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在儿童脑电图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在儿童脑电图中的应用分析

刘朝辉1 ,田红雪2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45350

摘要:目的 分析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在儿童脑电图中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选择110例进行脑电图检查的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析检测后的癫痫患儿和非癫痫患儿组在不同波功率上的相对功率谱、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检出阳性情况。结果 癫痫患儿的发作类型以局限性运动性发作以及全面性强直为主,闪光刺激阴性率较高,且和非癫痫组患儿相比,癫痫患儿的间断闪光刺激在10 HZ上升的功率谱变化幅度更加明显,且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用于儿童脑电图中,可为预后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儿童;脑电图;检测

小儿为光敏感的高发阶段,增强检测有效的光敏感对提升脑电图的阳性率具有重要意义,癫痫发病急促且容易和非癫痫类相似发作症状的疾病混淆,极容易延误治疗时机,提升反复发作率,不仅发展为顽固性,且会带来不可逆的损伤[1-2]。临床医学研究早有相关间歇性闪光刺激能增强癫痫光敏感的检出,为分析具体效果,本研究在儿童脑电图中实施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诊治实施脑电图检查的例110患儿依照不同类型疾病进行愤怒值。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段1~6岁。③能够配合检查。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无法接受随访者。非癫痫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3.82±0.25)岁。其中头痛16例,精神疾病11例,其他类型28例。癫痫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92±0.2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择遮光且安静的神经电生理实验室,脑电数据使用尼离力Nicolet EEG V32,闪光刺激仪器使用LS-702A,引导患儿闭目,在眼前防止闪光灯20~30cm,使用光照强度在10万烛光的光照进行1~30次/s间接性闪光刺激,一次的持续时间保持在0.1~10ms,通常闪光的刺激时间5~19s,等待10s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频率刺激。闪光频率由低频率逐渐递增到23Hz高频率结束,密切观察患儿在刺激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中断刺激。

1.3观察指标

1.3.1患儿的相对功率谱

记录对O1、Oz、O2处测量患儿在安静时、5Hz、10Hz、15Hz的闪光刺激中相对功率谱的变化情况。

1.3.2患儿的临床症状发作类型

记录患儿出现的局限性运动性发作、全面性强直、局限性感觉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的检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将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若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同刺激频次的相对功率谱

癫痫组患儿的5Hz、10Hz、15Hz的相对功率谱变化波动上更明显于非癫痫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不同闪光刺激下的相对功率谱对比[n(x±s)]

癫痫组(n=55)

非癫痫组(n=55)

t

P

安静时

O1

33.81±3.91

26.47±2.31

11.9864

0.0000

Oz

38.61±4.17

32.73±3.36

8.1429

0.0000

O2

38.96±4.26

42.47±4.62

4.1422

0.0001

5Hz

O1

24.17±2.18

22.01±2.06

5.3408

0.0000

Oz

28.73±3.17

36.81±3.82

12.0560

0.0000

O2

31.59±3.26

34.71±3.74

4.6637

0.0000

10Hz

O1

24.93±2.24

22.01±2.03

7.1476

0.0000

Oz

31.63±3.29

28.16±2.83

5.9300

0.0000

O2

34.97±3.36

32.01±3.18

4.7451

0.0000

2.2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

癫痫患儿在闪光刺激下发作表现以局限性运动性发作以及全面性强直为常见,见表2。

表2 癫痫患儿临床发作表现占比[n(%)]

发作表现

例数

闪光刺激阴性

局限性运动性发作

21

20

全面性强直

15

13

局限性感觉性发作

13

12

失神发作

4

2

肌阵挛

2

2

3讨论

癫痫属于小儿比较多发的疾病,由于发作症状会可一些疾病相互混淆,因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诊治难度,脑电图虽可能诊断癫痫,但检出准确性不为理想,临床实际操作多需通过联合诊治方式来增强诊断的有效、安全性[3]

间断闪光刺激为脑锻体检测中的诱发试验,可直接的兴奋枕叶初级的视觉皮质,以此阻滞α节律,在视觉通路传导在枕叶皮质刺激实现和外侧膝状体水平、脑干网状和丘脑阻滞形成关联,并覆盖投影到大脑皮质,借助枕叶品质和其余的皮质发生扩展联系,从而达到增强过敏性反应

[4-5]。在本研究结果中可发现,和非癫痫组相比,癫痫患儿在不同的功率谱变化波动下具有更显著的差异(P<0.05),考虑可能和疾病的皮层抑制性存在一定关联,两者联合能相应的缩短监护脑电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闪光刺激时,会存在电脑图异常放电情况,可表示病人存在光敏性癫痫或症状发作情况,临床可结合具体情况使用抗光敏性癫痫药赖降低发作次数。

综上所述,间断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用于儿童脑电图中,可为增强癫痫疾病的辨别能力提供确切价值,可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有效指导信息,提升检测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殷全喜.间断闪光刺激的脑电图改变[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0,27(03):189-193.

[2]李承,王晓璐,匡光涛,刘垚玲,江军.不同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中引起儿童光阵发反应的功率谱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7(06):715-719.

[3] Das M C ,  Muhit M ,  Badawi N . Improving epilepsy control among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 rural Bangladesh: a prospective cohort-based study[J]. BMJ open, 2022, 12(4):52-578.

[4]陈新,沙飞,江卫.癫痫患儿不同眼状态间断性闪光刺激光敏性特征及脑电图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32(01):29-32.

[5] Bonnett L J ,  Kim L ,  Johnson A , et al. Risk of seizure recurrence in people with single seizures and early epilepsy – Model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validation[J]. Seizure, 2022, 94(202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