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石棺葬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贵州苗族石棺葬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

万云燕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50004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间交流形成了多民族的文化。石棺葬作为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墓葬形式,因分布的区域不同,其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在文明加速和文化变迁的进程中,多数文化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贵州苗族仍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继续传承石棺为葬具的习俗。今天贵州部分地区的苗族仍保持石棺葬习俗,这不仅在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将成为研究少数民族墓葬文化的“活化石”,为石棺葬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关键词:贵州苗族;文化;石棺葬;分布;历史

石棺葬是少数民族特殊的遗存,自被发现以来便成为考古学家、民族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发掘价值。西南地区,石棺葬普遍存在,岷江地区更是关注的焦点;云贵地区已经发现大量石棺葬,但贵州石棺葬发现时间较晚,且受到的关注不高。在贵州,石棺葬是多种少数民族的葬俗,目前,苗族部分支系仍存此种葬俗。苗族文化历史悠久,在社会的不断演变中,除自身的民族特性以外,还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难能可贵的是,今天贵州部分地区的苗族仍保持石棺葬习俗,这将成为研究少数民族墓葬文化的“活化石”,为石棺葬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探究贵州苗族石棺葬的历史与现状在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贵州石棺葬的历史及其分布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地方,这些山多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岩石构成,多悬崖峭壁。在水和碳酸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贵州随处可见的溶洞景观,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喀斯特王国。贵州全省喀斯特面积约 1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73.3%,发育喀斯特的母岩——碳酸盐总厚度达 6200~11000 米,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 70%;就全省而言,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高达 83 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 95%。在贵州各地州市中,以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的黔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和毕节地区最多,黔南州有 27790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61%;六盘水市 256800 公顷,占 25.97%;安顺地区 226900 公顷,占 15.24%;毕节地区 213900 公顷,占 7.97%。正是如此得天独厚的喀斯特环境孕育了贵州石棺葬文化,为石棺葬文化的衍生及保存提供了地理条件。

(一)贵州石棺葬的历史

石棺葬,也称“板岩葬”、“石棺墓”、“石板墓”、“蛮子坟”或“仡佬坟”。石板墓的独特之处在于用石料制作成棺,考古学上称其为石棺墓或石棺葬。但应与“干栏式”石板墓相区别。“干栏式”石板墓是仿“干栏”式房屋建筑的墓室,有的石板墓葬上雕刻有“干栏”式房屋建筑的图案,多为两层,其顶部有“人”字形作墓顶,两端有用雕刻两尾鱼而构成的“山”字形装饰,墓葬无封土,地表上的建筑。这种石板墓在贵州较为独特,是石板墓的特殊类型,被称为“干栏式石板墓”,多为水族独特的墓葬。本文的石棺葬不涉及“干栏式”石板墓。从其概念可知,这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分。石棺葬多是指用数块板岩插立或嵌在挖好的长方形土圹四壁,地面不铺石板(也有例外),墓顶用数块石板封盖。石棺葬较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末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但因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同,不同地区的石棺葬呈现各自特色。在贵州地区,就石棺葬的类型而言,包括垒石成棺、整石凿棺、多块薄石板拼合而成的有底或无底石棺三种类型。但因受文化差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除这三种类型外,还有其他类型,但其共同的特性都是以石为棺。

(二)贵州石棺葬的分布

西南地区是喀斯特的集中连片分布区,贵州则是西南地区的重点分布区之一。贵州全省喀斯特面积约 1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73.3%,全省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共 83 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 95%,其中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的有黔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和毕节地区等三州市。空间上,贵州石棺葬的分布与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有较大的相似性。目前,毕节地区的大方县、黔西南州的晴隆县,在于石棺制作的材料来源与地理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正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而文化也会适应环境而取得相应的发展。贵州石棺葬的出现、发展、存续,不仅是各民族对其文化及信仰的传承,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地理环境的产物。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及民族调查资料,以区域作为划分的标准,石棺葬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包括织金、普定、安顺、镇宁、六枝、清镇、平坝、贵阳、惠水、兴义、晴隆、紫云、贞丰、普安、大方、纳雍、金沙、黔西等地,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

二、贵州苗族石棺葬的历史

(一)贵州苗族支系的分布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原生于黄河、长江流域,其部落联盟称“九黎”,蚩尤乃其首领。逐鹿中原,九黎族惨败,有经尧、舜、禹三代的征伐,苗族逐渐向西向南迁徙,移居湘、黔、川、滇、桂诸省以及东南亚诸国。“苗”是汉族对一种少数民族称呼,苗族自称“果雄”、“缩”、“蒙”。苗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古称“九黎”,后称“三苗”、“南蛮”、“荆蛮”、“武陵蛮”等。在唐代以前,苗族多被称为“蛮”,从宋代开始,史料记载中出现了“苗”名称。“苗蛮”一词开始之初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唐宋之际,“苗”的称呼才开始从“蛮”中区分出来,直到宋代,“苗”才确定是单一民族的专称。元、明、清三代,苗族基本上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史籍上关于苗族的记载也比比皆是。苗族在贵州的分布以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占较大比例,其余依次为毕节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铜仁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阳市、遵义地区。

(二)宋明时期贵州苗族石棺葬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 49 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 17 个之多。作为贵州的世居民族,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前,苗族祖先蚩尤同华夏族首领黄帝、炎帝逐鹿中原,并被称为中华文明先祖。后来,因战乱所迫,苗族人民四处迁徙,散落各处,最终在层峦叠嶂、山高水低的贵州居住下来。贵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也是除汉族以外最多的民族。贵州苗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至少是百分之四十。贵州石棺葬较早出现于汉晋时期,而苗族石棺葬则出现于宋明时期,至今仍有此俗。据《纳雍县志》载,1985 年纳雍县箱子苗族乡发现石棺群。石棺内有土陶壶、土陶碗等随葬品,经贵州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壶是宋代陶器,碗是明代产物。从棺内现存的骨骸、牙齿、头发等来看,是清代中叶所埋葬。从出土的随葬品可知,该石棺墓群应属宋明时期。经查证,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白苗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

(三)民国时期贵州苗族石棺葬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苗族不断进行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这期间是苗族与其他族别进行大融合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清代,被中央王朝视为苗疆之地的贵州,沿袭明朝的土司政策,苗民多置于土司的统治之下。“葬不用棺”的“棺”很可能是指木棺,但不排除花苗有使用石棺的习俗。

三、结语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所实行的丧葬习俗千差万别,别具一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墓葬文化。贵州是现存石棺葬的省份,这不仅是墓葬文化的瑰宝,而且将成为研究少数民族墓葬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为石棺葬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重点分布省份,苗族先民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取石材作棺,保护了林木免招破坏。这是苗族人民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传达了其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严奇岩.贵州歪梳苗的石棺葬文化探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7(02):141-150.DOI:10.13835/b.eayn.22.16.

[2]杨鸿. 贵州苗族石棺葬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严奇岩.贵州喀斯特墓葬与民族地区的殡葬改革[J].民族学刊,2016,7(06):36-40+104-106.

[4]陈剑.石棺葬文化研究的新视野——藏彝羌走廊暨中国西部石棺葬文化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0(01):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