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水平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浅议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水平的有效策略

陈建伟1,龙运军2

1.身份证:330521197810030234

2.身份证:433025197810195113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城市绿化要求的提高,园林绿化项目在市政项目中的占比也逐渐增大,做好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的重要工程,在展开工程建设时相关人员必须基于后期养护和施工管理等层面进行充分考虑,不断分析探讨其中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工程发展得到更好的推动。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展开探究,并阐述了实际管理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及科技的跨越式迅猛发展,明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不仅对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可以使城市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借助园林绿化建设,可以将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根基。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情况,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较多,对此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增强园林绿化施工的科学化水平。

1 园林绿化施工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重视健康方面的问题,人们更加希望可以在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中生活。所以城市建设部门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提出来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概念。在这些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大量的园林工程,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生态平衡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局面。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要根据园林内容不同设施的具体情况、水位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新的施工技术,来有效的保障园林工程可以顺利的施工。同时还因为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参与施工的人数也非常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不同部门和相关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并且要合理的运用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原理工程新工艺和顺利的应用和进行管理,从而可以让园林绿化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

2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

2.1 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

相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园林绿化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另外,园林绿化项目涉及的主体也较多,需要更加合理的工序及规划方案。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依照设计要求来施工、为了追赶进度开展交叉作业等问题,使得整个园林绿化施工处于无序状态。

2.2 对设计图纸了解不充分

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就是做好技术对接与管控,了解设计图纸意图,并做好全面讲解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而导致园林设计效果难以得到体现。而且园林施工作为艺术公益创作所包含内容较多,只有正确认识设计理念才可以有效进行后续建设,但是部分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了解不够充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施工,很可能导致施工建设存在错误的情况,从而导致问题不断产生。

2.3 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园林绿化项目通常有1~2年的缺陷责任期,施工单位需在责任期内对项目质量及绿化成活率等负责。因此,初期的养护管理也是工程承包单位的主要工作之一。养护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详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制订养护方案。部分园林绿化项目不重视完工后的养护管理,认为园林养护就是修剪、浇灌等基础操作,未能建立起阶段性养护与整体性养护之间的联系,也难以将整个园林项目形成一体化的管养体系,导致养护管理效果不佳、养护成本超支等问题,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

3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3.1 重视土壤质量

园林土壤质量直接决定着花卉的生长状况,所以施工单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科学角度加强土地质检工作,以保证土地养分充足。通常表层土壤含钙丰富,属于土壤的营养层能够起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重视表层土壤的治理,对土壤进行细化处理,在提高土壤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更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并且通过有效改善土壤条件来保证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同时,施工单位还必须在植物播种之前做好施肥、灭菌和松土等工作,尤其要保证土层开挖深度、地质压实度等均符合相关要求。

3.2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管理体系,需要根据行业规范与标准、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企业自身实力等综合确定,通过体系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方法策略等,将项目的管理目标、权责划分以及保障措施等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利用责任追溯和评价奖惩机制,构建起完善的施工管理控制体系。在施工管理体系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识别、分析并排除质量与安全隐患,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与管理,确保各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对于不满足标准规范、工程实践质量要求的材料和工作,应根据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发挥管理体系的基础性与保障性作用。

3.3 调整园林绿化植物种类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性职务结合的方式,科学可靠的对园林进行造景,确保每个季节进入到市政园林当中都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发挥良好的作用。例如,针对夏季,需要营造出绿树成荫的景象,可以将紫薇、木槿等植物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从而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说,针对不同季节特性植物的选择,必须要根据植物特色所展开,并注重色彩搭配及空间配合,最大限度提升整体施工效果,确保每一个植物的运用都具备合理性与层次性。

3.4 园林绿化养护

园林绿化工程的苗木生长是工程景观效果的影响要素之一,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如果对苗木养护的重视度较低,会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通常来说,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所涵盖的植物类型较多,而不同植物生长习性的差异性较大,适宜的栽种季节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对此,要想促进苗木栽种的顺利进行,应对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合适的季节完成栽种工作,以此来推动苗木成活率的提升。当然,苗木的浇水和施肥也要定期进行,保证苗木生长养分的充足性。此外,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也起到较强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在整体上给予苗木健康生长有力的扶持。

4 结束语

为推动城市发展,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合理性,施工单位应不断探索提高园林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且通过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方式来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利.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20(12):94+96.

[2] 周彬.关于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7):51-52.

[3] 唐善良,高维杰,毛成莉.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20(06):193-194.

[4] 黄丽腾.浅谈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9):139-140.

[5] 茹志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的有效结合[J].花卉,2018(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