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在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高频超声诊断在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王飞 ,张华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38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人类激烈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方面的功效。方法:本研究共包括60名因剧烈运动导致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患者。每个病人都接受了高频超声和CT扫描的诊断。比较了这两种诊断技术的有效性和医生对这些技术的认识。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在识别肌肉、骨骼和神经损伤方面表现出明显高于CT诊断的准确性(P < 0.05)。结论:在激烈运动后发生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高频超声是一种有效和准确的成像方式,与CT相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骨骼损伤;高频超声;CT技术;影像学;应用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影响颈部的肌肉骨骼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影响到所有年龄组的人,而且往往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包括过度运动和移动。当这种损伤发生时,患者通常会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颈部疼痛和运动范围受限。一些患者甚至可能遭受严重的疼痛,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出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对于运动后肌肉骨骼颈部损伤的患者至关重要,以促进他们迅速恢复。目前有多种诊断方式可用于评估运动后肌肉骨骼颈部损伤,包括超声、CT、X射线和MRI。在这些方式中,超声诊断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较高频超声与CT对剧烈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本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60名患者(男41名,女19名),年龄从19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31.61±2.57)岁,病程从2到8天,平均病程为(5.12±1.23)天。这些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颈部肌肉骨骼损伤,并于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
1.2方法
    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诊断机进行CT诊断。利用了以下参数:层厚7.5毫米,间距1.375:1。诊断扫描时分别注入对比剂,延迟期、门脉期和动脉期的时间分别为1.5至3.0分钟、35.0至55.0秒、16.0至25.0秒。使用容积重建技术、多级复杂的MPR软件和ADW4.2系统对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技术对肌肉骨骼损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帮助澄清了损伤增强的特点。此外,患者的颈部完全暴露于受伤区域,并使用配备有L12-5换能器的飞利浦HDI 5000超声诊断仪,其频率范围为5-12 MHz。进行横向和纵向扫查以观察图像,重点观察病人肌肉的形态和质地,以及肌肉和肌腱交界处的位置,以确定损伤的类型。这样就可以对内部回声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利用CT和高频超声对肌肉损伤、骨骼损伤、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和肌肉感染等进行诊断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P<0.05的显著性水平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诊断准确性,高频超声对肌肉损伤(38例,63.33%)、骨损伤(27例,45.00%)和神经损伤(19例,31.67%)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分别为26例,43.33%;16例,26.67%;和9例,15.00%)。观察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数据显示,中青年占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60%,其中大部分属于20-40岁年龄段的人。近年来,由于过度或重度运动导致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受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颈部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任何损伤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整体生活质量。因此,激烈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治疗应以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基础,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准确性。准确的诊断在该病症管理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医疗保健的发展,一系列的诊断方式被用来诊断运动后肌肉骨骼颈部损伤。X光诊断被认为是这类损伤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它的实际应用有其局限性,包括检查时间长,潜在的辐射相关风险,以及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这可能会影响结果并可能导致误诊。CT成像在显示肌肉骨骼结构方面效果较差,而MRI可以评估肌肉骨骼相关的疾病,但缺乏实时成像能力,而且价格昂贵。另一方面,用于肌肉骨骼检查的高频超声是无创的,能提供实时成像,并能对软组织进行高分辨率的观察。本研究结果表明,与CT诊断相比,高频超声诊断对肌肉损伤、骨损伤和神经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高频超声可能对肌肉、骨骼和神经损伤有更好的检测和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虽然与CT诊断相比,血管损伤和肌肉感染的诊断没有明显差异,但建议在诊断过程中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尽可能优先考虑高频超声诊断检查。在于成杰等人进行的一项涉及186名剧烈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研究中,CT诊断并没有表现出比高频超声诊断的明显优势。事实上,CT成像在显示肌肉层和与周围神经的分界方面要差一些。

综上所述,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采用高频超声诊断效果良好,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邹聪,何云武,龙慧,等. 超声与DSA设备引导下颈椎脊神经根阻滞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9):701-704.

[2] 孔悠然,张欣欣,段明,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1):28-33.

[3] 陈梅,何素连,陈思嘉.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2):246-248,257.

[4] 邱可为,罗福漳. 肌肉骨骼超声与X线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36-37.

[5] 刘新羽,刘江云. 肌肉骨骼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3):135-137.