺水城市来说,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比新水源的开发和建设更为重要。本文以某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作为实验对象,先通过预处理,使水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处理,再通过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水质可达到综合回用标准。因该污水处理厂原污水处理工艺无法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新标准,故需对原工艺进行优化

关键词:工业污水治理常见问题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废水日益增多,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结合污水处理的具体条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其处理效果。

1.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特点

我国在早期进行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对于工业废水进行相应的治理工作。其中在进行建造工业废水处理站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需要对污水进行相应的治理。其中早期工业污水处理的进程中,所采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手段,基本上可以很好的对城市内的污水处理带来推动作用。工业废水处理环节,基本上采用的技术具备着灵活性,同时处理的全过程的针对性也比较强。例如,其中处理污水过程中采用的物理分离技术,是一种积极使用各种先进机械设备,或者采用材料的方式对其污水进行简单化分离、沉淀、过滤、吸附等处理。而在使用化学分离技术的过程中,则是需要在其化学反应的处理过程中,对其开展物质方面的转换,例如电解、氧化、离子交换技术的使用,可以发挥出相应的处理效果。当下我国所开展的工业污水处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物理与化学处理手段,而是还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积极的使用生物技术。例如在进行处理过程中,采用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以及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方式。其次,在设备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一种钢制的材料类型,因此整体的运行过程比较简单。从技术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这样的技术方式基本上是在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保持相同的处理理念。但是,仅仅对其处理理念进行照搬,显然会导致处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因此就需要在进行处理中,符合相应的处理需求。

2.废水处理工艺优化

2.1废水处理中微生物解析

污泥样品采集自北京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水解酸化池、A池、O池和曝气生物滤池。采样日期与上文相同。对样本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水解酸化池污泥样品分别于2020年9月28日、2020年10月14日、2020年11月16日采集,命名为A11、A21、A31、A41。经过高通量测序,分别得到基因序列1282、1008、1162和1430,四个样本的OTU样本分布维恩图见图2。图中的数字代表特定或共享OTU的数量,重叠区域代表不同样本共享的OTU数量,非重叠区域代表不同样本之间唯一OTU的数量。从图2可以看出,4批水解酸化池污泥有504个重复序列,分别占样品A11、A21、A31和A41的39.3%、50.0%、43.4%和35.2%。

2.2A2/O法

这是一种厌氧、缺氧以及好氧法的处理方案,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已经较为广泛的运用到了脱氮除磷领域当中。在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利用磷的双重特征,在好氧区当中可以被有效的吸收。同时在厌氧区域当中,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释放。在使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下,能够有效实现对COD与BOD的去除效果。其次,在氮元素的处理过程中,则可以很好的起到对环境的保护效果。而其中硝化菌的作用下,会让大量有机氮转换为硝态氮,这样的物质可以很好的保障硝酸氮混合物可以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厌氧区域当中,实现对反硝化的作用。在其处理过程中,这样的处理工艺的生产效率较高,同时也相应的便于操作和管理,这样的污泥处理量比较大,也相应的符合污水治理的相关要求。

2.3OP-10、洗衣液、漂白粉淋洗污染土壤实验和污水处理

OP-10虽治理效果最佳,但其淋洗成本和解毒成本较高,工业使用中应谨慎选择,洗衣液洗涤修复效果略逊于OP-10和漂白粉,淋洗药剂价格低廉的因素并未有效降低总成本。因此,在工业修复过程中,从药剂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应谨慎选择OP-10或洗衣液类的药剂作为淋洗剂。仅从药剂消耗来看,土壤淋洗的成本比其他土壤修复手段的成本高出不少,但是从综合成本来考虑,土壤淋洗相比于传统的焚烧法,省去了土壤在污染场地与窑炉之间的运输成本。相比于气相抽提和热脱附技术,土壤淋洗工艺简单,需要投入的人员和设备较少,对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低,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人员费用。因此,不能仅通过药剂成本高来否定土壤淋洗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综合考虑项目的成本,土壤淋洗技术应用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时,在甄选出更加合适的淋洗剂及解毒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于常规处理方法的成本控制目标。

3.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优化技术应用

3.1全流程处理技术应用

在以往小规模污水处理应用的基础上,综合比较浓缩预处理技术、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和深度处理技术的成果,在小规模污水处理应用中取得进步,因此将该流程用于污水处理厂混合废水的中试处理研究。采用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作颗粒淤渣,采用厌氧水解法和PACT法,不需要进行污泥的人工驯养,而是由进口的方式进行。250L/h的设计流速。该装置已经投入使用,减少了装置的启动和操作费用。首先,采用混凝析法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污水中SS、BOD5、COD、总磷等的影响。水解酸化是该试验的第2步,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污水中的聚合物进行分解,使其分解成为易于降解的低分子,便于之后的A/O-PACT生化系统。对混合沉降槽中的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在试验过程中对入水中的COD、BOD5进行持续采样。经现场监测,废水中COD、BOD5的含量均达到了有关规定。

3.2扩展污水治理项目资金渠道

在过去进行城市工程的污水治理过程中,基本上相关设施的建设都是由市政府进行主持,因此这样的项目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也是导致大量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开展无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下阶段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进行污水治理过程中,积极的对污水治理管理进行制度方面的分析,同时保障后续建设过程中。现阶段可以基于PPP模式,进行建设资金的筹集,特别是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这样建设方式可以很好的保障未来建设开展中,能够全面提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保障污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处理,帮助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3保障环境治理市场的规范性

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秩序,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也有很大的缺陷。由于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导致了管理工作的困难,而对废水的治理却忽略了对废水的控制,造成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环境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强化规范市场行为,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污水处理应选择合适的技术,掌握污水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以缓解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危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提高民众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后銮.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分析[J].清洗世界,2021,37(12):60-61.

[2]田磊.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2):134-136.

[3]何立红.工业废水治理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能源与环境,2021,No.167(04):70-71.

[4]曹东.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4):104-105.

[5]雷英.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21,No.654(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