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衔接救护模式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无缝衔接救护模式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焦守泉

广饶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无缝衔接救护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救护,观察组无缝衔接救护。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救治成功率、伤残率、院前救护时间、护送交接时间、院内急救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救护能提升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升救护效率,减少不必要时间浪费。

【关键词】急诊创伤性骨折;无缝衔接救护模式;成功率;时间

近年,我国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数量在明显增加,受到交通业、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的影响,不良事件在增加,也导致创伤骨折患者数量增多[1]。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来说,发生非常突然,而且不确定因素很多,对神经、肌腱、内脏等多部位都会产生伤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在对患者的紧急救治中,重视缩短时间,采取高效措施实现预后的改善,降低死亡风险[2]。无缝衔接救护是新型救护模式,能对院前、运转、院内等环节进行优化,做到无缝衔接,目前在急诊救护中应用范围很广。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在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随机单盲分组,每组30例。资料,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5岁,平均(42.36±3.2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4岁,平均(42.32±3.27)岁。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纳入标准:所选患者明确诊断创伤性骨折;家属知情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精神异常;资料缺失;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救护,接收到求救电话后,及时安排救护车前往现场,安全前提下快速到达;到达现场最短时间对病情分析,常规止血、清除分泌物、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处理后转运;关注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无缝衔接救护,(1)组建无缝衔接救护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对救护工作统筹安排,向小组成员开展创伤性骨评分、救治方法等宣教,教会小组成员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院前救护、转运护理、院内急救的相关步骤和要求等,制定出无缝衔接救护方案,并不断对其优化和完善。(2)院前救护,接到电话后,确定患者所在位置,2分钟内出发,医护人员电话和求救者联系,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到达现场后及时进行病情评估,确定骨折部位等,对症状、呼吸状态、意识情况等进行量化,确定严重程度。(3)转运管理,伤情稳定开始转运工作,铲式担架将患者转移救护车内,头部方向与救护车车头方向一致,并将患者的相关情况传送给急救室,做好急救准备相关工作。(4)院内急救,做好应急准备,器械设备处在正常状态,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相关情况,院前与院后完整衔接;根据创伤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分诊,护理人员完成交接,对患者的体位正确调整,创伤分数高患者,行走救治绿色通道,送急诊室救治,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

1.3观察指标

记录救治成功情况。

比较救治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频数、百分率(%)描述,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救治情况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救治情况[n(%)]

组别

例数

救治成功

伤残

观察组

30

28(93.33)

4(13.33)

对照组

30

22(73.33)

11(36.67)

X2

4.320

4.356

P

0.038

0.037

2.2救治效率

观察组院前救护时间、护送交接时间、院内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救治效率(±s,min)

组别

例数

院前救护时间

护送交接时间

院内急救时间

观察组

30

15.23±4.31

13.35±3.25

30.52±6.34

对照组

30

18.96±4.56

16.25±3.54

35.84±6.84

t

3.256

3.305

3.124

P

0.002

0.002

0.003

讨论

创伤性骨折为严重、复杂的骨折类型,创伤深度大、创面处理复杂,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降低对生命安全的影响。对该类患者来说,多发生突然,需要急诊救治,主要包括院前救护、运转护理与院内急救等工作。而在常规的护理服务中起到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根据患者或者家属描述对创伤做出判断,诊断依据缺乏,在转运过程中并不到位,导致病情拖延,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无法满足救治的相关需求,与护理预期效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大,为此需要对护理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完善[3]

无缝衔接救护在应用中,实现救治效率的提升,能按照创伤救治系统等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分析和判定,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及时开展相应的处理,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多的时间[4]。无缝衔接救护重视培养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等,对不同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完成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出救治的优势,实现对院前救护、运转护理、院内急救等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上缩短时间,避免不必要浪费

[5]

综上,无缝衔接救护对急诊创伤骨折的积极影响很明显,提升救治成功率,缩短不必要时间浪费。

【参考文献】

[1]张欢, 潘玉佩, 王丽. 无缝衔接救护模式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 2022,2(12):109-112.

[2]彭春光, 任招娣, 李丽珍,等.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14(5):170-171.

[3]周青.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35):135-136.

[4]杨杨.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20(1):340-341.

[5]马秀平, 张艳花, 杨丽红,等.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6):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