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居家失能慢性伤口护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居家失能慢性伤口护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孟祥萍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13

【摘要】目的:评价对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诊的50例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开展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伤口的预后,提高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干预;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生活质量

伴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延续护理这一新型护理方法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与推广。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进而可为不便来院就医的患者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可对患者的院外护理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为明显的延续护理效果[1]。尤其是对于居家失能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伤口的恢复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探究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的护理中效果,此次研究纳入我院50例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纳入我院50例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25例/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参照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的小组为研究组。参照组,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62.45±6.51)岁。研究组,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3例;年龄43岁~80岁,平均年龄(62.61±6.89)岁。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存在伤口仍未愈合的现象;资料完整;可以接受随访;失能患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癌症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口头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正确换药以及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

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1)成立延续护理干预小组,由我院专科伤口治疗师和护士构成。(2)换药方式,护士根据“湿性愈合环境理论”指导,为患者换药。(3)具体实施:在换药过程中,伤口治疗师要与慢性伤口患者及其家人构建起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每次换药前,医生要提前告知伤口治疗师,由伤口治疗师对患者作创面指导。而长期创面患者,特别是压疮患者,大多都是躺在病床上,行动不方便,或者是由家人到社区医院办理家庭治疗上门服务进行复查,然后在对伤口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有:口头交代、书面指导、电话指导等对患者的伤口评价,清洁方法,选择敷料,健康教育等做了详尽的记载,保存数据以供参考。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使用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进行评价,分值越低则表示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越佳。

(2)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共评价四个维度,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应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 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

组间护理前的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评分 {,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25)

10.28±1.44

4.28±1.09

参照组(n=25)

10.54±1.09

6.89±2.09

T值

0.7198

5.5363

P值

0.4751

0.0000

2.2 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

组间护理前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角色、情感职能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统计两组慢性伤口居家失能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 {,分}

组别

生理职能

心理职能

社会角色

情感职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25)

67.72±5.61

92.82±2.62

66.28±5.27

91.27±3.73

67.67±5.65

88.78±6.56

67.87±5.17

93.93±2.72

参照组(n=25)

67.88±6.16

83.83±4.84

66.72±6.16

85.65±4.77

67.89±6.76

80.38±5.88

67.28±6.11

83.83±5.16

T值

0.0960

8.1673

0.2713

4.6406

0.1248

4.7675

0.3685

8.6576

P值

0.9239

0.0000

0.7873

0.0000

0.9012

0.0000

0.7141

0.0000

3.讨论

慢性伤口往往在3个月至4个月之内无法愈合,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慢性伤口的资料周期较为漫长,多数患者很可能会因为护理不当而造成创伤加重,这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不利影响。失能患者缺乏自理能力,在慢性伤口的护理中往往缺乏自护意识,导致伤口恢复不良[3-4]。延续护理干预是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家庭访视等手段,在护士与患者甚至家庭成员之间,构建起一种有针对性的交互关系,从而提高并维持患者的健康水平,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医院走向社会,并且能够节约人力资源的一种延伸护理形式[5]。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不仅可以让患者的伤口可以更好地处理,还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心理支持,还可以提升管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USH压疮愈合评估表评分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的护理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可以及时帮助患者得到具体的指导。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干预对居家失能患者慢性伤口的护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燕英,王永胜,张秀妮,等. 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 护理学报,2021,28(16):69-73.

[2] 齐培萱,彭历,丁珊珊. 集束化延续护理对慢性伤口患者伤口结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336-1339.

[3] 杨平,俸雁,侯晔慧. 微信随访联合改良负压治疗技术在居家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73-75.

[4] 李香芙. 改良负压伤口吸引技术在老年慢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5):78-79.

[5] 张扬, 谌永毅, 许湘华, et al. "互联网+护理"背景下慢性伤口延续护理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2):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