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浅谈信息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

姚馨雨

廊坊市中心血站  河北廊坊  065000

摘 要: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对管理需求的增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迅速普及。但由于很多信息系统开发的初始目的只是为了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计算机化,在实施这些系统的早期阶段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在开发新系统时,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理由彻底更换掉旧的遗留系统,新系统的功能必须与已有的系统、数据源相整合;即使是建设全新的系统,也会遇到各类异构平台的技术集成等问题,实际上信息系统的集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方法;技术研究

一、信息系统集成概述及基本特征

1、概述。所谓的信息系统集成,指的是将分散的各种因素或是单位结合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的整体,使得整体内的各个成员共享信息成果,提升各个单位间的组织和沟通效率。信息系统集成是根据一个复杂信息系统的要求将多种产品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生内部化学作用,更加方便的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服务。

2、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各个单元具有相同的目标,同时信息系统集成为完成这一共同的目标而服务。(2)协调性。系统信息集成是各个单元或是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机结合而来的,需要各个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发展,因此协调性是其固有属性。(3)过程性。信息系统组成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过程,在进行信息集成与资源整合之中会有新的元素加入进来,对信息系统进行充实与丰富。(4)多元性。信息技术包罗万象,这就决定了信息系统集成的各个元素之间在保持协调性和目标性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了系统集成的多元化。

信息系统集成的分类

1、数据集成。数据层集成是系统集成实施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将系统集成不同的数据库集成起来,提供一种单一的虚拟数据库,这样就不会出现与核心业务不一致的多个数据库。数据集成直接和系统集成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打交道,对数据库进行直接的读写操作。数据集成为系统集成应用系统提供集成的、统一的、安全的、快捷的信息查询、数据挖掘服务。

2、应用集成。应用集成为系统集成多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系统集成要实现面向业务过程的转变,IT支持系统需要实现面向过程的集成,具有过程支持功能,而这其中必须实现系统集成应用系统的集成。系统集成应用集成通过中间件实现。中间件是包含一套使服务的连接软件,这些使能服务让运行在系统集成不同机器上的多个过程在网络上实现交互。由于中间件具有把系统集成不同的系统联合在一起的能力,所以其简化了系统集成应用集成,支持系统集成应用系统的规模和结构提供一致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命名服务、事件服务、交易服务、管理和监控服务等。

3、功能一体化集成。功能一体化,实现多软件平台界面集成,实现多平台间的单点登录,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多业务界面。功能一体化主要为操作用户带来操作上的便利,无需用户在多个业务系统之间来回切换。

信息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

1、基于软件构件的集成方法。基于构件的软件集成方法,实际上就是根据统一的标准结构,将具有不同功能的软件预制成构件,存储在构件库中。在员工需要使用数据时,信息系统集成可以通过装配应用系统来完成。组件化软件集成具有可复用性好、开发效率高、动态集成能力强等特点,这个集成方法中使用的结构是标准的,并且可以重复使用。通过使用该集成方法能够对已有系统进行组件预制,提高已有系统的复用能力,使已有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降低了开发难度。对于组件开发的相关工作,可采用多个相关部门联合进行组件开发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开发效率,组件是一个功能单元,因为组件有很强的标准性,所以在组件的装配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进行灵活的部署,充分利用组件。尽管该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对统一标准的支持,互操作性增强,架构缺乏强大的可扩展性等。而基于构件的集成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平台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因为不同平台使用的技术不同,所以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翻译层来实现信息的交换,这对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是非常不利的。

2、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集成方法。以面向服务架构为基础的集成方法具有很强的松耦合性。如果存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集成方式也同样能够满足,其原因在于此种方法中的服务粒子是可以进行大小的调整的,服务之间也可以跟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关系的安排。通过将原有的信息系统中的资源服务化,不但增强了其重用性更增强了共享的特性,避免了因为重复开发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情况的出现,一方面节约了资本,一方面也提高了效率。

3、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数据集成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数据集成方法,主要以异构环境为主要特征,现实中,很多企业在信息系统开发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历史或其他外部因素,并没有将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或者根据上级要求、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异构性,整合性的概念根本没有体现。从而产生了信息孤岛的现象,逐渐形成了不合理的数据环境。为此,相关企业需要将主题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数据环境,从而采用公共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集成。

4、基于XML的集成方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逐步将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它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环境更多地由不同的平台组成,而非单一的平台。通过XML的集成方法,逐渐形成自动化孤岛,每个部门都拥有自身的数据源,并且每个数据源也是不同的,所以信息和组织也是不同的,可见上述情况形成了一个异构的数据库环境,导致企业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XML可看作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模型,可以很容易地将XML的文档描述与关系数据库中的属性一一对应起来,实施精确地查询与模型抽取。以XML为基础的新一代www环境,直接面向网络数据,既能很好地兼容原有网络应用,又能在网络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四、信息系统集成的未来发展

信息技术的集成于发展也带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今后工业化进程中的主流发展趋势。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中部分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令人欣喜的是部分技术在交互方面的研究必将带动信息系统集成理论研究的稳步前进,为系统集成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另外电子商务模式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如何解决商品供应链的问题,即解决产品上游和下游的问题,提升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程度成为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关键。为此在未来应该探求信息系统集成与电子商务相互结合的新途径与新思路,为加强企业内部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交流、打通购销渠道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信息系统集成的方式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现阶段开展的信息系统集成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关人员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避免影响,另一方面要做好创新和改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技术,使检验方法和技术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 李先成.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方法的探讨[J]. 电子世界,2019(23):114-116.

[2] 符宁;薛文.信息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 微处理机,2021(26):334-335.

[3]信息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汪昭;刘欣.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30):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